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不同的教师其教学追求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感悟历史,启迪人生”是我从事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常会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教学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距,有时甚至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实现自己的历史教学追求。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呢?现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例,作一简要探讨。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分析,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过程。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问、教学过程等环节。其中,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既是教与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师实现自己教学追求的出口。历史教师要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首先应将其融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教版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的最后一课,课标对本课的教学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这看似简单,实际涉及问题众多。如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是什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建立的?其历史意义是什么?应如何启发与引导学生感悟其历史意义?等等。同时,作为政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课标对“俄国十月革命”还有更高的教学要求,如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如何将这一要求融入本课教学目标,也深刻考验着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教育教学智慧和能力。
以“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例,当今不少史学工作者和历史教师,一提到“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就很反感,甚至痛斥课标是“左”倾思想的产物。实际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是一种历史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因中国曾在这一问题上出现过“左”的错误与危害,就因噎废食。当我们反感甚至痛斥这些提法或思维方式时,是否真正研究过什么是阶级?恩格斯说: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①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①今天,我们因种种因素已不再、也无须再强调“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但如果仔细品味当今人们经常提及的“中产阶级(或阶层)”“利益集团”“弱势群体”“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既得利益集团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等,它们与马列经典著作中所强调的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又有多大差别?我以为,在历史教学中,与其回避,还不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过,在当今背景下,我这种教学主张肯定会招来非议。
从人教版所提供的教学文本看,本课旨在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寓意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文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十月革命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的俄国,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经济基础。第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各种矛盾的汇合点;十月革命,是俄国阶级力量成熟和优越条件下的革命。第三,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之一。第四,十月革命是两个政权并立局面下的革命,经历了由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发展到暴力方式夺取政权的过程。第五,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革命,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创造了条件;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我在综合理解课标关于“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分析和学生智能水平等因素,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二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和结果、《四月提纲》主要内容、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全俄工人士兵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基本线索。
2.以上述阅读和识记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材料,发掘教材内容,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和教师引导等途径,理解和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暴力革命与和平夺权的关系、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以理性、全面、客观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历史,进而以历史的智慧感悟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一旦确定,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关键。因为,从某种意义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包含了选用什么样的教法,选择与整合哪些教学资源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掌握那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历史启示,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此,我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设计:
【学法指导】
1.“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的关键是带着新的问题,以新的视角研读初中已学习过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同时要注意原来因种种原因忽视或没有研读的内容。如教材中除正文以外的导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本课要旨、学习延伸等内容,以及教材中的图片等。
2.“论从史出”。有史家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实际上,这并不是说过去的历史客观事实变了,而是人们审视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变了,其解读与认识变了。那么,今人的种种审读正确吗?这需要我们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恰当的方法,在占有扎实史料的基础上,去正确判断,从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千秋功罪,如何评说”——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发表《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作为一个国家不复存在。苏联解体后,有关列宁墓是否需要迁出莫斯科红场,已成为俄罗斯社会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而围绕列宁墓引发的有关十月革命的讨论也持续升温,成为焦点。一直以来,争论的实质都在于如何评价俄国历史上的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89至91页的内容,梳理与整合本课教材内容。
1.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史学界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不少人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应起于二月革命,而终于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若据此,请你以重要历史事件为点,串点连线,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经过,并关注各个历史事件对十月革命进程的影响。
3.分析归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在完成梳理与整合本课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讨论解决下列相关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全世界同时发生。①
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中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列宁在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背景后认为:“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②
请你运用本目和所学知识,判定上述人物有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言论是否正确,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你由此得到哪些启迪?
本问题的设计依据与意图:课标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当今中国社会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对马列等经典理论或言论持否定态度,二是对马列等经典理论或言论不加具体辨析而全盘肯定。且这些不良倾向正在日益影响着目前中国一些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本问题设计重在引导和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要为教科书中的“革命前的沙皇俄国”的内容),正确认识马列等经典理论或言论,以历史的视角辩证认识历史与历史人物的能力。
2.有人说,用暴力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是无产阶级最爱或专利,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请你依据本课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本问题的设计依据与意图:历史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国际视野。然而,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些研究者往往借助研究历史上社会改革(改良)或革命问题,在有意无意地否定历史上的革命运动,这似乎是对过去重视“革命”的研究方法的矫枉过正。本问题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改革(改良)、和平夺取政权与暴力夺取政权,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要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的内容),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本课教材的编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请你运用本课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本问题的设计依据与意图:历史教学应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本问题重在引导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运用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即引导学生回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的史实,运用本课有关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政权领导者和各种革命举措等史实,论证相关历史观点或结论,并帮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检测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91年12月25日,苏联第八任、也是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将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2月30日建立)的历史告终。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材料2:十月革命向全人类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把灾难播散到了全世界去。先后有中国等15个国家跟着苏联,走上了这条通往毁灭之路。
——《挥不去的历史阴影
——略谈俄国十月革命真相》
(1)请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材料2的观点。
(2)结合苏俄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史与现实,说说你的感悟。
本问题的设计依据与意图:历史是过去的,也是现实的。正因为如此,材料与问题的展示,应该注重历史学习与生活的关联,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世界民族的正确观点,能够理性地判断历史事件对生活的影响或持续影响。同时,在历史学习方法上,让学生学会甄别与运用史料。
良好的教学设计,虽为教师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奠定了基础,但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最终取决于教师的实际执行力。
第一个环节为“导入新课”。从教学实践看,基本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其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和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问题,大约用20分钟的时间自主学习,大致形成了如下知识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上述知识结构过程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只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而没有引发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对这一质疑,为不使问题复杂化,我作了简要释疑:“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激化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1918—1923年间,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几乎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但因各国具体情况不同,运动的深度和广度也各不相同,并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德国巴伐利亚和匈牙利还一度诞生过苏维埃共和国。第二,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没有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取得最终胜利,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国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国内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更加激烈,且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形成了可靠的工农联盟。”
第三个环节为“合作探究”。本环节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学生各学习小组依据“导学案”提供的情境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通过生生共议,解决相关问题,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就学生的“学习成果”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不能解决,或不能圆满解决,或发现的新问题),通过引导性点评,或师生共议等途径,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而言,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暴力革命与和平夺权的关系、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我设计了几个情境问题。从教学实际看,学生在讨论解答“合作探究”问题时很不理想。
首先,学生在讨论解答“合作探究”第1个问题时,对马克思、恩格斯与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为此,我紧扣“判定上述人物有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言论是否正确”这一核心问题,“化大为小”,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难道没有错误之处?他错在何处?为什么?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难道没有正确的地方?他为何正确?
