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浙江卷)

2014-11-06 06:52唐惠忠
中学语文 2014年32期
关键词:大学人生

唐惠忠

让每一步走得优雅

一考生

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轮回”,但冥冥间却总觉得生命如花开花谢,如泡沫云烟,日子与日子的更迭留下青春瘦削的背影,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又打开,走过的路似曾相识又迥然不同,大概我们一直在路上,行走。

三年前的天各一方还在眼前,转眼又一个三年,看看镜子里只顾风雨兼程的自己,棱角愈见鲜明,眼神也更加坚定——我明白,今天我将要去敲开,梦想的大门。

在骨骼拔节留下的余音里,我们学习、探索、创造,只为圆一个大学梦,但愈行走,愈见远方浩渺无垠。正如三年前的自己,初生牛犊,怀揣着六合天下、纵横捭阖的雄心步入校园,以为敲开了重点高中的大门,未来的路便可畅通无阻。殊不知,门只是路的起点,新的路程,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前程往事全部归零,往后,勤勉是唯一的行走方式。

三年的成长教给我最深刻的一课便是这种归零心理。在我看来,梦想的馨香能让我激情昂扬;而归零,让我变得平和、冷静,从而扎实。

上帝曾创造风景,留待世人观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正是行路者的悲哀。当我们踏上一条崭新的路,要时刻牢记着“仰望星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雷诺兹曾说:“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你更加完美;如果你天资平平,勤勉会补其不足。”可见,当我们行走时,不仅要怀揣归零的心态,还须秉承勤勉的优秀品质。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如今,仍有许多学生将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理想,这无疑是肤浅的。大学的门试图引导你走向世界,但所谓“走向世界”,需要一个“走”的过程——这就是大学的路。

脚印记录着时间、空间与人类活动的结合,或深或浅,都是人生无与伦比的风景。面对即将开启的大学之门,我希望自己心有欣喜之情,却不可得意忘形,始终以归零的心态开启这一段旅程,以从容平和的心态继续追求心中的最高理想;同时,自信地走,勤勉地做,戒骄戒躁,把握人生的尺度,以更高的境界和思想去品味人生的“参差多态”,恐怕这才是罗素先生口中的幸福本源,也唯有如此,方可走出优雅人生!

[点评]本文感情丰富,思路曲折而细腻。首段写“门与路”的关系:门儿次第开,路儿似曾相识。意为门与路始终相连,结构上属于“是什么”。第2-5段,写“为什么”会有首段中的认识,因为三年前为了圆大学梦而走进了重点高中的门;三年来懂得了佳景在于险远之处,理应“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最后三段写了“怎么办”:“不仅要怀揣归零的心态,还须秉承勤勉的优秀品质”,“自信地走,勤勉地做”,争取走出“优雅人生”。另外,文章内容上很有厚度。王安石的游山之感、雷诺兹的“勤勉”论、《中庸》的警世名言(“登高自卑,行远自迩”)、罗素的幸福本源等,自然地镶嵌于文中,使全篇内涵丰厚、论据充实。

一扇门,千万路

一考生

一扇门,可以开启一个新的世界,让千万条道路展现在你脚下,或康庄大道,鲜花相伴;或羊肠小道,荆棘遍地。

大学,是一扇向所有人敞开的门,而那门后的千万路,究竟哪一条才通向每个人各自的“罗马”?

