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凤县北东部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

2014-11-05 05:08叶奎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找矿方向

叶奎

摘 要:该文在简述凤县北东部地区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金矿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今后的金矿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是该区金成矿的三大控矿因素;已知金矿床深部和中北部地区岩体、脉岩出露附近的有利构造部位是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凤县北东部 金矿床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81-01

凤县北东部地区位于西河~成县—凤县~太白有色多金属、贵金属矿成矿带中部,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1 金矿地质特征

(1)地层。内地层发育齐全,从古元古界至第四系皆有分布,以元古界和古生界分布最广。(2)构造。内以不同时期、性质及规模的断裂变形为主体,褶皱构造一般规模较小且受岩体侵位、断裂叠加改造,出露有限。(3)岩浆岩。域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北部沿板块缝合线断裂有晚古生代的中基性火山岩,呈岩体、岩枝、岩脉产出;还有海西期石英闪长岩体。(4)主要矿床地质特征。合以往的地质找矿及研究成果[1-2],该区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见表1。

由表1可见,该区主要金矿床均受断裂构造控制,3~4级NW向、EW-NE向、EW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多组断裂的交汇处是矿化的有利部位;矿床规模、金品位变化较大;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伴有黄铜矿产出;围岩具有不同程度的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

2 控矿因素分析

2.1 地层建造的控矿作用

凤县北东部地区主要赋矿地层为泥盆系地层,岩性为绢云千枚岩、绿泥绢云千枚岩中金矿化最好。根据冯建忠等研究,该区泥盆系金背景值平均为3.1×10-9,为该区主要的矿源层。

2.2 构造的控矿作用

唐藏—丹凤—商南大断裂带、礼县—凤镇—山阳大断裂带与二级断裂构成菱形网格状构造骨架,起着导矿的重要作用。区内的3~4级构造控制着矿床的形成,是主要的储矿构造。此外区内先期生成的层间挤压破碎带、压扭性挤压带、区域不整合面和假整合面等“开放的空间”也为金成矿热液的运移、成矿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2.3 岩浆活动的控矿作用

该区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岩体有晚古生代的中基性火山岩、海西期石英闪长岩、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产出,脉岩有花岗斑岩脉、辉绿岩脉以及石英脉等。、大规模中酸性岩浆的侵入,不仅为初始矿源层成矿元素的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深部成矿物质。

3 找矿方向

(1)该区中部礼县~山阳大断裂是泥盆系地层中的同生断裂,同时也是一条导矿、控矿断裂,如李坝金矿、马泉金矿、太阳寺多金属矿床、大店沟金矿、庞家河金矿、八卦庙金矿、双王金矿、二台子金矿等由西向东均沿其两侧分布。(2)该区泥盆系金背景值较高,是主要的矿源层,也是该区的主要赋矿地层。该地层从下向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岩性段,由于地层岩性差异,在海西~印支期应力作用下形成复式背斜的同时局部形成的层间挤压片理化带为金成矿热液和成矿提供了通道和空间。(3)近年来在美国卡林型金矿的一系列找矿新进展说明,地层对于成矿的意义不如构造和深源的成矿流体。(4)国内外大量的金矿勘查资料表明,金矿体的延伸往往大于其走向长度。该区庞家河金矿床的深部勘查资料也表明矿体大多向深部继续延伸,因此矿床深部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4 结语

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是该区金成矿的三大控矿因素。断裂构造、层间挤压破碎带等有利构造部位为成矿热液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通道和储矿空间,大规模中酸性岩浆的侵入,不仅为初始矿源层成矿元素的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深部成矿物质。

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查,该区现已落实了八卦庙、双王、庞家河等大中型金矿床。该区北部工作程度比较低,已知矿床外围找矿意义较大的异常晕、矿化点带较多。笔者认为该区金矿床深部和中北部地区岩体、脉岩出露附近的有利构造部位是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秋生,侯满堂.陕西八卦庙金矿床深部矿体形态变化分析[J].陕西地质,2009,27(1):19-26.

[2] 成杰.陕西省凤县佐家庄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我矿前景[J].陕西地质,2011,29(1):72-78.endprint

猜你喜欢
找矿方向
鄂西南地区铅锌矿找矿方向浅析
安徽省贵池区赖湖岭金多金属矿矿床及外围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