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伟伟
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中认为,创设和谐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由探究,能在激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激情基础上帮助他们增强内驱动力。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情境优化教学过程,能在突出语言交际性基础上,让学生灵活自如交流。以情境为载体,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升华课文情境,让学生自由模拟表达
关注课文学习内容,以此为载体创设相似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氛围。学生在富有情趣化的课堂情境中大胆表达和主动交流,能使得他们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好深化感知。引导学生自由模拟表达更能活跃课堂情境。
通过升华课文情境,让学生带着主动性和激情主动参与学习交流,能使得学生的认知体验更加深刻。教师在尊重和信任学生基础上,多为他们创设人文化学习环境氛围,能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活化课文情境,利用多媒体、道具、音乐等相关教学辅助设备创设与课文相似情境,活化认知感悟思维;鼓励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达,引导他们发挥自己想象思维,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深化理解感知。以这样的方式优化课程教学,不仅能使得学生的认知体验更为深刻和丰富,还能够让他们在彼此自由互动交流中发现问题。
升华课文情境,能使得学生带着新鲜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围绕“The beautiful season”来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季节情境,引导他们开动脑筋主动予以呈现。同时,以多媒体课件,围绕“What do we usually do in spring/summer……”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场景,帮助他们深化感知。同时,可建议学生就“Why do I like winter……?”和“What do you get from your favourite season?”进行相互表达交流,帮助他们增强理解感知。这样的自由模拟表达,能使得学生的思维视野更加开阔,让他们在彼此互动交流中不断增强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增强认知感悟
英语交际性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学习精神,让他们在彼此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大胆表达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认知感悟,还能够让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中形成深刻的感知印象。
合作情境创设能更好活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思维感知。为学生营造自由互动交流的情境,为他们创设富有指导性和多样性的学习任务,能使得他们带着问题主动思考,明确一定的学习目标方向;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运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活化认知感悟,帮助学生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增强认知感悟;活跃讨论交流方式,让学生在轮流争辩和互动交流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能使得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合作情境运用能帮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情境化合作探究能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更加灵活和地道,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团队式合作探究,更能使得学生主动调整感知思维深化探究。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建议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进行同桌交流,帮助他们活化认知。运用小组讨论形式,建议学生围绕“How do you tell your school life to your parents?”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your school life?”进行讨论交流,帮助他们增强认知感悟。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活化教学过程,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为丰富,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
三、运用师生对话,让学生主动有感而发
引导学生主动和教师对话,让他们带着真情实感主动参与表达交流,能使得他们主动将自己的感受主动表达出来。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表达情境氛围,能使得学生在与教师主动对话的过程中主动表达认知感悟,提高表达主动性和自觉性。
师生对话运用,能帮助学生主动靠近教师,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感知,便于教师摸底了解;教师在主动和学生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能更好展现自己的亲切和蔼形象,更利于学生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另一方面,能使得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主动和教师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大胆质疑,不断丰富认知感悟思维。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学生的学习闪光点和进步之处,不断激活他们的自身潜能动力。
如上所言,创设富有情趣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在有效活化教学资源基础上更好拓宽知识视野思维,让学生在自由、快乐、互动交流过程中将认知体验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和课程有效性具有积极导向意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