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与道路交通治理

2014-11-06 22:44:16张艳朋
老区建设 2014年16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道路交通大数据

张艳朋

提 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道路交通治理有重要的指导借鉴和推动作用。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保障工作,是实现道路交通治理科学化发展的条件。

关键词 大数据;道路交通;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国家要有现代治理的体制和现代治理的方式。平安中国建设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都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加强大数据研究应用,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以顽强拼搏、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不进则退的机遇意识和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开拓精神,推动道路交通治理创新,进一步加强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平安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时代背景与发展

大数据是2013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大数据是收集分析巨量数据的能力水平,是人们获取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具有数据量巨大,种类繁多,价值密度较低,处理速度快且时效性高等四个特征。大数据技术,是指导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数据潜在价值,科学分析海量数据,获得更好的产品、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力,指导决策、推动改革的技术。

IBM执行总裁罗瑞兰认为“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从国内看,国家973计划已部署相关科研,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将大数据列为研究指导项目。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首次出现,将与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共同引领未来发展。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大数据技术研究较早、基础较好的主要有:山东省公安厅“警务云计算中心”建设,江苏省公安厅“警务大数据”工程建设,广东省深圳市交警部门“六位一体”智能交通体系,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智慧警务云建设等。

二、重要作用

公路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市场资源配置的主通道。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汽车数量从2004年的2421万辆增长到2013年的1.37亿辆,十年翻了5.7倍,其中31个城市汽车超过百万辆。2012年,我国货物运输总量412亿吨,其中公路运输货运量为322亿吨,到“十二五”末期,预计货运总量将达455亿吨。大数据是引领未来道路交通治理变革,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良好交通秩序,服务人民群众的科学工具。

大数据技术是交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美国前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说:“数据和信息是执法工作当中制定战略和决策的基础”。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是数据,核心是预测掌控未来,主要方法是分析研判内在规律性。大数据强调数据的多样性和混杂性,不过分强求数据的精确性,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数据的属性、特征、表现形式、未来发展等方面,在数据相互作用中把握规律、辅助决策、指导实践。道路交通的人流、物流、车流量、高平峰通行等数据不断更新,驾驶人、车辆信息、道路交通等数据持续增长,海量的数据是科学决策治理的战略资源,对于提高管控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是未来道路交通治理的重要依据和科学保障。

大数据技术是科技强警战略的内生动力。传统人海战术无法适应未来发展,人民警察编制不可能无限增加。做好新时期道路交通治理,要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继续深化科技强警战略的部署落实,以大数据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道路交通治理理念、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公安交警执勤执法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大数据技术是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和自媒体技术的应用,截至2014年3月份,全国互联网用户已达8. 5亿,新浪用户5.4亿,腾讯用户5.8亿,微信、微博等“双微”平台和移动终端成为群众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公安交警部门在运用新媒体加强与群众沟通联系,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比如江西交警建立的“双微”平台、全省交管服务告知平台,高速交警执法回访制,南昌交警“乐行南昌”微信公众平台等。做好道路交通治理工作,要在认真做好走访群众,交通宣传等工作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媒体平台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开展交通宣传,收集意见建议,回应群众诉求,网上业务办理,创造性地服务人民群众,保障广大交通参与者平安出行,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实现途径

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治理理念,科学而谋、适时而动、应势而为,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寓交通管理于服务中,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数据资源,科学预估研判,全力推动道路交通治理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资源整合

近几年,一些省、市部署开展了物联网、云计算的研究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未来大数据技术公安交通管理科学研究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同时也应看到,这其中还存在着系统不统一,兼容稳定性差,管理较为粗放,工作机制不健全,数据准确性、规范性不强,数据协作共享、研判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公安交警部门要全面分析道路交通治理的数据集合,做好经常性整理,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数据的规范准确性。要加强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按照“统一规范、节约高效、服务实战”的思路,结合本地实际,以数据防控体系建设为载体,制定大数据研究应用规划方案,建立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加强与交通运输、公路业主、治安、网监、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数据共享、抄送通报、联席研判等制度,实现数据的资源融合和高效利用。

(二)要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发展

公安机关交警部门的主业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做好重特大交通事故预防,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道路的平安和谐畅通。要把大数据的理念、思想、方法融会贯通于道路交通治理的始终,坚持建、研、用一体化发展思路,将大数据技术与公安交管整体工作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大数据运行应用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发展。

1.数据收集机制。做好数据收集是前提也是基础,要整合视频监控、缉查布控、流量监测、执法取证等系统数据资源,规范操作流程,争取社会数据,严把收集质量关,科学整理分类,严明纪律要求,坚决杜绝虚假不实数据。

2.研判指挥机制。大数据中约有95%为非结构性数据,传统处理模式无法或充分处理运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把各类交通数据及时汇总到云计算平台,自动识别归入数据仓,为研判预警决策,科学指挥调度提供参考。例如:北京市研判交通高峰数据,努力创新,在朝阳路试行潮汐车道管控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3.应急处置机制。针对节假日集中出行,重特大事故预防处置,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重点车辆管理等工作,依托大数据技术,健全完善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数据分析处理高效,警力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

4.安全保障机制。要处理好数据使用和安全保障问题,建立内外监督机制,推动大数据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建立数据备份和异地灾容系统,保护数据安全,制定规章制度,科学设置各岗位职级人员密钥查询权限,充分发挥大数据预测参谋作用的同时,严格保护群众数据隐私权。

(三)要重视基础研究,做强专业队伍

随着近十余年来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大学扩招,法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成为热门专业,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性学科则少有人问津,研究广度深度和创造性都显不足。要按照“基础与应用并重,基础研究为本”的思路,积极争取人事编制等部门的支持,有计划、分步骤招录一批专业素养好,学术成果突出,有研究发展潜力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人才,鼓励各岗位实践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大数据技术科学共同体和年龄科学搭配的人才梯队,为未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道路交通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四、结语

总之,世界正急速地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强化大数据思维,加强大数据顶层设计和研究运用,不断推动道路交通治理创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平安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 V·M-舍恩伯格,K.库克耶.大数据时代 M .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道路交通大数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7 02:04:15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6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汽车与安全(2017年5期)2017-07-20 10:58:34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汽车与安全(2017年3期)2017-04-26 01:25:29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40:33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7:39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