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法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071
江淮官话里源自中古庄组的声母表现出与内外转相关联的现象,孙宜志(2006)、钱曾怡(2010)都有提及,但是语焉不详,没有放在整个方言音系框架下展开,也没有指明这种类型的覆盖范围和这一现象在汉语史上的源流问题。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发现它与近代官话演变史密切相关。可是近代以来“内外转”的概念一直不甚明晰,汉语方言知庄章的今读又错综复杂,若再与内外转纠葛,似乎乱上加乱。但若能从中理出头绪,无疑对促进汉语方音史的深入研究有积极的学术意义,本文意即在此。
“转”,等韵学术语,《悉昙章》(梵文入门拼音表)里辅音和元音轮流辗转相拼一遍叫“章”或“转”。如果将之图表化,那么拼合一轮成一图,于是一图就为一转。因此,等韵图《韵镜》的四十三图,就叫四十三转。《韵镜》的特别之处在于转分内外,四十三图每图均标明“内转”或“外转”。至于什么是“内转”、“外转”,则存在不少争议。主要争议在于:其一,内外转的划分原则不明。《韵镜》没有说明内外转的划分原则,后来的韵图《四声等子》(南宋)以有无二等作为内外转之别,“内转者,唇舌牙喉四音更无第二等字,唯齿音方具足;外转者,五音四等都具足。今以深曾止宕果遇流通括内转六十七韵;江山梗假效蟹咸臻括外转一百三十九韵。”即:内转唇舌牙喉音都没有二等字,仅齿音有二等字;外转唇舌齿牙喉音四等俱全。这也是目前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原则,但是这一标准也不能贯彻到所有韵摄,如“臻”摄只有一三等韵却归外转,需要更多的解释,如“假二等”之说等,存在争议。其二,内外转归类有争议。《韵镜》首创于中国,不久即传入日本,后在国内长期失传,直到清末才又重新传回中国。因此《韵镜》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各版本内外转归类略有不同。流行较广的永禄本、宽永十八年本归类一致,臻摄归外转,假摄部分归内转部分归外转;但日本手写本臻摄归内转,果摄归外转。并且《韵镜》与同时代的韵图《通志·七音略》的内外转归类也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第13图蟹摄归内转、第29图假摄归外转、第34图宕摄归内转、第37图梗摄归内转,前者归类与此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别?
也有学者对内外转的语音特征进行了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罗常培(1933:223)认为,内转元音后而高,开口小,如:[i][u][o][ə];外转元音前而低,开口大,如:[e][ε][æ][ɐ][α][ɔ]。定内转七摄、外转九摄,内转包括遇、止、流、深、臻、曾、通摄,外转包括果、假、蟹、效、咸、山、宕、江、梗摄。他将“宕果”归外转,以照顾其低元音属外转的理论。赵元任等(1948:10-11,1538)指出,现代汉语方言的鼻音韵母也分两类,外转韵母主要元音长而开,尾音较轻;内转韵母主要元音短而关,尾音较重。定内、外转各八摄,遇、止、流、深、臻、曾、梗、通摄为内转,果(附假)、蟹、效、咸、山、宕(附江)摄为外转。远藤光晓(2001:285-303,337)认为罗常培和赵元任的学说需要改动传统内外转的部分归类才能成立,因此对于韵图原封不动的内外转来说,不能承认为恰当的解释。但这两者在语音学上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能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上发挥作用,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为语言学的内外转重新下定义,归类照样沿用罗常培所校定的,内转:深臻曾止流通遇——韵腹元音高、短、弱,韵尾长、强;外转:江山梗假效蟹咸宕果——韵腹元音低、长、强,韵尾短、弱。