一扇门,以勤奋为敲门砖,以奋斗为通行证。大学,作为知识的汇聚地,梦想的象牙塔,是多少学子心向往之的地方。可又有多少学子,进入大学便皆大欢喜。不过是岁月蹉跎,青春虚度,可惜可叹。录取单并非开启大学之门的真正钥匙,勤奋与探索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入那知识的殿堂。史上最特殊的“北大学子”甘保生,是北大的一名保安。虽然没有被正式录取,但他利用空闲时间旁听了大量的课程,并使用便捷的教学资源,努力充实自己,修完了许多科目。最终,校方授予其“荣誉毕业生”的称号,他成为了无数在校生的榜样。这是小人物的奋斗史。而那些大人物同样以自己的汗水,在大学中孜孜不倦地学习汲取。近代力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一边用课余劳动来减免学费,一边沉浸于科学的研究之中。大学,使他接触到了更先进的理论,认识了巴罗等科学界的前辈。最终,他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作为毕业论文。

诚然,不论是曾在北大努力学习的李克强总理,还是平凡的你我,面对那一扇门,勤奋是永远的信念,是永不停歇的脚步。

千万路,是那一扇门后的多种选择。有人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与执著的背影,有人只留下徘徊与无奈。大学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让我们更为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目标与追求。了解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曾闻八年前山西某地的状元沦为街头流浪汉,记者采访他,他言自己不愿成为“普通人”,但也不知自己究竟想干什么。这样没有定向、漫无目的的人生,实在可悲。即使他曾迈入那扇大门,他也最终迷失在那千万条路之间。反观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曾从世界名校哈佛、普林斯顿退学,来追求自己的梦想。看似他们厌恶大学教育,而这恰恰是一个大学的成功之处,它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学生瞭望未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千万条路,一定有适合自己的一条,不必随波逐流,那样只会迷失自我。只要认定方向,风雨兼程又何妨?

一扇门,需用勤奋开启;

千万路,要用智慧选择。

一扇门后的千万路,愿你我可以开启智慧,走出自己的坚定步伐!

[点评]面对“门与路”、“大学内外”,作者先是浮想联翩,然后聚焦在“一扇门,需用勤奋开启;千万路,要用智慧选择”,主旨集中而鲜明。而进“一扇门”的诸多条件,“千万路”的种种情形,“行路人”的不同身影,都一一择要写明,可谓言简意赅。写作时作者运用并列性思维十分“自觉”:取例善正反对举,如“小人物”与“大人物”、“昔日状元成流浪汉”与“盖茨、乔布斯成就伟业”,收事实胜于雄辩之效;句式善两两相照,如第一段和倒数二、三段,表意充分,又极能悦人耳目。同时,本文颇具理性色彩(如“看似他们厌恶大学教育,而这恰恰是一个大学的成功之处,它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学生瞭望未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这是很有见地的认识),语言相对平实,但行文流畅,要言不烦,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基本功。

我的路,我的门

一考生

看到这个作文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着,我就要高考了。”他们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口,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广阔的领空翱翔,然后在我最钟爱的一片绿荫中停歇;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嬉游争食,去向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过不了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地,作为对执著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些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练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点评]这篇抒情散文文质兼美,不可多得。具体说来,优点有三:一是作者对“门与路”的关系把握精准,称它们“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并用“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地,作为对执著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等加以诠释,足见作者对题意的理解准确又深刻。二是文中始终涌动着一股真情,且具有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考场上静心回顾一路走来的求学路,热情地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并遥想“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细节细微到一句对白、一个背影,如一石击水,层层涟漪便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三是毫端蕴秀,文采斐然。无论是对高中生涯的“蒙太奇”回放,对敲开大学之门后的“遐想”,还是展示未来前行道路的“长镜头”……稳健、洒脱的笔调后面是不凡的语言功力。诸如“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等文句,均具有诗的韵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推开大学门,纵横四方路

一考生

青葱的六月,是长了一地的荒草,肆无忌惮地蔓延在青春的草原。虽身在高考,心儿却早已背起行囊,一路漂泊,到达理想的大学。

那里矗立着大学的门。

丝丝激动带着些许欣喜,我刚要叩下的手却凝滞在半空中:我是否或者应当如何叩开这扇神圣的大门?我犯了难。

门外是我熟知的摇篮,老师的呵护,父母的宠溺,就像等式的左边,已知得让人心安。而门内,是大学未知的天地,就如等式的右边,充满了疑惑与风险。我当如何抉择?我又该如何敲开这扇大门呢?是自信满满地走进去,抑或是跌跌撞撞地掉进门内,甚至是等着他人来开门?我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深思。

