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与高职院校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体系

2014-11-05 00:52卢春龙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建设

卢春龙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深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更是有效载体,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已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在高职院校的成长与建设中,往往会忽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缺少对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在人才培养上有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适应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体系做依托,突破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瓶颈。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22-01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内涵,充分展示出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做硬的工作。要想把高职院校建设成为优秀的院校,成为优秀学生培养的摇篮,必须要把文化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校园文化建设涵盖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这些方面对于一个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除书本之外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良好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高职学生内在修养提升的关键所在。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核心与灵魂是必不可少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有深度的体现便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展现学校特色、凝聚力量、规范行为、激发动力,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让学校的每一名成员都有归属感、使命感,由内而外的推动学校的发展,保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拥有强劲的动力。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塑造完美人格,激发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在知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修养,使学生实现从外在影响到内在提升的转化过程,推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才。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跟随本科院校,缺乏职业因素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因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的限定,使得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无法进行准确定位,难以找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缺乏自我成长的整体目标,加之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很容易对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依赖或是效仿,无法结合高职特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2.2 只重外在,缺乏内涵塑造

当前仍然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停留在热衷于校园硬件建设的起步阶段,只注重校园的外在建设,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在师生员工心里产生共鸣得到认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更关键的是学生内在的发展,从而无法有效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起不到凝聚、向心的作用,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向纵深发展的进程。

2.3 单纯注重模块建设,缺乏体系构建

对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整体规划,一时一个想法,一时一个做法,缺乏继承性,在各项单体活动中做得有声有色,开展得十分活跃,缺乏系统性;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当成是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校园整体建设中来,在校园建设这盘棋中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学生活动的层面,缺少了教师的参与,缺少了企业的依托,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只停留在一点开花上,达不到全面推进、全员参与的目标。

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

3.1 找准定位,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特点,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避免盲目跟风、单纯模仿和复制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积累逐渐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核心,逐渐完善、健全制度建设,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构建良好育人氛围,美化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吸收、转化、提升,在展现多样性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3.2 全员参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决定了它无法由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完成,需要从上至下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好,才能使校园文化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真正让校园文化教育、影响全校师生,让全校师生共同受益。实现全员参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之路,广大教职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要认清自己身上所负有的责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去,同时,要把学生带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因为学生是学生的主体,他们有着年青人的灵活思想、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和激情四射的活力,这些都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下,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

3.3 深度融合,加强校企文化交流

从本质来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要把企业文化引入、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扶持、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研究、第二课堂、仿真职场情景设计、环境文化设计等多角度、多层面融入职业元素,从而实现二者的良好融合,使得校园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培养标准,提升产业技术服务能力,建立满足职场需求的合作模式,引入社会办学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充分体验到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学习、生活中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不断提高,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提高,实现由外在的教育影响到内在的自我提升过程的转变。

构建校园中的企业文化元素,一是将企业文化引入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校园之中就能感知企业文化,充分感受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二是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锻炼、提高,更加全面的感受、了解企业文化,开发融入企业文化的职业指导课程,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学习,接受企业文化培训,感受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打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内充分展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文化内涵,在教室、实训场地、实验室等学习场所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并要求学生进入该场所穿着职业装,严格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进行学习及实习实训,营造完整的职业氛围,在校园中打造“模拟工厂”,真正将校企业文化的融合落到实处,让学生充分感知,提升职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齐祥明.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J].高校德育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2010(12).

[2] 刘锦华.琼州学院学报[J].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009(6).

[3] 赵沁平,中国高等教育[J].大学需要文化 文化需要大学,2007(9).

[4] 马树超,范唯.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200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