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征 蔡鸣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66071)
量化数据视觉反馈对偏瘫患者重力分布的影响
李远征 蔡鸣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66071)
目的 观察平衡仪对偏瘫患者双足重力分布不均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平衡仪视觉反馈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施平衡仪视觉反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衡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仪视觉反馈治疗能加速和增强平衡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双足重力分布不均。
平衡仪;视觉反馈;平衡障碍;重力分布
脑卒中后,患者的运动或感觉传导通路发生障碍,身体重心发生偏移,双下肢承重的对称性受到破坏,患肢负重能力下降,非偏瘫侧承受的重量达到体质量的61%~80%,既增加了健肢的负担,又加大了重心转移的难度,影响了平衡的维持[1]。平衡仪训练通过视觉反馈和多样的练习模式,增强了患者的兴趣和自信心,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我康复中心运用平衡仪改善偏瘫患者的双足重力分布得到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03—2013-03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的偏瘫患者40例,患者筛选标准:①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清醒,无言语及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正确接收命令。②站立平衡达2级,可以独立或者有扶手下站立10 min左右。③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④病程在3个月以内。患者筛除标准:①原发疾病未控制、体虚者。②视觉功能障碍、智能低下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对照组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肢体功能评分、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我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易化技术、运动疗法、针灸治疗、作业治疗。
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常规平衡训练,首先让患者在平衡杆内进行静态平衡训练和双下肢重心转移训练,然后利用平衡板进行重心转移。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给予平衡仪康复训练,主要方法:患者站立于压力板上,患者的重力通过压力板进行压电效应的转换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左右足的应力分布数值,患者通过看到的数值进行身体的调整,让数据趋于平衡,治疗师可给予提示。
1.3 疗效评定 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及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疗效评定
1.3.1 Berg平衡量表[3]选择坐位、坐-站、站立、转圈和单足站立等14个动作对受试者进行评估,每个动作又依据受试者的完成质量分为0~4分予以计分,累计最高分为56分,得分越高,反映平衡功能越好。
1.3.2 Fugl-Meyer平衡量表 Fugl-Meyer是康复评定中应用较多的功能评定指标,其中包含一部分平衡功能评定,此法平衡部分共分7项,其中3项坐位,4项站立位,每项3级,0~2分。0分为不能完成,2分为全部完成,每项测试需记时[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erg总分数及Fugl-Meyer积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经相应治疗后,其评定积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积分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更显著,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表1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BB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Fugl-Meyer平衡评分比较
脑卒中偏瘫患者多半有不同程度平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身体重心向健侧偏移,偏瘫侧肢体负重能力及稳定性减退,无法维持正常姿势及重心合理分布,最终导致步行功能下降[5],患肢前后分力较小,垂直力曲线不光滑,支撑时间短,而健肢垂直力变化不明显,垂直方向下降谷底消失,支撑时间长,健侧垂直力积分远大于患侧,在患者步行时,支撑相和摆动相形成不合理的对比,导致踮脚等异常步态。
在治疗时,患者站立在压力测试台上,内部具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主机,压力数据在电脑的屏幕上时刻提供双足的压力分布,主要显示数据有左右足压力比例,单侧足的脚掌和脚跟的前后压力比例。与传统训练不同的是,电脑不仅具有数据化的反馈,同时也是动态的数据显示,让患者时刻知道自己的重力分布变化。
与重量分布和重心位置有关的视觉反馈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对称性姿势也得到证实[6],通过视觉反馈可有效控制身体重心移动并及时纠正异常姿势,提高了患者在稳定极限内移动身体重心的能力。当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本体感觉受到破坏,此时会增加视觉系统的信息和环境信息的依赖。有研究表明,视觉反馈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6],视觉反馈调整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等特点,一改常规平衡训练的枯燥乏味,利用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为患者提供即时的视觉反馈,并阶梯性地设计出量化的训练计划,可以比传统的训练方法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能提升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使机体失衡状态得到不断调整和修正。
[1]高春华,徐乐义,黄杰,等.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8):725-728.
[2]王建文,赵力生,李侠,等.电脑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57-658.
[3]Luft AR,Macko RF,Forrester LW,et al.Treadmill exercise activates subcortical neural networks and improves walking after 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troke,2008,39 (12):3341-3350.
[4]周维金,孙启良.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
[5]叶宏,杨秋红,蔡涵,等.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46.
[6]尹变莉,郑灵.视觉反馈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2001,21(3):131.
2014-02-10)
1005-619X(2014)08-0708-02
10.13517/j.cnki.ccm.2014.08.023
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CJN12L062)
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