③普列汉诺夫的观点不对吗?他对在何处?为什么?
④普列汉诺夫的观点没有错误吗?他为何错误?
通过这些引导和师生共议,我与学生终于达成如下共识:第一,上述人物有关“社会主义革命”的言论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马、恩、普的言论也存在局限性。第二,马、恩的正确性在于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局限性在于“全世界同时发生”。第三,普列汉诺夫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并没有错,但他把“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作为能否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条件,则与俄、中等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不符,显得机械与教条。第四,列宁既看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又看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条件与机遇。师生并由此获得如下主要启示:①俄国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与言论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们需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而不是照搬其某些具体言论,沦入教条主义泥潭而不能自拔。③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下,通过不断修正与完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在讨论解答“合作探究”第2个问题时,虽然多数学生察觉了这一观点的不妥,但却不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透彻说明。于是,我提示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国家的产生、建立与巩固方面的史实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如下共识:这一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第一,古今中外夺取政权与巩固政权都离不开文武两手,即暴力与和平(政变或选举,改革与改良),暴力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主流。如中国历朝的建立,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等。当今世界,有几个国家的政权不是靠暴力建立起来的,又有几个国家没有设立自己的暴力机关(军队与警察)来维护自己的政权。第二,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明确提出,用和平的手段将政权由资产阶级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但“七月流血事件”中断了这一和平夺权的进程,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不得不采用暴力的手段夺取政权。第三,用暴力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是由国家本质决定的。
再次,学生在讨论解答“合作探究”第3个问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第一,没有注意本评价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即“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不过,这两个问题比较好办,我只要略加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第二,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能力不佳。
关于“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问题,我提示学生联系社会主义运动史,重在说明“第一次取得胜利”这一关键词。学生依据这一提示,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①人类对建立社会主义这一理想追求,最早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还为此进行了努力与实践,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②巴黎公社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做了第一次伟大尝试,但结果也失败了。③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且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关于“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问题,我提示学生紧扣“公正”“平等”这两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者的阶级属性、政权的产生与掌握在谁的手中、政府举措等方面进行探讨,以理解俄国通过十月革命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否为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学生依据这些提示,从四个方面理解了这一评价:①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是以列宁为领导的、代表广大俄国工农群众利益的布尔什维克党。②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中,列宁领导召开了“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这些法令内容表明新的苏维埃政权是一个以维护广大工农兵民众利益,确保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政权。③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是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④“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
第四个环节为“检测评价”。因第二、第三环节设计的问题较多,且有一定难度,在完成第三个教学环节后,下课铃就响了。我只好将“检测评价”留做课外“作业”。从第二天学生所交“作业”看,大多数人完成得不错。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课堂教学。这是因为,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太多,所教知识包含的教学目标太多,加之学生的多样性和学生对教学期待的多样性等因素,任何教师都无法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的所有因素,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但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追求,有几点是值得高度注意的:
第一,“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应服从“学习目标”的需要。我之所以将本课设计成两个教学环节,就是为了实现两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第二,导学问题的设计、导学素材的选取,要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如第一个环节所设计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形成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掌握其基本发展线索,为进一步“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等奠定基础。
第三,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不仅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更需要落实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生生共议)、展示成果、与教师互动的过程,就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
第四,要注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以“化大为小”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就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而学生完成“导学案”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
第五,要注意妥善解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与“课堂教学实需时间”之间的矛盾。说实在话,本人在执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一矛盾,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设计的教学任务。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教育的本质应是传递人类的文明,继承与发展先人生存和改造世界的技能与智慧。就人教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教学而言,需要解读的历史知识还有很多。如农奴制改革、帝国主义阶段、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罗曼诺夫王朝、苏维埃、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苏维埃政权与德奥集团达成协定、十月革命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等。但历史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识记那些浩如烟海般的史实(因为史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而是从纷繁复杂的先人事迹中筛选出对今人有益的史实,让学习者感悟先人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激励他们继往开来,照亮他们人生的前进之路,建设美好的人类社会。
【作者简介】汪瀛,男,正高级教师,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