柳春梅,马玉侠,郭之平,公春荣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 276000)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坠胀为主症,伴有腰骶部疼痛及其他不适,痛经程度较重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且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1]。国外报道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达 43%~90%,国内报道约 36.06%[2]。目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口服中西药、针刺、灸法、耳穴疗法、药物敷贴、推拿等,而以针刺治疗简便廉效,可以迅速止痛且疗效较为持久,因此探讨针刺留针时间长短具有临床意义。
本试验病例为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医院针灸科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纳入时随机分为3组,留针20 min组、留针30 min组及空白等待组,每组30例。留针20 min组平均年龄为(22±3)岁;病程为(69.47±40.61)个月;VAS为(45.49±24.72)mm。留针30 min组平均年龄为(22±3)岁;病程为(70.49±40.35)个月;VAS为(47.41±24.58)mm。空白等待组平均年龄为(22±3)岁;病程为(67.90±40.40)个月;VAS为(46.63±24.97)mm。3组在年龄、病程及 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的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妇产科学》[1]制定的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的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中医妇科学》[4]制定的痛经的辨证标准。本项研究均选取实证患者,即将寒凝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两种证型纳入。
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不适宜于针灸的其他疾病患者;③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④参加本项临床研究的医务工作者。
取十七椎穴[5],直刺0.5~1寸。
留针20 min组、留针30 min组使用汉医牌0.25 mm×25~40 mm一次性针灸针。患者取俯卧位,于疼痛发作时治疗,针刺1次,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30 min。
空白等待组患者不予任何针刺治疗。如果患者疼痛发作难忍者(VAS≥80 mm)可给予阿司匹林泡腾片,0.5 g/片,疼痛时一次性口服。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6]法评定痛经腹痛的疼痛程度。将疼痛程度用0~100表示,0表示无疼痛,100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受试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选择一个最能表示疼痛程度的数字。
记录各组患者在留针 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不同时间点的VAS读数。
由表1可知,与空白等待组比较,留针20 min组和留针30 min组自留针20 min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留针20 min组相比,留针 30 min组从留针20 min始至起针后180 min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留针 10 min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3组不同时间VAS值比较 (±s,mm)
表1 3组不同时间VAS值比较 (±s,mm)
注:与空白等待组比较1)P<0.05,2)P<0.01;与留针20 min组比较3)P<0.01
观察时机 空白等待组 留针20 min组 留针30 min组针刺前 46.63±24.97 45.49±24.72 47.41±24.58留针10 min 47.63±25.47 41.02±24.371) 38.92±23.972)留针20 min 52.63±25.36 32.42±22.142) 30.58±23.742)3)留针30 min 55.63±25.17 - 26.44±20.852)起针后30 min 55.98±24.89 28.67±22.232) 22.69±21.432)3)起针后60 min 55.62±24.43 27.42±21.802) 21.47±21.782)3)起针后90 min 53.63±23.27 27.97±23.502) 18.93±22.362)3)起针后120 min 52.68±24.14 25.68±21.312) 22.59±24.582)3)起针后150 min 48.62±25.64 25.21±22.252) 20.65±23.272)3)起针后180 min 47.52±24.36 24.13±21.722) 18.93±22.802)3)
本研究是通过VAS评分来评价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同留针时间的疗效。留针20 min组及留针30 min组对治疗原发性痛经均有显著疗效,且留针30 min组疗效优于留针20 min组。
近年来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其一,从经脉循行上来看,十七椎为经外奇穴,穴居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之功能,故取十七椎穴可通调诸阳,通而不痛。其二,从解剖部位上看,穴区浅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因此针刺十七椎穴可调节子宫肌收缩,解除子宫痉挛,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7]。
现代研究表明[8-12],针刺疗效确实与留针时间密切相关,留针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环节,留针时间长短是针刺刺激量的重要参数。然而,留针时间受疾病的种类、病情轻重及所采用的针刺方法(如体针、头针或埋针等)的影响,其结果在具体留针时间上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深入研究针刺时效规律,寻找针刺治疗各种病症的最佳留针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本试验样本量相对较小,目前得出留针30 min组针刺十七椎对原发性痛经的即刻止痛效应优于留针20 min组。可以继续增加样本量,做进一步的研究,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也可以观察留针30 min组与更长留针时间的比较,从而确定留针30 min组是否为临床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留针时间。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
[2]张瑞星,赵山明,史诺,等.女性原发性痛经与受暗示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5):316-3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63-266.
[4]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4-129.
[5]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第 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50.
[6]Jensen MP, Karoly P, Braver S. The measurement of clinical pain intensity: a comparison of six methods[J]. Pain, 1986,27(1): 117-126.
[7]陈淑贤.穴位埋线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8]严伟伟,俞昌德.留针时间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6):656-657.
[9]陈少宗,葛雪,杜帅.电针对慢性炎性低张力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步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2):1025-1026.
[10]原理,何扬子.留针时间规律及与针刺疗效关系探讨[J].山西中医,2002,18(3):36-37.
[11]李华,胡慧,覃蔚岚.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非器质性失眠患者疗效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6):40-42.
[12]李艳.留针时间及针刺频次规律与针刺时效关系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3):53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