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组装及调试方法浅析

2014-11-07 04:47多毅
科技资讯 2014年7期
关键词:方法

多毅

摘 要:介绍了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组成组装的过程及影响开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组装的要求 步骤 方法

中图分类号:U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83-02

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是目前国内铁路煤炭运输比较先进的车型之一,为在铁路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货运能力,加快车辆周转,降低装卸成本提供了可能。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设计时立足高水平、高起点、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其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卸煤系统和走行部等均采用目前国际最新技术,具有车体强度高、车辆载重大、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检修周期长、运用成本低等特点。

其原理是煤车在到达卸煤地点后,列车在低速运行的条件下车辆首先与地面设施开门碰头配合,使车辆开门,货物依靠自重卸空,当车辆运行一定距离后又与地面设施关门碰头配合,使底门关闭。车辆即可空车回送到装煤点装煤,然后循环往复。

1 底门机构原理

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机构主要依靠通过死点后机构自锁方式锁闭底门。图1所示为在关门过程中,机构未过死点阶段:假如此时停止关门,底门机构正常条件下将按所示方向转动靠自重开门;1所示为在关门过程中,机构刚好处于死点阶段:这种状态为不稳定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开门或关门。

机构处于过死点后:图3所示为机构通过死点后的阶段,假如此时停止关门,底门机构正常条件下将按所示方向转动靠自重关门,直至达到规定的偏心20 mm位置。

2 原因分析

根据底门机构原理,我们认为:

(1)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1所示时,车辆将会出现:①立刻开门;②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③在装货时开门;(2)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2所示时,车辆将会出现:①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②在装货时开门;③重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或未开门。(3)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3所示时,由于有自动关门趋势,是安全的。

根据分析制定了如下原则:

对底架组成及底门组成件重点控制要素:

(1)底门口必须符合图纸要求(长、宽、对角线)尤其是长边必须平行。(2)底门调整垫板同侧相差不允许大于2 mm。(3)开、关门机构中所有的孔径必须符合图样要求,尤其压装后的衬套内径必须严格控制,防止压装后衬套内径变小,影响组装。(4)传动轴分组装后必须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尤其是杠杆上各孔的相对位置。(5)严格控制底门组成的平面度、对角线及折页孔与地面板的相对位置度。对于焊接造成的变形必须进行矫正,达到组装要求。

底门轴组装工艺步骤、及要求:

(1)利用工艺假轴确定轴承座的位置。

步骤1:检查底门组成关闭是否到位,要求底门处于关闭状态,底门组成中的门板外侧与底门口相平。

将工艺假轴(见图4)放在组装车上推到车体下,(短杆为车体一位方向)将假轴升到适当位置,先将长杆(406 mm)与底门轴孔连接,然后在将短杆(386 mm)与底门轴孔连接。

检查工艺假轴的横向位置是否符合图样要求,不符合应及时调整;检查轴承座分组装的位置是否正确,轴承座是否水平,点固焊后假轴转动是否灵活。

步骤2:将假轴拆下换上真轴,紧固轴承座螺栓,检查真轴转动是否灵活,此时检查真轴转动是否灵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底门组装的第一步,如果这步做不到,后边的工作将无法进行。

偏心距调整方法:先将2位端(406 mm)一侧的连杆进行连接并将偏心距调到20~25 mm,将2位端的另一侧的连杆进行连接并用手动拧紧,量偏心距(只要偏心距在20~25 mm之间即可,不一定数值相同)后将连杆螺母锁死。调整的关键是20~25 mm怎么确定,当2位端一侧调到25 mm时,2位端的另一侧是28 mm的情况下应重新调整25 mm端,使2位端的两侧均在20~25 mm之间。

连接1位端的两个连杆组成,测量偏心距这时的偏心距数值在20~25之间即可,将连杆螺母锁死。如果测量出的偏心距超出20~25 mm这个范围,那么就是前面规定的几项必须控制的重点要素出了问题。

另外要严格控制该部分圆销组装的工艺要求,任何圆销在组装过程中不得用锤击的方法组装,根据图纸要求圆销采用TB/T54的25 mm直径圆销,公差为 24.76~24.89 mm,衬套采用TB/T2696-1996的25×35×20标准衬套。衬套内孔公差为25.44~25.58 mm。销与孔最小间隙为0.55 mm。假设衬套在压装时过盈量全部引起内孔变小,衬套内孔应为25.10~25.43 mm,销与孔最小间隙为0.21 mm。

