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借词及其文化透析

2014-11-07 13:11王维佳
科技资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化

王维佳

摘 要:近几十年来,“全球化”成为了当今最流行词汇,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交往不仅注重政治经济的交往,也更加注重了文化上的往来。频繁的文化往来使得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本文采用归纳演绎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英汉互借词的特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寻求英汉互借词与中西文化影响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互借词 接触语言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1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交往不仅注重政治经济的交往,也更加注重了文化上的往来。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频繁的文化往来使得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和沟通的工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接触与交流,相互不断渗透、影响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都会带来不同社会群体的接触。各种不同的接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的接触,而语言接触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

1 借词的界定

在我国“借词”作为“外来词”的等义形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词”的确立才开始使用的。“借词”是指“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一个概念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

借词可以分为广义借词和狭义借词。广义借词包括语内借词和语际借词。语内借词指两种方言之间或者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词汇互借,如现代汉语中的“炒鱿鱼”(粤语),英语中的“vixen”雌狐(伦敦南部方言);语际借词包括境内兄弟民族语言间的相互借词以及通过国际交流形式与境外异族之间的相互借词,如汉语中的“哈巴狗”,借自蒙古语;英语中的“banana”则借自西班牙语。狭义借词通常指国际间不同语言的词汇互借现象。

这里所指的借词指的是有英语借入汉语的词语和由汉语借入英语的词语,包括已经被英语和汉语主要词典收录的词语和到目前为止尚未被英语和汉语主要词典收录但是已被英语和汉语主要媒体和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词语。

2 借词的特征

2.1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1)完全归化为英语词汇的汉语借词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范围很广。

China、 silk、tea、Confucius等已经完全归化为英语词汇的借词,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和地道的英语词汇一样,被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们广泛使用。它们进入英语的时间较长,其读音和拼写都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在成为英语词汇之前,有的已经受到其他印欧语言的“改造”,也即是说,它们并非直接进入英语的。它们早已融入英语词库,人们认为这类词是词汇库中原来就具有的,并不会认为他们是借词。这些借词在现代英语中使用频繁,通过复合法、词缀法等构词方法拓展了自己的表意功能。

(2)一些汉语借词没有词性和词义变化,但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

typhoon、tofu、hutong等进入英语已经有相当的时间,但从语音及拼写来看,还可以辨明其汉语词源。这些词由于已经长久的在英语中使用,为英语使用者熟悉,尽管它们在词义和词性上几乎没有变化,但已经成为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部分音译借词与相应的意译借词意义略有不同。

chowmain、jiaozi、kungfu、qigong等,这些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原汁原味地使用汉语语音,这样其所指的意义比较明确,能够较容易地对英美人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特色。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来说,如果离开特定的语境,这些人还是很难理解。其实,很多音译词都有其相应的意译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意译词,但意译词所指的意义和音译借词却不尽相同,比如汉语中的“饺子”,虽然在英语中也有表示类似“饺子”这种食物的词,如“dumpling”,但“dumpling”是“汤团;团子”,与“饺子”不尽相同,在意义上仍有差异。

2.2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1)大量的英语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人们对新引进的英语借词充满了新奇感,而许多借词所阐述的事物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种新奇感会随着使用这些新借词的人的日益增加而逐渐淡化。一些借词之所以能被全民所接受而跻身于汉语基本词汇之列,是因为它们所表示的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譬如“手机”、“计算机”、“咖啡”、“面包”等。一些借词为某一个地区的人们所普遍使用,成为汉语方言词,如“士多(store)”“贴士(tip)”“曲奇(cookie)”等。

(2)“洋”味语用色彩浓厚。

服装、食品、化妆品、文化用品等商品名称的音译借词滥用,说明“崇洋”心理和求新求异心理使然的商家目的是为了用洋名博得顾客的信赖,其结果是取得语用“洋”味,造成“神秘的”、“先进的”语用色彩。许多音译词在逐渐沉淀的过程中转化为民族乐于接受的意译或音意兼译借词。

(3)语体色彩不同。

英语借词的引入途径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借词的时候,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同时要考虑说话的场合、交谈的对象、谈话的话题、交流的方式等因素。那些进入汉语词汇而又具有中性色彩的借词可以被称为全民词汇,能被运用到不同场景及各种文体。那些为某一行业所了解的借词,在使用时根据不同行业的对象进行选择。而受到地域的限制的地方色彩较浓的借词,在使用时就要充分考虑地域的特点了。说话者的身份也会影响借词的使用。

(4)修辞效用独特。

英语借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很强的修辞色彩,它们大多可以仿用、活用,自由灵活,与一般的喊一次会相比,它们可以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含蓄更加委婉。网络语言中的借词则往往表现出幽默、诙谐、讽刺等情感和态度,如将“modem”音译为“猫”,显得幽默诙谐,形象可爱。

3 英汉词语互借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能反映文化,而文化同时也能造就语言,二者密不可分,词汇是文化的最直接反映,正因为如此英汉词语的互借可以反映出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3.1 文化交流的媒介—— 英汉词语互借

中英两种文化或者说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种类、媒介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学艺术是文化交流的直接媒介。汉语的奥运会(Olympic Games)、丁克家庭(DINKS)和英语中的yangko(秧歌)、kowtow(磕头)等借词显示了各民族间文化传播的情景。汉语的百事可乐(Pepsi-cola)和英语的triangle chain debt(三角债)、birds nest(燕窝)等,表明了贸易可以促成词语的大量借用;坦克(tank)、雷达(radar)等,表明了战争也可以促成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

3.2 跨文化交际的必然结果—— 英汉词语互借

英汉词语互借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结果。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文化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基础。饮食文化在各国的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伴随其他语言的饮食文化而来的借词,如自助餐(buffet)、热狗(hotdog)、麦当劳(McDonalds)等。

3.3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英汉词语互借

英汉词语在相互借用的同时,不但能丰富自己的文化,还能吸收对方文化的知识,促进

文化多样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而不同文化之间也有共同点,不同文化间想要进行交流,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使语言之间能够接触。文化上的借用主要通过词汇来实现,而语言接触最常见的就是词汇的借用—— 从对方语言里借用词汇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使得语言的发展日益壮大。这些借词词语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宣传和交流的越加频繁,使得大量的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英语词汇不断出现。同时,大量的汉语词汇也进入英语词语中,特别是一些中国英语已经被词典所收录,比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这些汉语词汇在充实英语语言的同时,也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也是传播我们华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促进语言文化生活化和鲜活化—— 英汉词语互借

在丰富了双方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英汉词语互借使语言文化更加生活化和鲜活化。现在人们熟知的可口可乐的英语词汇Coca Cola是一种汽水的意思,但汉语借用是用“可口可乐”音译,说明这种汽水既可口,喝过以后更快乐,有了不同的味道。而可口可乐最早的翻译则是“口渴口蜡”,那时候可口可乐的销量一直不好,当然了,谁会喝这种喝完以后像“蜡”似的饮料呢,以致可口可乐曾一度退出中国市场,直到可口可乐回归中国市场,采用了现行的音译方式,可口可乐的销量一直不错。所以,正是在一次次外来文化心理的冲击下,英汉语言文化不断吐故纳新,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才始终保持着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大量英语借词的不断涌现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让我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对借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也能促进自身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岳炼.英汉互借词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 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康立新.英语词汇与大学流行文化[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5):150.

[4] 姜焱.汉语中英语借词的语义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27.

[5] 甘成英.英汉词汇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88.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