我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世界是用来探险的,未知是用来探索的,真理是用来探求的!”他的话语如一颗流星划过我思想的夜空。对啊,寒窗苦读十二载,我们燃烧着青春的激情,不就是为了探求真知吗?那么,我又有何理由举棋不定,有何理由畏缩不前,有何理由等待他人来开门?李嘉诚说过:“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此。青春从外面打破是妥协,从内里打破是成长。还犹豫什么呢?我当带着破蛹成蝶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推开这扇属于我的大学门!

推开门后,是路,一条我从未走过的路。

我是否应当将门作为终点,浑浑噩噩,一蹶不振?还是应当将门作为起点,摸爬滚打,奋勇前行?

我想我将选择后者,因为只有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深刻的脚印,只有经过雨水洗礼的卵石才会晶莹透亮!

我将拿着斧头在这条路上开采知识的钻石,拿着锄头在这条路边开辟真理的庄园。我相信路上风光正好,尽管难免遇到坎坷;我相信未来惠风和畅,尽管难免经历暴雨;我相信天色晴好,尽管难免昏暗。只要我相信,我能看见苏格拉底睿智的笑容,我能看见康德身后深沉的星空,我能看见阿基米德未尽的算图,我还能看见伽俐略的铁球,凡·高的向日葵……

我走在大学路上,摔得很疼却又很美,或以探索,或以求真,或以创造。或许我是在夜间,月色皓白,清梦甚惬,有多苦,我不必说。或许我走在人群中,山在,树在,大地在,有多酸,我不必说。只要心中澄澈,推开大学门,纵横四方路,只要坚定探索的步伐,世界会让给你一片明朗的天空!

[点评]此文优点之一是思维巧妙。作者考虑问题时,很好地使用了对比思维。如“我是否应当将门作为终点,浑浑噩噩,一蹶不振?还是应当将门作为起点,摸爬滚打,奋勇前行”,选择疑问显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又如“我相信路上风光正好,尽管难免遇到坎坷;我相信未来惠风和畅,尽管难免经历暴雨;我相信天色晴好,尽管难免昏暗”,语意转折中突出了思维的辩证与全面。此外,文笔优美,修辞出彩。标题“推开大学门,纵横四方路”属于自创对偶句,动作性强,意蕴丰富;将大学的门内、门外比作“等式”的左边与右边,写出了渴望而又不安的矛盾心理。“或许我是在夜间,月色皓白,清梦甚惬,有多苦,我不必说。或许我走在人群中,山在,树在,大地在,有多酸,我不必说”这一片段,句式上长短交叉、整散结合,丰赡的内容与匀称而多变的句式相得益彰。文中还较多运用了反问、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使全篇文采斐然。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考生

“昨天”已经落幕,春花已经落枝,但带来的不是对“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惋惜,因为夏叶已经绽满枝头,一树一树的碧绿摇曳,十八年前种下的树苗已然挺拔参天,一如今日放下过去,转身拥抱当下的我们。

我无数次地设想着自己的未来规划,在那些未知的辽阔草原上,有一个我从未体验过的全新世界。大学的门,确实是人生的一个全新起点,门后有草长莺飞也有冰天雪地,有光风霁月也有淤泥堆积,但也难以阻挡我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而今,十八年光阴如梭而过,我已一步步走到了这扇门前,身后是昨天走过的路,身前是被门阻隔的未知的路。倚在门前,回望昨天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一路磕磕碰碰。路,从来都不平坦,过去如此,将来的艰辛程度只会加剧。但我不害怕,因为脚下的路越是泥泞坎坷,留下的足迹才会深刻坚定。正如日本作家星野志夫所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竭尽全力地度过冬天,忍受风雪的严寒,那么他也难以感受到来自春天的巨大幸福。”都说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沿途会看到很多风景,遇见很多拥有新奇观点的人,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左有右,人生之路的滋味就含在其中。