综上所述,前人关于内外转的讨论是逐步深入的,在传统音韵学韵类分析基础上到现代语音学的音值分析,由主元音之别扩大到包括韵尾在内的韵母之别的讨论。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解决,如内外转作为音类的差别,它在汉语史上的作用是什么?对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有何影响?它消失于何时?现代方言中能否找到内外转的痕迹?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人们对内外转的认识,甚至内外转的存在就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认为应把视角转向方言,通过方言的实际情况反观内外转,或许有利于解决问题。
赵元任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1948)较早发现江淮官话表现出内外转分化,其在分地报告里“与古音比较”部分以内外转描写庄组字声母的读音差别,一般是外转读Tʂ类,内转读Ts类。①本文 Ts类包括ʦ、ʦh、s;类包括、h;Tɕ类包括tɕ、tɕh、ɕ。书末所附方言地图第二图(1571页)“送、生、沙、身”的声母类型,更清晰地展示了庄组按内外转的分化(图中斜线部分):“生”、“沙”都为生母字,前者属梗摄,为内转,与心母字“送”同读s声母;后者属假摄,为外转,与书母字“身”同读ʂ声母。通过地图可以发现有这种分化的方言点包括郧西、竹溪、竹山、巴东、秭归、恩施、宣恩、鹤峰、均县、南漳、枣阳、随县、礼山、应山、安陆、孝感、云梦、浠水、蕲春,这些点今多数属江淮官话黄孝片。此外,邢公畹(1984)发现安徽安庆方言(也属黄孝片)庄组的今读“包含了等韵学上使人迷惑不解的内外转问题”,庄组外转读Tʂ类,内转读Ts类,体现出了内外转的分化。
我们认为这种规则不仅仅适用于庄组,知二组也适用;地理上不仅仅分布于黄孝片,洪巢片今Ts、Tʂ对立的方言点也普遍存在,②江淮官话知庄章的今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Ts、Tʂ”类型,主要分布于黄孝片和安徽省中部的洪巢片;二是“Ts、Tʂ”类型,主要分布于黄孝片、苏北的洪巢片及泰如片;三是全读“Ts”类型,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四是全读“Tʂ”类型,分布于江苏省北部江淮官话边缘地带的连云港市和其周边的几个县。江淮官话知庄章的今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Ts、Tʂ”类型,主要分布于黄孝片和安徽省中部的洪巢片;二是“Ts、Tʂ”类型,主要分布于黄孝片、苏北的洪巢片及泰如片;三是全读“Ts”类型,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四是全读“Tʂ”类型,分布于江苏省北部江淮官话边缘地带的连云港市和其周边的几个县。③这里采用赵元任等(1948)的“内外转”内涵。如安庆、桐城、六安、舒城、合肥、庐江、滁州、南京等地。下面随机选择了几个点用数据展示这一特点(同时列出知三章的情况,用以对比。“/”前为读Ts类的数据,“/”后为读Tʂ类的数据,“—”表示不相拼。合肥材料据李金陵(1997),庐江据周元琳(2001),安庆据陈章太和李行健(1996),南京据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1960)。
表1 江淮官话知庄章在内外转各韵摄前读平翘情况统计
③这里采用赵元任等(1948)的“内外转”内涵。
表1表明:1)内转各摄与知二庄组相拼时,梗摄与其他摄互补;外转各摄与知二庄相拼时,宕摄与其他摄互补。2)知二庄内转各摄基本全读Ts类,外转各摄基本全读Tʂ类;知三章不分内外转基本全读Tʂ。3)例外情况较显著的是庄三内转止摄,各点都有几个字读Tʂ类,与庄组内转读Ts类的整体特点不符。上述特点有两个需要解释:第一个特点的互补其实是曾梗摄、宕江摄的互补。曾摄有三等无二等,梗摄本有三等也有二等,但是三等不拼庄组,形成互补;宕摄有一三等,江摄只有二等,二者互补。其实梗摄和宕摄的归类在韵图中也是时归内转时归外转,这说明中古后期曾梗、宕江或许已经开始合流。第三个特点的例外情况,读Tʂ类的字集中反映在“揣、帅、衰、筛”四字,它们的主元音都为低元音(ε/E),而止摄其他字一般为高元音(ɿ/ʅ/i/e),这几个字符合下文“低元音拼Tʂ类声母”的规则,这应该是在早期音类分化的基础上语音层面又发生了重新调整。当然例外的产生也可能由于其他因素(汪锋2003)。