(2)关门缓解装置的尺寸确定。关门缓解装置不是组成件,而是以零件的形式出现。在组装前要进行分组装,否则关键尺寸很难控制,经过分析设计了一套分组装卡具,有了这套卡具工人就可以事先将全车的关门缓解装置一次组焊完成。

(3)安装底门档时,首先要检查底门板下平面是否与底门口相平,安装时在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加5 mm垫板,点固焊后将垫板撤除,然后组对关门缓解装置。事实证明:①如果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没有5 mm间隙,将会连杆弯曲;②如果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没有5 mm间隙,将会造成开、开、关门力矩过大。

因为在关门过程中整个机构到达死点之前的瞬间关门缓解装置的弹簧被压缩,过死点之后又被重新弹起。加5 mm厚垫板是为弹簧压缩准备的空间。

(4)测开门力矩时,先检查底门周边与底门框是否有接触,如有接触,先打磨,不允许底门与底门框接触,否则将造成开、关门力矩测量不准。

(5)在由人力用掰子关门时,过死点的瞬间应有“砰”的一声震动,这是底门“落锁”的声音。是底门机构通过“死点”后在关门缓冲装置弹簧的作用下发出的。

参考文献

[1] 何世球,孙明道,刘桂军.煤炭漏斗车开闭机构发展过程及趋势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8(6).

[2] 董磊,李卫京,杨爱国,等.减振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影响因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4).

[3] 何世球,孙明道,刘桂军.煤炭漏斗车开闭机构发展过程及趋势研究[C]//实践 开拓 创新—— 2008年货车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endprint

摘 要:介绍了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组成组装的过程及影响开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组装的要求 步骤 方法

中图分类号:U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83-02

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是目前国内铁路煤炭运输比较先进的车型之一,为在铁路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货运能力,加快车辆周转,降低装卸成本提供了可能。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设计时立足高水平、高起点、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其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卸煤系统和走行部等均采用目前国际最新技术,具有车体强度高、车辆载重大、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检修周期长、运用成本低等特点。

其原理是煤车在到达卸煤地点后,列车在低速运行的条件下车辆首先与地面设施开门碰头配合,使车辆开门,货物依靠自重卸空,当车辆运行一定距离后又与地面设施关门碰头配合,使底门关闭。车辆即可空车回送到装煤点装煤,然后循环往复。

1 底门机构原理

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机构主要依靠通过死点后机构自锁方式锁闭底门。图1所示为在关门过程中,机构未过死点阶段:假如此时停止关门,底门机构正常条件下将按所示方向转动靠自重开门;1所示为在关门过程中,机构刚好处于死点阶段:这种状态为不稳定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开门或关门。

机构处于过死点后:图3所示为机构通过死点后的阶段,假如此时停止关门,底门机构正常条件下将按所示方向转动靠自重关门,直至达到规定的偏心20 mm位置。

2 原因分析

根据底门机构原理,我们认为:

(1)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1所示时,车辆将会出现:①立刻开门;②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③在装货时开门;(2)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2所示时,车辆将会出现:①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②在装货时开门;③重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或未开门。(3)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3所示时,由于有自动关门趋势,是安全的。

根据分析制定了如下原则:

对底架组成及底门组成件重点控制要素:

(1)底门口必须符合图纸要求(长、宽、对角线)尤其是长边必须平行。(2)底门调整垫板同侧相差不允许大于2 mm。(3)开、关门机构中所有的孔径必须符合图样要求,尤其压装后的衬套内径必须严格控制,防止压装后衬套内径变小,影响组装。(4)传动轴分组装后必须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尤其是杠杆上各孔的相对位置。(5)严格控制底门组成的平面度、对角线及折页孔与地面板的相对位置度。对于焊接造成的变形必须进行矫正,达到组装要求。

底门轴组装工艺步骤、及要求:

(1)利用工艺假轴确定轴承座的位置。

步骤1:检查底门组成关闭是否到位,要求底门处于关闭状态,底门组成中的门板外侧与底门口相平。

将工艺假轴(见图4)放在组装车上推到车体下,(短杆为车体一位方向)将假轴升到适当位置,先将长杆(406 mm)与底门轴孔连接,然后在将短杆(386 mm)与底门轴孔连接。

检查工艺假轴的横向位置是否符合图样要求,不符合应及时调整;检查轴承座分组装的位置是否正确,轴承座是否水平,点固焊后假轴转动是否灵活。

步骤2:将假轴拆下换上真轴,紧固轴承座螺栓,检查真轴转动是否灵活,此时检查真轴转动是否灵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底门组装的第一步,如果这步做不到,后边的工作将无法进行。