曾经一度是那样惧怕高考,然而当我此刻坐在考场中,当初的怯懦已不复存在,从容与喜悦如泉流如牧歌一样流淌心间。是啊,终于迎来了这一天,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与我有一样的感叹,过去数千个日日夜夜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天。它是通向大学之路上的最后一块巨石,我曾以为它遥不可攀,但此时我已端坐其上。人生之路上还有许多这样的障碍,它们看似巨石,但走近了才明白,原来当初以为难以逾越的天堑深壑,也不过是上天为我们安置的一座座小土丘。

前方的道路依然艰难而漫长,年轻的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所以,请大步迈向前吧。正如简媜所言,人生“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不要抗拒风雨,因为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不要沉溺于安逸,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大学的门,请尽管用力去推开,就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学的路,请尽管全力去闯荡去探索,就像屈原所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门后还有门,路后还有路。“不必为了一朵花而驻足停留,因为一路上还会有其他花儿为你开放”。站在未知与已知的桥上,面对过去与未来的道路交汇,请铭记乾隆帝在二百年前挥毫写就的一句话:“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

[点评]这位考生有相当深厚的写作功底,全文一气呵成,相当流畅,在考场中能写出如此美文确实难得。文章的中心不难理解,高考好像是高不可攀的巨石,但是今天“我”已经端坐其上;高考看起来是难以逾越的天堑深壑,但今天已成为“我”眼中的小丘。在进入大学之门后“我”将上下而求索,践行“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的箴言。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语言老练,引用丰富。全篇华词丽句、隽言妙语随处可见,有如古时的骈文一般富有韵味。像“因为脚下的路越是泥泞坎坷,留下的足迹才会深刻坚定”、“不要抗拒风雨,因为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不要沉溺于安逸,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等,其意蕴都相当丰富;“如果一个人没有竭尽全力地度过冬天,忍受风雪的严寒,那么他也难以感受到来自春天的巨大幸福”、“(人生)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等名言的引述,也为作品增色不少。

青春路与人生门

一考生

昆德拉有言:“生命是一株长满可能的树。”然而,神圣的愿景,不会如十里春风般将你拂得桃红柳绿。我们黑色的眼,如果没有明灯照亮,只能发现深沉的黑暗,又何来去寻找美好的可能?

身处这繁华忙碌的世间,岁月的烟尘蒙覆了那颗纯真烂漫的童心,现实的枷锁禁锢了人们思想的自由,世俗的纷争阻塞了内心有限的空间,我们从何时起,竟再也找不到最初来的路,找不到想要进入的门?

荷马史诗的《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的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所以面对青春的岁月,我们更应该坚定地走在追梦路上。大学的门,连接未来,后顾茫茫。如果我们现在能砥砺精神,提升素养,定能在最后勇夺铜牌,摘得银牌,冲刺金牌,打出王牌。大学的路上,不管有什么,我们总得有激情,激情带我们去奋斗,带我们不顾一切地驰骋在激烈的战场。

诚然,只有走好这条青春的路,才能够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这扇大门;我们只有让无数脚印在路上聚集,才能更加成功地通往想要抵达的门。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一位伟人的宏音始终在耳畔回响,历史的责任与重担使他们的脚步不觉增加了几分凝重感。江山代有才人出,世界接力有人来。只要我们竭尽全力,真诚付出,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让先辈们交予的火炬在我们的手中熊熊燃烧,再小心翼翼地传给比我们更年轻的一辈,那么,我们就将前对得起古人,后无愧于来者!

