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睡友”,黑夜里握住空巢老人手

2014-11-07 23:05晓红
新天地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王奶奶空巢青岛

晓红

3月10日,《青岛论坛》上一位空巢老人“征睡友”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关注。52岁的张春萍成为国内第一个应征“爱心睡友”。她的介入让老人的子女们汗颜,也让一场寻找爱心的行动悄然启动。

陪着我看电视聊聊天

3月10日,52岁的张春萍下班后在青岛论坛上“冲浪”,发现一则“征睡友启事”点击量过万。发帖的是一位空巢老人,她愿意提供自己的住处,寻一位“睡友”陪自己说说话,让空荡荡的家能有点回声。“睡友”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她家里已经雇了钟点工,“睡友”来了不需要干任何家务,只需要在睡觉前陪着她看看电视或者聊聊天就行了,她准备每个月拿出500元钱,作为给“睡友”的补贴。发帖老人心目中理想的“睡友”最好能早睡早起,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最重要的是不吵,要是文化层次高一点儿,能够跟她多沟通就更好了。随帖附上了求助老人的几张照片,是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太,独自坐在沙发上。

张春萍对老人的境遇非常同情。她在某国企上班,因为单位离家远,平时住在单位宿舍,只有周末才回家。她下班后就上上网,或打打毛衣。夜里有时睡不着,看着空落落的单人间,她觉得寂寞。这则征“睡友”的帖子让她心中一动,老人的家刚好离她单位不远,也许她可以应征。张春萍立即跟老人联系,并约好时间去“面试”。

第二天下班后,张春萍步行到了老人家。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家里堆满了杂物,看上去很乱,一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霉味。老太姓曹,83岁,企业退休干部,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住在青岛市区,儿子定居北京,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看看。

家里来了客人,老人高兴地忙前忙后。张春萍很不解地问:“阿姨,你两个女儿都在青岛,干吗不让她们来陪你,或者你搬去和她们住?”曹老太叹了一口气:“我老伴去世得早,孩子们现在都成家了,这么大的房子就一个人住,到了晚上确实挺害怕的。我两个女儿也上了年纪,身体不是很好,家里还有小孙子孙女要照顾,根本忙不过来。”

老太一眼相中了张春萍,张春萍表示回去跟丈夫商量商量。从老人家出来后,张春萍立即给丈夫打了电话。听妻子说完,丈夫问她:“83岁的老人很容易出现突发意外,没事都好说,要是出了意外怎么办?”张春萍一想也产生了顾虑,打算跟老人的子女协商好,最好签订一份书面协议。

不怕死,只怕寂寞

曹阿姨听了张春萍的顾虑,立即给两个女儿打了电话。哪知道,女儿们强烈反对:“你找个不熟悉的人回来,多不安全。你要是真不愿意去我们家,我们可以轮流回来陪你。”曹阿姨坚持己见:“你们工作都忙,我不想你们因为我耽误自己的事,再说我一个老太太,别人能拿我怎样?”见两个女儿死活不乐意,曹阿姨激动起来:“一个星期只有周末的时候你们才会来看看我,除此之外的6天,我一个人都不知道怎么过的。”

曹阿姨说:“前段时间,一个老邻居半夜突发心脏病,因子女不在身边,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被人发现,多可怜。”说着说着,老人眼圈红了,握着张春萍的手直摇头。

张春萍很能理解老人的想法,都说老人如孩子,年纪越大他们想得越多,他们不怕死,怕的是遇事时身边没人。最终两个女儿勉强同意试试看。张春萍便主动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半个月后,张春萍正式搬到曹阿姨家。第一天下班,张春萍急急忙忙赶回去。进门一看,曹阿姨正吃热水泡剩饭。张春萍心疼地说:“阿姨,你也要吃点好的,别老对付。”张春萍挽起袖子在厨房里忙开了,曹阿姨帮着打下手。两人一边做一边聊天,曹阿姨告诉张春萍,孩子小的时候,她总盼着孩子长大,孩子们大了自己就可以歇歇了。可等孩子真的长大了,老伴走了,剩下了自己一个人,她才觉得,时间如此难熬,虽然孩子们在经济上从不亏待她,可没人陪她说话,没人问她吃饭,那种一个人的生活,有时会让她觉得活着比死都难受。

听着听着,张春萍鼻子一酸,她对曹阿姨说:“阿姨,以后咱们搭伴过,你就当我是你女儿,我也当你是我妈。”

相处几天之后,张春萍发现曹阿姨性格很好,容易相处。有时下班晚了,张春萍便不回曹阿姨家吃晚饭,但8点之前绝对会到,陪着曹阿姨看会儿电视,说说话。要是去得早,吃过晚饭,两人还会到小区楼下散散步。自从张春萍来了后,曹阿姨的笑声都比以前多了。邻居都好奇地问她遇到什么好事,曹阿姨说这都是“睡友”张春萍的功劳。

今年4月21日,张春萍下班回来敲门,很久都没人应声,打家里电话也没人接,她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忙拨打了曹阿姨小女儿的电话。小女儿赶到后,立即用备用钥匙打开了门。进门一看,曹阿姨倒在了浴室门口,昏迷不醒。经过医生抢救,老人醒了过来。她说,当天她有些感冒,想着洗个澡睡上一觉,可洗完澡刚穿好衣服,就晕倒在地。医生说,老人是因为洗澡水温过高,空气不流通,虚脱昏迷,如果没被人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曹阿姨的孩子们听后,都感到后怕,从这之后,几个孩子对张春萍的态度大为好转。

“爱心睡友”组团到身边

有了张春萍的陪伴,曹阿姨不再怕回到那个冷清的家。每次张春萍回自己家的时候,她都盼着她早点回来。而张春萍也放心不下老人,即使周末在家,晚上8点也会准时给老人打个电话。曹阿姨觉得自己很幸运,征“睡友”竟征来了一个女儿。

小区里的一些老人纷纷效仿曹阿姨,后来这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很多空巢老人都想找个“睡友”。

24岁的山东济宁女孩袁爱香和张春萍一样是一名“睡友”。大学毕业后,她在青岛一家财务管理公司上班。出门在外,袁爱香十分想念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想去应征当“睡友”。很快,75岁的王奶奶跟她联系上了。袁爱香每天晚上都会给王奶奶按摩,有时还会给王奶奶泡脚。老人也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知道的好事情说给袁爱香听。

王奶奶有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药,袁爱香每天上班之前都会把这些药分好。周末不上班的时候,袁爱香还会带王奶奶出去玩,有时到公园去逛逛,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打一会儿太极。

鉴于征集“睡友”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今年6月5日,青岛市市南区红十字会主办了首届爱心睡友老人应急救护培训班,筛选出来几十位“爱心睡友”参加了培训。到今年9月,青岛“爱心睡友团”成员增加至312人,为两百多名老人提供了“爱心睡友”服务。 “爱心睡友”的出现,给那些空巢老人带去了意想不到的快乐。除青岛外,沈阳、天津、北京等地,都在考虑引进“爱心睡友”模式。也许有一天,老人的晚年因为“爱心睡友”的存在将不再寂寞。

猜你喜欢
王奶奶空巢青岛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失忆
智擒小偷的王奶奶
失忆
青岛明月申牌?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