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四字”教学法尝试

2014-11-07 11:04卞海燕��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四字课文内容文言

卞海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文言文很少、很简单,所以《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也并不太高。我们可以把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看做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它对学生以后进入高中、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文言文是有很大影响的。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了“读-疏-译-议”四字教学方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不揣固陋,抛出以引玉。

一、读

“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从内容上看,可以读阅读提示(包括单元提示、自读提示和预习提示),读课文内容,读课文下面注释;从方式上看,有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齐读、默读与诵读等。读的重点是课文内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思想性强,可读性强,又容易记诵。教学这些文言文,既要重视教师的范读与领读,又要重视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反复诵读,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语气明显、有节奏感,进而体会语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例如,在学习“其一/犬坐/于前”(《狼》)、“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等句子时。如果将其放在诵读中进行上述处理(“/”表示停顿),意思就容易理解了。

又如,在讲解“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这句话时,如果将其放在诵读中进行上述处理,层次就很明显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这句话告诉我们:读熟了就容易理解;理解了,就容易记诵。

二、疏

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疏词

辨析文言实词词义、古今的差别和词类活用现象,明确常见的文言虚词和个别代词的固定用法。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等句子,前三句的“病”、“牺牲”、“驱驰”等词的古义与今义之间差别明显,而后四句的“苦”、“出”、“入”、“汗”等词的用法也有了变化。想要辨析这类词古今词义的差别和用法上的变化,就需要根据古汉语常识,并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比较,关键是要抓准词义的细微差别和用法上的变化,点得透,辨得清,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又如,文言虚词“而”、“之”、“以”、“于”,代词“其”、“是”等,由于它们的用法相对固定,因此想要掌握他们就更需要在学习中加以整理积累。

2疏句

明确文言文句式与现代文句式的差异,疏通难句的句意,特别是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与倒装句等。

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等句子,前两句是省略句,对于这样的句子只有联系上下文补充省略的内容,意思才更清楚。后两句是倒装句,对于这类句子,在根据语言习惯适当调整语序之后就容易讲得通。而对于难句句意的疏通,更要结合语境并联系上下文去推断,力求“句不离篇”。

三、译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文意并把握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解与记忆课文的基础。一般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形式:直译和意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以“意译”为主,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并能将之翻译成现代汉语。从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看,又有口头翻译和书面翻译两种方式。而从具体翻译过程看,有“增”、“删”、“移”、“换”、“留”、“调”等几种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好文言文必备的基本功,也是在文言文教学中都需反复强化的重点。

根据《标准》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言课文内容较浅显,翻译方式多以直译和口头翻译为主。在“读”与“疏”之后,大多数学生可以对此类课文进行独立翻译。例如,《狼》、《伤仲永》、《曹刿论战》、《桃花源记》、《愚公移山》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都可采用口头翻译的方法。而对于另外一些内容较深的文言课文,在“读”与“疏”之后,教师须再作一些补充性讲解,以便于学生根据上述翻译方法进行书面翻译。例如,《满井游记》、《岳阳楼记》、《陈涉世家》等文言文,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处理。

四、议

议即分析、讨论、练习与小结。议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鉴赏。第二,学生之间学习体会的讨论交流。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应就课文的主旨、思想、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精选一些课后练习,诸如《论语》对我们学习方法的启发、《〈庄子〉故事两则》中蕴涵的哲理、《愚公移山》中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等,引导学生广泛讨论。在此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谈学习心得。此外,根据学生讨论、分析的情况,教师应酌情评点,并进行小结,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强化记忆,又可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改进今后的教学;还可激发学生兴趣,养成学生及时总结学法、积极交流探讨、主动积累经验的好习惯。

“读—疏—译—议”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操作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它既适用于全篇文章的教学,也适用于某个片断的教学,它既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也可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其中的一两个环节。

“四字”教学法,前三步侧重点在于“学会”,其中“读”是基础,也是重点,是悟得透、记得牢的关键。第四步是对“学会”加以强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会学”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生读得多,以练为主,教师讲得精,以引导为主。另外,应程序化整合教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并体现了《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重视学法指导,淡化文言文语法。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读—疏—译—议”四字教学法一改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逐字逐句逐段串译的“灌输法”,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怕学”变为“乐学”,极大地提高了学好文言文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六中学(221400)

猜你喜欢
四字课文内容文言
巧填成语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金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