偏心距调整方法:先将2位端(406 mm)一侧的连杆进行连接并将偏心距调到20~25 mm,将2位端的另一侧的连杆进行连接并用手动拧紧,量偏心距(只要偏心距在20~25 mm之间即可,不一定数值相同)后将连杆螺母锁死。调整的关键是20~25 mm怎么确定,当2位端一侧调到25 mm时,2位端的另一侧是28 mm的情况下应重新调整25 mm端,使2位端的两侧均在20~25 mm之间。

连接1位端的两个连杆组成,测量偏心距这时的偏心距数值在20~25之间即可,将连杆螺母锁死。如果测量出的偏心距超出20~25 mm这个范围,那么就是前面规定的几项必须控制的重点要素出了问题。

另外要严格控制该部分圆销组装的工艺要求,任何圆销在组装过程中不得用锤击的方法组装,根据图纸要求圆销采用TB/T54的25 mm直径圆销,公差为 24.76~24.89 mm,衬套采用TB/T2696-1996的25×35×20标准衬套。衬套内孔公差为25.44~25.58 mm。销与孔最小间隙为0.55 mm。假设衬套在压装时过盈量全部引起内孔变小,衬套内孔应为25.10~25.43 mm,销与孔最小间隙为0.21 mm。

(2)关门缓解装置的尺寸确定。关门缓解装置不是组成件,而是以零件的形式出现。在组装前要进行分组装,否则关键尺寸很难控制,经过分析设计了一套分组装卡具,有了这套卡具工人就可以事先将全车的关门缓解装置一次组焊完成。

(3)安装底门档时,首先要检查底门板下平面是否与底门口相平,安装时在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加5 mm垫板,点固焊后将垫板撤除,然后组对关门缓解装置。事实证明:①如果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没有5 mm间隙,将会连杆弯曲;②如果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没有5 mm间隙,将会造成开、开、关门力矩过大。

因为在关门过程中整个机构到达死点之前的瞬间关门缓解装置的弹簧被压缩,过死点之后又被重新弹起。加5 mm厚垫板是为弹簧压缩准备的空间。

(4)测开门力矩时,先检查底门周边与底门框是否有接触,如有接触,先打磨,不允许底门与底门框接触,否则将造成开、关门力矩测量不准。

(5)在由人力用掰子关门时,过死点的瞬间应有“砰”的一声震动,这是底门“落锁”的声音。是底门机构通过“死点”后在关门缓冲装置弹簧的作用下发出的。

参考文献

[1] 何世球,孙明道,刘桂军.煤炭漏斗车开闭机构发展过程及趋势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8(6).

[2] 董磊,李卫京,杨爱国,等.减振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影响因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4).

[3] 何世球,孙明道,刘桂军.煤炭漏斗车开闭机构发展过程及趋势研究[C]//实践 开拓 创新—— 2008年货车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endprint

摘 要:介绍了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组成组装的过程及影响开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组装的要求 步骤 方法

中图分类号:U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83-02

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是目前国内铁路煤炭运输比较先进的车型之一,为在铁路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货运能力,加快车辆周转,降低装卸成本提供了可能。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设计时立足高水平、高起点、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其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卸煤系统和走行部等均采用目前国际最新技术,具有车体强度高、车辆载重大、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检修周期长、运用成本低等特点。

其原理是煤车在到达卸煤地点后,列车在低速运行的条件下车辆首先与地面设施开门碰头配合,使车辆开门,货物依靠自重卸空,当车辆运行一定距离后又与地面设施关门碰头配合,使底门关闭。车辆即可空车回送到装煤点装煤,然后循环往复。

1 底门机构原理

80 t级不锈钢煤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机构主要依靠通过死点后机构自锁方式锁闭底门。图1所示为在关门过程中,机构未过死点阶段:假如此时停止关门,底门机构正常条件下将按所示方向转动靠自重开门;1所示为在关门过程中,机构刚好处于死点阶段:这种状态为不稳定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开门或关门。

机构处于过死点后:图3所示为机构通过死点后的阶段,假如此时停止关门,底门机构正常条件下将按所示方向转动靠自重关门,直至达到规定的偏心20 mm位置。

2 原因分析

根据底门机构原理,我们认为:

(1)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1所示时,车辆将会出现:①立刻开门;②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③在装货时开门;(2)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2所示时,车辆将会出现:①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②在装货时开门;③重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出现开门或未开门。(3)在正常运用过程中,底门机构如出现图3所示时,由于有自动关门趋势,是安全的。

