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向创业转换

2014-11-06 18:24:39杨贺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就业指导大学生

杨贺

摘 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大众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逐渐增多,毕业人数与日俱增,这就使得社会与学生自身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将从我国艺术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切实地提出我国艺术类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系统的分析学院如何才能从就业指导有效的转化为创业指导,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 转换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7-01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大众化、人群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艺考热”持续高温,很多人都想成为艺术类院校中的一员,以便以后更好的在此行业发展。这样一来,艺术类院校的数量便会日益增加,而且对于生源的限制会适当降低,扩大其招生的规模,使院校自身的发展态势出现勃勃生机。但是对于从事艺术类的学生们,社会上的需求并不广泛,主要出现的都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艺术类的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独特特点,使他们的就业环境变得异常的激烈与残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这就需要社会与学校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尽可能的使毕业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能够切实的在就业大军中站稳脚跟。

1 我国艺术类考生面临的实际就业问题

我国在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有大约一千余所高等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而且每年在招生中,学生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而逐年上升的招生人数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了人们对于相关艺术鉴赏与艺术设计作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对于我国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他们主要面对的是各类企业或者是演艺公司,但是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创业。从艺术生的就业情况上来看,他们的专业性较强,有着市场上需要的专业特质,相对来讲有一定的就业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艺术类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质量呈下降趋势,这就需要学生应该接受更多的、更专业的就业指导,以便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样的就业形势。

2 我国艺术类相关考生在就业指导上遇到的问题

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渐下降,学生生源的质量并不高,有时根本无法满足就业单位的具体要求;二是,学校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在心态上就缺乏重视,仅仅强调书本的知识,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脱节现象;三是,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整体上存在欠缺,没有就如何由就业指导向创业指导转换进行相应的分析;四是,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没有从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上出发,仅是浮于表面,缺乏實际性的指导;五是,无论在就业指导还是创业指导上,都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社会资源的严重匮乏,无法切实有效地提供供学生使用的社会资源。这些问题对于艺术学校的学生的整体就业造成了相应的阻碍。

3 就业指导成功的向创业指导转变的具体措施与想法

3.1 确立科学化的转化思路

对于艺术类的大学生,应当切实从实际的就业指导入手,在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确立一种系统化的、阶段化的转化思维与转化思路。具体的方式主要是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上要坚持一种共性指导与单一个性化指导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自我的人生规划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我们要看到,社会上对于创业有着一定的需求,根据这种需求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就业指导基础上,加强相应的创业指导,创业的内容要紧贴学生自我的特质。

3.2 制定切合实际的转化措施

首先,根据艺术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艺术课程指导中加入相应的创业指导课,让创业的思维贯穿于大学的整体学习过程。坚持创业与艺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并予以一种创业的大环境,切实的加强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理念与创业基本知识的理解。具体来讲,学校可以切实的请一些在创业上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亲自来到校园对学生做一场专业性的创业指导课。

之后,应当设置一些专业的创业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对于指导者也应该辅以较为有效的培训,从而更好的提高创业指导者自身的实际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创业帮助。要想切实的实现就业指导转向创业指导,学校还要更加广泛的开展与创业有关的实践实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业的专业技能。如:学校可以给学生设立真正的创业基地,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创业资金,通过较为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可以设立相应的虚拟化公司,让学生能够真正的适应创业的氛围,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相信这样可以真正的实现就业向创业的转换,真正的满足社会上的需求。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艺术类学生的需求水平不断上升,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由此造成了艺术类学生就业形势的紧张与复杂。由此可见,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讲,应当切实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个人能力实践的具体情况,综合的完善就业与创业的指导。同时也应该积极地考虑如何将就业指导成功的转向创业指导,这也是每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士考虑的问题。希望经过所有人的努力,能够早日地实现就业指导向创业指导有效转换的新目标,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培养出优质的艺术类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李云先.新形势下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刘卷.创意创业发展趋势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艺术类院校就业指导大学生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信息化进程中的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国新通信(2017年1期)2017-03-08 03:51:09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目标
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艺术类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