表2 合肥话知二庄分化为Ts、Tʂ类的韵母环境
上文数据表明内外转对江淮官话知二庄的分化的确存在,知二庄被分化成Ts、Tʂ两类。那么这两类是不是有相同的语音环境呢?即它们是对立分布的吗?下面以李金陵(1997)的记音为准,考察其音系分布(仅列举知二庄的情况,可与表1对照;知三章全读Tʂ类,没有分化,不再列举,详见表2)。
可以发现,与Ts类声母相拼的韵母主元音有ɿ、u、υ、ɯ、ɐ、ə,与Tʂ类声母相拼的韵母主元音有a、E、ɔ、æ、α、ɐ、ə。如果按元音舌位高低二分的话,可以把ɿ、u、υ、ɯ归为高元音类,把a、E、ɔ、æ、α归为低元音类。那么就可以概括为高元音拼Ts类声母,低元音拼Tʂ类声母。但是在央元音∂、ɐ既可拼Ts类又可拼Tʂ类,这是由于央元音处于高低元音的分界地带,带有过渡特点。这些特点说明Ts、Tʂ类大致以元音高低呈互补分布。
不仅合肥话,其他方言也有相似的元音分化,如:庐江央高元音ɿ、i、ə拼Ts类,低元音拼ε、a、ɔ拼Tʂ类;安庆央高元音ɿ、e、ə、o拼 Ts类,低元音a、ε、ɔ拼Tʂ类;南京央高元音ɿ、o、u、ə拼Ts类,低元音ʅ、α、ɔ、ɐ拼Tʂ类。
关于江淮官话庄组分化受主元音舌位高低的影响,孙宜志(2006)对安徽省江淮官话的研究已经论及。吴波(2007)着眼于整个江淮官话的情况,发现高低分化之说有很多例外,认为庄组应该是以元音舌位的前后为条件分化,前元音拼Ts类,后元音拼Tʂ类。但是这种概括同样存在大量例外,如合肥话前元音a、æ拼Tʂ类声母。因此本文认为概括为按元音高低分化更合理。
但是二者都没有指出知二组也有同样的分化规则,我们把知二也纳入按内外转分化的规则,基于如下原因:其一,知二声母确实与庄组有相同的分化规则。表1中知二组字数虽少,但是各点都符合内转读Ts类,外转读Tʂ类的整体特点。如合肥话知二组共16字,其中内转5字,有4字读Ts类,1字读Tʂ类;外转11字,全读Tʂ类。其二,从知二组Ts、Tʂ类的出现环境看,也符合元音的分化规则。3.2列举的合肥话知二组读Ts类声母的有4字,韵母主元音都为央元音;读Tʂ类声母的有12字主元音都为低元音或央元音,没有违反整体规则。其三,从历史演变看,知二庄放在一起能够与近代官话知庄章的演变历史相衔接,有利于近代官话史的梳理(参见下文)。
我们从江淮官话知二庄声母按内外转分化的现象入手,进一步找出了造成这种分化的音系环境。其实作为知二庄声母分化条件的“内外转”与Ts、Tʂ类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内外转”是承古的音类之别,语音环境是内外转特征的体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内外转”概念的一些特点:
其一,内外转是韵母音类之别。内外转的区别在江淮官话中表现为韵母元音的高低之别,通过表1合肥话的情况可知:内转韵摄一般为高元音ɿ、u、υ、ɯ;外转韵摄一般为较低的元音E、æ、a、α、ɔ;央元音ə、ɐ,前者略高倾向于分布在内转韵摄(外转仅“浊”一字),可归内转,后者略低只用来标写入声字,带Ɂ尾,较短促,可归外转。这与前述罗常培(1933)所定内外转的音值差别基本一致。
其二,内外转之别只有在一定的声母范围内才能显现,在江淮官话这个范围是知二庄组声母,并且只在一部分方言中才有表现。
其三,内外转是一个变化的概念。本文依据赵元任(1948)的内外转内涵对方言材料分类,这种分类基于对方言的归纳描写,内外转各八摄。它与罗常培(1933)基于韵图所定内转七摄、外转九摄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对梗摄的归类不同(本文梗摄归内转,罗先生梗摄归外转)。但是本文与罗先生得出的内外转的音值差别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语音的发展、韵摄的合并,韵图中的梗摄后来并入曾摄,由外转变为内转。