不要因为曾经跌倒,就再也不愿站起来,进而忘记赶路,到头来只会使自己一无所有;不要因为前方一路风雨,就犹豫徘徊、畏缩不前,到头来只会使充满希望的生命之花凋谢;不要因为往昔的辉煌而忘乎所以,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到头来只会使如火的激情悄然熄灭。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能忘记赶路,要时刻念着前方的大门。

若用不多的生命提炼出思想的智慧,在不长的路途中舞出倾城倾国的姿态,在平凡的人世创造惊艳的才情,怕什么青春逝去,身衰力竭呢?哪怕我们被时光的洪流卷走,来不及留恋道别,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向往的门,我们坚持不懈的身影,终将在时光中生生不息!

[点评]本文从“历史的责任与重担”的角度切入文题,来阐释“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让先辈们交予的火炬在我们的手中熊熊燃烧……后无愧于来者”,强调了“用不多的生命提炼出思想的智慧,在不长的路途中舞出倾城倾国的姿态,在平凡的人世创造惊艳的才情”的意义与价值。文章立论有高度,行文有气势,可谓激扬文字、铿锵有力,指点江山、启迪人心。首尾两段写得尤为精彩,开篇先引名言,再发出反问,引导读者深思照亮前程的“明灯”是什么;结尾处先反问,再用“终将在时光中生生不息”催人奋进,前后照应,结构严谨。综合看来,这是一篇有思想的激情洋溢的好文章。

推开门,走下去

一考生

我踏着达达的马蹄声,从江南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任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学。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千百年来,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奔波劳累,追寻着更有深度的学术研究。那扇通向大学的门,引无数学者向往。然而有的人却囿于“大楼”之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却沿着书香花径一路前行,最终成为了大师。

现如今,许多人却不愿再走下去了。有人戏称,大学即是中国学生的解放路口,上了大学便万事大吉。果真如此?真是推开了那扇门便如同僧人得道了么?我不知道,我正走在通往那扇门的路上,我不知道……

可我知道,钱钟书的大学之路让他走成了大师。这个诗书满腹、才气超卓的年轻人在其余科目均不理想的情况下,因其出色的文科修养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他推开那扇古色古香的门,迈着轻快而又稳健的步子往通幽曲径上走去,走出了《围城》,走出了一个令人景仰的学者、文学大师。他的妻子杨绛在丈夫与女儿均离世后,将他们三人所有的稿费都捐予清华大学。捐赠仪式上,这位高贵的女性深深掬躬说道:“感谢清华大学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这又是怎样一番感悟!一个大学者对大学的热爱,或许不仅是因为大学的优秀,而是因为在这个优秀的大学里他让自己成为了更优秀的人。他在这扇门后面走出了一个豪情满腔的自己,走出了他想要的生活。

这一扇门,连着一条辛苦的路,它们如此亲密地连接在一起。我策马走到它面前,推开门,你说我会走下去么?

是的,我会!因为张晓风说:“百年来我们的先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胝足,或躲在防空洞里读其破本残卷,或就着油灯饿着肚子皓首穷经——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岂不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活得幸福光彩,让他们可以穿过美丽的花径,走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这一扇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谁说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我们有无数推开门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岳霖、汪曾祺。而我们这一代,也必将走出更杰出的大师,这一扇门,挡不住千万人的脚步。

我深深地烙下脚印,一个又一个,前方的路荆棘遍布,却挡不了一颗走下去的心……

[点评]“门与路”,题目看似在引导考生理性思辨,其实,两者关系显而易见,发挥余地有限。“综合上述材料”写作的要求,又提醒考生,“门”、“路”、“大学”这三个关键词缺一不可,而“大学”无疑是重中之重,可大学跟考生此时还隔着一扇门。本文作者看透了题目的玄机,没有硬把文章写成阐释“门”、“路”关系的分析文,而是写“感受”,写“遥想”,在“形象”方面下足了功夫。于是阅卷者看到了,一个年轻人风雨兼程,跨马而来,蹄声达达,他来到“我的大学”门前,正轻轻推门。有的人,进门不想再跋涉,而他有追求,进门只为了走更远的路;有的人,进门便困于“大楼”之间挪不动脚步,而他有预案,就是踩着“大师”的脚印前行。作者营造形象,还善于化用,比如“马蹄”,比如“美丽的花径”。如此构思,如此感怀,如此借“物”,怎能不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阖一扇门,启一条路