根据分析制定了如下原则:

对底架组成及底门组成件重点控制要素:

(1)底门口必须符合图纸要求(长、宽、对角线)尤其是长边必须平行。(2)底门调整垫板同侧相差不允许大于2 mm。(3)开、关门机构中所有的孔径必须符合图样要求,尤其压装后的衬套内径必须严格控制,防止压装后衬套内径变小,影响组装。(4)传动轴分组装后必须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尤其是杠杆上各孔的相对位置。(5)严格控制底门组成的平面度、对角线及折页孔与地面板的相对位置度。对于焊接造成的变形必须进行矫正,达到组装要求。

底门轴组装工艺步骤、及要求:

(1)利用工艺假轴确定轴承座的位置。

步骤1:检查底门组成关闭是否到位,要求底门处于关闭状态,底门组成中的门板外侧与底门口相平。

将工艺假轴(见图4)放在组装车上推到车体下,(短杆为车体一位方向)将假轴升到适当位置,先将长杆(406 mm)与底门轴孔连接,然后在将短杆(386 mm)与底门轴孔连接。

检查工艺假轴的横向位置是否符合图样要求,不符合应及时调整;检查轴承座分组装的位置是否正确,轴承座是否水平,点固焊后假轴转动是否灵活。

步骤2:将假轴拆下换上真轴,紧固轴承座螺栓,检查真轴转动是否灵活,此时检查真轴转动是否灵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底门组装的第一步,如果这步做不到,后边的工作将无法进行。

偏心距调整方法:先将2位端(406 mm)一侧的连杆进行连接并将偏心距调到20~25 mm,将2位端的另一侧的连杆进行连接并用手动拧紧,量偏心距(只要偏心距在20~25 mm之间即可,不一定数值相同)后将连杆螺母锁死。调整的关键是20~25 mm怎么确定,当2位端一侧调到25 mm时,2位端的另一侧是28 mm的情况下应重新调整25 mm端,使2位端的两侧均在20~25 mm之间。

连接1位端的两个连杆组成,测量偏心距这时的偏心距数值在20~25之间即可,将连杆螺母锁死。如果测量出的偏心距超出20~25 mm这个范围,那么就是前面规定的几项必须控制的重点要素出了问题。

另外要严格控制该部分圆销组装的工艺要求,任何圆销在组装过程中不得用锤击的方法组装,根据图纸要求圆销采用TB/T54的25 mm直径圆销,公差为 24.76~24.89 mm,衬套采用TB/T2696-1996的25×35×20标准衬套。衬套内孔公差为25.44~25.58 mm。销与孔最小间隙为0.55 mm。假设衬套在压装时过盈量全部引起内孔变小,衬套内孔应为25.10~25.43 mm,销与孔最小间隙为0.21 mm。

(2)关门缓解装置的尺寸确定。关门缓解装置不是组成件,而是以零件的形式出现。在组装前要进行分组装,否则关键尺寸很难控制,经过分析设计了一套分组装卡具,有了这套卡具工人就可以事先将全车的关门缓解装置一次组焊完成。

(3)安装底门档时,首先要检查底门板下平面是否与底门口相平,安装时在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加5 mm垫板,点固焊后将垫板撤除,然后组对关门缓解装置。事实证明:①如果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没有5 mm间隙,将会连杆弯曲;②如果底门挡与底门门口之间没有5 mm间隙,将会造成开、开、关门力矩过大。

因为在关门过程中整个机构到达死点之前的瞬间关门缓解装置的弹簧被压缩,过死点之后又被重新弹起。加5 mm厚垫板是为弹簧压缩准备的空间。

(4)测开门力矩时,先检查底门周边与底门框是否有接触,如有接触,先打磨,不允许底门与底门框接触,否则将造成开、关门力矩测量不准。

(5)在由人力用掰子关门时,过死点的瞬间应有“砰”的一声震动,这是底门“落锁”的声音。是底门机构通过“死点”后在关门缓冲装置弹簧的作用下发出的。

参考文献

[1] 何世球,孙明道,刘桂军.煤炭漏斗车开闭机构发展过程及趋势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8(6).

[2] 董磊,李卫京,杨爱国,等.减振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影响因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4).

[3] 何世球,孙明道,刘桂军.煤炭漏斗车开闭机构发展过程及趋势研究[C]//实践 开拓 创新—— 2008年货车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法
中医特有的急救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化学反应多变幻 “虚拟”方法帮大忙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最有效的简单方法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