这说明“内外转”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但这一名称所承载的音值相对稳定,其内涵随各韵摄实际音值的变化而调整。这也许是后人对韵图内外转归类争议的原因,按古音归类与按时音归类是有差别的。
从知二庄组的Ts、Tʂ类声母在音系中的分布来看,它们以元音高低为条件互补分布:高元音读Ts类,低元音读Tʂ类。既然是互补分布,那么很可能其中一个为后起。谁是后起的?我们认为是Ts类,原因有两点:其一,Ts类比例较少。据我们统计,多数点不超过知庄章总数的20%,其二,Ts类分布环境更简单。就整个知庄章而言,Ts类出现于高元音之前,而Tʂ类的环境复杂多样,高央低元音均可,因此前者应是较表层的形式。
既然Ts类是后起的,那它是怎样产生的?我们需要参照中古音系来观察该问题。中古知庄章三分,拟音一般分别为:知组t,庄组Tʂ,章组Tɕ。知、庄组有二三等,章组只有三等,中古拟音三等有i介音,二等无介音。因此它们与声母的组合类型为(以开口为例):知二*t,知三*ti,庄二*Tʂ,庄三*Tʂi,章三*Tɕi。但这一格局并没有保存太久,中古后期发生了卷舌化音变,即t、Tʂ、Tɕ→Tʂ,这一进程的具体情况在近代官话演变史上尚无统一说法。我们比较赞同麦耘(2010:16)的观点,具体引用如下:
庄三的i介音先丢失,与二等合流,这是庄组内部的合流,合流后的庄组称为照二;然后章组卷舌化,填补庄三留下的*Tʂi空位,变为照三;再后是知组塞擦化,此时中古知庄章声母的音值都为Tʂ,合并为一组,但是它们的韵母实际上存在差别:三等韵(与知三、照三相拼的)有i介音,二等韵(与知二、照二相拼的)没有i介音。后一格局与等韵图格局相同,形成在南宋以后。他同时指出此后凡官话中知、照组以等韵图的“等”为条件的分化,都是南宋以后发生的后起现象。
我们认为江淮官话知庄章的分类格局与上文格局是一脉相承的。由上图可知,“知二照二”实际上包括中古知二庄,“知三照三”实际包括中古知三章,这正与我们前述江淮官话知庄章的总体分类格局一致:知二庄为一类,今读再按内外转分化,内转读Ts类,外转读Tʂ类;知三章为一类,今读基本全为Tʂ类,内部没有分化。
那么江淮官话知二庄的Ts类读音是怎么产生的呢?从江淮官话的特点看,三等(知三章)稳定的读Tʂ类,而二等(知二庄)的读音以元音高低分化,说明二等内部的分化是自发产生的。我们认为由于知三章的韵母后来发生了i→Ø/Tʂ_的音变,三等韵失去i介音,势必造成二三等字合流。二等字要保持自身的区别,声母发生平舌化音变,但是这一音变在语音层面以一定的条件分批次进行。纵观官话方言知二庄的今读,“济南型”(参见熊正辉1990)全部读Tʂ类,是较保守的类型;“昌徐型”开口全读Ts类,合口不同方言情况不一,应是先以开合为条件分化后又有变化;“南京型”所代表的江淮官话以元音高低为条件,高元音已经发生音变,低元音尚未音变。由于高元音韵母字属内转韵摄,低元音韵母字属外转韵摄,所以方言中的表现是内转已音变,外转未音变,体现出了以内外转为条件分化。当然由于后来江淮官话的其他音变(如元音高化、普通话影响),使得这种分化规则不是那么整齐,但是通过对方言今读的归纳并联系近代官话演变史还是能够理出这条线索的。
我们发现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等韵材料记录了庄组以内外转为条件的分化。
明末《切韵声原》,作者方以智(1611-1671),安徽桐城人。材料为韵图形式,横列二十声母,中古知、章组并归知组(知、穿、审母),中古庄组字部分归精组(精、清、心母),部分归知组。据孙宜志(2006:134)的研究,归入精组的有“楚数(遇)、鲰愁搜(流)、森渗(深)、瑟(臻)、省(梗)”,归入知组的有(不计重出)“差沙查衩诈(假)、斋债钗晒筛(蟹)、抄炒钞(效)、衫斩谗插(咸)、札察产铲删汕讪杀刷(山)、爽霜创床壮奘庄(宕)、幢双窗(江)”。可以发现,归入精组的属内转韵摄,归入知组的属外转韵摄。这正表现了庄组按内外转分化的规则,由于材料收字有限,未见其他韵摄的字,但属内转韵摄的字未见归入知组,规则相当严密。