一考生

不知不觉,我在这条路上已许多年,那么多脚印缀成片,终点依然是望不见。

很多个落日黄昏,我去过教学楼,去过操场,一个人,想着未来无限宽广的校园,噪杂的人流涌过,我额角坠落的汗水可以溅起比午日更艳的光,但虚幻会被学弟们的高声呼喊刺破。抬头望见的夕阳孤零零地挂在天上,像在缅怀兄弟们尚未被后羿射落的年代,悠远漫漫,通向亘古、未知。

我伸手,仿佛已能触及门沿,但我仍未摸索到门把。路像是到了尽头,未来的我在门后招呼,往昔的我喊着让我回头。猛然发觉,这条走过千百遍的路,原本却非仅有自己一人。在更早的年龄里,吃完晚饭的我与同桌会来此散步,偷得半日浮闲。当年望夕阳红润,想不到是悲红的血色,而一路磕磕绊绊,恍惚已到门前。当如今时针与分针的交角已成为世人通往美好彼岸所必不可少的角度时,路变得逼仄、狭隘,令人喘不过气;门,明明已在眼前,又有多少人有勇气有力气将它推开?

我望见不远处的篮球砸在筐沿,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脱筐而出。但球尚未落地,便已一把被人夺入手中,再次抛投而起,宛如不曾止歇的山泉带来温润的空气,夕阳照不到的阴影里鲜花自古盛放。那一刻的世界,没有因谁的驻足而停滞。我明白,启门前行是人生之必然,纵然隔着门,我已听得见门后汹涌复杂的世界的咆哮呼吼,背上行囊去旅行,留下曾经的眷恋不舍,心灵天性自会帮我前行开路。

天色渐深,打球的孩子也归去了。我踱着步往后,却向大学之路愈发近了,或许此刻的我便已踏着它信步向前。时光的不可捉摸会赐予我未知的路,它也许泥泞,却能最大程度地印上我的足迹。我会尽最大的力踩下,溅一身泥也不足惜,在这个最好的年代里,我们没有畏缩不前的理由。

我没有去过海边,没有望见过飘腾而起的泡沫如何湮没于日光里,但我相信那是绝美的真实而非虚幻。既然已踏上前行之路便无归途,我坚信明日迈上大学路,越过大学的门,必会迎见光明绽放于眼瞳。

也许童真年少之门已阖,但我迎面望见一条更深远的路……

[点评]这位考生对“门与路”的理解、阐释是“童真年少之门已阖,但我迎面望见一条更深远的路……”。他(或者是她)把写作重点放在对以往学校生活的描述之上,校园里,那条走过千百遍却并非只有自己一人行走过的路,能让自己偷得半日浮闲。作者通过沉思,感悟到了“启门前行是人生之必然”、“时光的不可捉摸会赐予我未知的路,它也许泥泞,却能最大程度地印上我的足迹”,于是决定“尽最大的力踩下,溅一身泥也不足惜”,于是“坚信明日迈上大学路,越过大学的门,必会迎见光明绽放于眼瞳”。文章虚实结合,抒情味浓郁。文中有耐人寻味的精彩细节,如“不远处的篮球砸在筐沿,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脱筐而出。但球尚未落地,便已一把被人夺入手中,再次抛投而起”;又有诗意盎然的个性化表达,如“抬头望见的夕阳孤零零地挂在天上,像在缅怀兄弟们尚未被后羿射落的年代”,是一篇难得的优秀之作。

猜你喜欢
大学人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