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平
怎样让教研活动深入人心,达到高效呢?笔者认为,教研要高效,须 “四气”联通。
一、教研文化——“增元气”
何谓教研?教研就是一种“研究”。有人新解“研”是让石头开花,“究”是让穴中泉水变美“九(酒)”。这话还真有点新意,教研本就是“基于教学,为了教学,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从而让石头开花,教学有效。
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研的目的如此明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领情”,都能正确认识“教”与“研”的关系。一些教师存有“我又不想评职称,写什么论文、叙事”“我一个教书的,做好本分教好书就行,参加什么教研……”等功利化思想,影响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师是否乐意参与,教研活动开展得如何,这一切源头在于教研制度。制度文化是前提,富有正气,传递正能量的教研文化与制度影响的是一群人,带动的是一批人。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用文化倡导和谐的教研氛围,用目标导向教师搭建长远、扎实的成长阶梯。唯有这样,教研活动才会吸引教师主动、自发地参与,并能在共度中追享研究的乐趣,在参与中增补自身的“元气”,从而真正提升研究的品位。
二、专题研究——“接地气”
当前各所学校、各个部门都在进行着五彩缤纷的教研活动。并不是说听课、评课、讲座,教师们就不爱,关键是要看听什么课、评什么内容,讲什么专题。那些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教师们肯定不愿听;那些不痛不痒的空话、套话,教师们也肯定不愿评。比方说:教师们此时最困惑的是拼音教学,你却组织习作教学的研讨,想必,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即使人在,也只是走走程序、画画圈圈,即所谓“人在曹营心在汉”。反之,如果此时围绕“拼音教学”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教师们有了共同话题,思维被激活了,由被动变为主动,活动效果便不言而喻了。
因此,研究专题对不对口,接不接地气,是有效教研的根本。真正“以师为本”来开展活动,做到服务教师、成长教师,这样才会深入人心。
三、活动组织——“聚人气”
纵观以往的教研活动,主要存在“人气不足”这一弊端,无论是课堂观摩,还是专题讲座,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人在台上主讲、作秀,而大多数人只是冷眼旁观,身处局外,眼睛看看、耳朵听听、小手抄抄,轻松至极,最后的效果也是人们常戏称的“活动中,人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回去后,又打回原形,一动不动”。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重视“体验”、“感悟”环节,既达到参与面广,又要参与性真。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应该让所有参与者都动起来,都有事干,要能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长进,同时让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感觉。如:主讲的不光讲,还得即兴反思课的感受;听课的不光听,还得联系自身实际现场重构:这一环节如果让自己来教,又会如何处理;评课的不光评,还得现场接受“记者问”……大家都有事干,人人动起来,真参与,有体验了,有感受了,不仅长人气,更会使实效加强。
四、形式策划——“富灵气”
教研活动是开放的,这种开放不是学术散漫、学术流行、学术平庸,它既要有专题开发视角的广度,也需要有团队建设参与的真度,还需要有活动组织形式的新度。富有创意的策划,富有灵气的组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是课堂观摩,如果在原有的听评基础上,增设现场互动点评环节,利用腾讯平台,听课者通过发送短信及时让自己的感受展示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唇枪舌战,各抒己见。将评课时间前置,改变一下评课形式,做到与课堂同步,既符合心理学中一吐为快的原理,更体现研究过程的真实性、生态性。
同是专家讲座,如果变以往“灌输式”为“游戏体验式”或“情境模拟式”,由一人主讲为大家参与,这种改变一定更受教师欢迎。
教研,不能仅仅忙于听一课评一课,更多的是诱发教师从共性问题中养成研究的习惯;
教研,不仅仅是给教师点滴借鉴,更多的是让教师们拥有理性、系统思考。
增“元气”是研究的前提,接“地气”是研究的根本,聚“人气”是研究的关键,富“灵气”是研究的保障,唯有这“四气”结合,才会让教研勃发无限“生气”。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