清末《等韵学》(1878),作者许惠,清代桐城人(今为枞阳,参见孙宜志2006:156)。材料也为韵图形式,用“等韵母”、“等音母”两部韵图分别展示韵母、声母(含介音)的分类。庄组归并情况与《切韵声原》基本相同:归入精组的有“争诤生(梗)、邹皱(流)、初楚苏(遇)、侧色(曾)、差使事(止)”,归入知章组的有“叉茶晒(假)、钗柴(蟹)、炒钞(效)、蟾陕(咸)、产删讪(山)、宕庄壮疮床闯霜爽(宕)”,这也是按内外转分化。另外,出现了知章组三等合口读同见系三四等合口的情况,表明知章组的Tɕ类读音已经产生。
关于上述材料的性质问题,目前尚不统一。李新魁(1983)把二者归为“反映明清口语标准音”一类;耿振生(1992)认为前者是混合型音系,后者反映江淮方音;孙宜志(2006)认为二者分别反映两地方音。在内外转对庄组的分化上,两种材料与今方言一致,支持方音说。桐城、枞阳今属江淮官话黄孝片,由此看来黄孝片庄组按内外转分化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末。
江淮官话知二庄的分化说明内外转是确实存在的。在内外转问题上,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内外转本是音类之别,它是比摄更大的单位,唐宋之际的韵图展示了这一点。但是由于内涵过大,其作用被下位的摄、韵、等等音类所分割,后人一般采取摄、韵、等等术语研究音韵问题。内外转在官话演变史上发挥过作用,相对存古的江淮官话所体现出来的知二庄的分化是其作用的表现。
陈彭年等 2005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陈章太 李行健 1996 《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
方以智 1990 《切韵声原》,见于《通雅》(浮山此藏轩本)卷五十,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耿振生 1992 《明清等韵学通论》,北京:语文出版社。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 1960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李金陵 1997 《合肥话音档》,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新魁 1983 《汉语等韵学》,北京:中华书局。
林 焘 2010 《中国语音学史》,北京:语文出版社。
罗常培 1933 《释内外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本2分,209-226页。
麦 耘 2010 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15-30页。
钱曾怡 2010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
孙宜志 2006 《安徽江淮官话语音研究》,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
汪 锋 2003 应山方言ts/tʂ变异研究,《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 波 2007 《江淮官话语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邢公畹 1984 安庆方言入声字的历史语音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第2期,1-21页。
熊正辉 1990 官话区方言分ts、tʂ的类型,《方言》第1期,1-10页。
许 惠 1878 《泽雅堂初集·等韵学》,续修四库全书第258本。
远藤光晓 2001 《中国音韵学论集》,日本白帝社。
张玉来 1988 内外转补释,《山东师大学报》第1期,71-78页。
张玉来 2009 再释内外转并论及早期韵图的性质,《语言研究》第76期,27-45页。
赵元任 丁声树 杨时逢等 1948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元琳 2001 安徽庐江方言音系,《方言》第3期,263-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