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大令 熊昌华
“好多事情不用跑,找小徐就行了!”
麻江县谷硐镇景阳村村民熊海辉口中的小徐,真实身份是谷硐镇景阳便民利民服务中心主任,徐健。
今年3月,为了办理养老保险,景阳村熊登辉两次到谷硐镇都没有找到经办人员,白白浪费了四十多元钱。为了解决百姓办事难问题,今年6月底,谷硐镇在全镇试行“一办五部”工作模式,在辖区景阳村试行“民事村办”制度,并成立景阳村民事村办服务站。熊登辉就是在服务站找到了徐健,才轻松办理了保险。
什么是“一办五部”、“民事村办”?以此,谷硐镇解决了哪些问题,效果如何,怎么去实践?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谷硐镇景阳村。
观察:
服务下移 群众满意
8月13日下午,景阳村便民服务站广场上,歌声悠扬,人声鼎沸。第三届景阳·周氏双壁旅游文化节山歌比赛正在颁奖。参赛节目都是附近村民自编自演的。
“党的政策指方向,齐心协力奔小康……”获得第一名的组合王三哥和汤岩保唱了四天还不感到疲惫,非要一展歌喉表达自己的心情。
王三哥说,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办事还不用自己跑腿。闲暇之余,他就加入乡文艺宣传队,和大家一起编歌编舞,把对政府的感恩唱出来。
“是啊,前段时间不少群众还怨声载道,可是现在完全变了样。群众更团结了,更有精神头了!”同行的一位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感叹说。
对此,麻江县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巫四德更是深有体会。在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巫四德和麻江县原县委书记贺代宏,常务县长李文禹等到景阳调研,刚一下车,几位村民就围了上来。
“书记,你给我们想想办法,我们去镇里办事实在太麻烦了!”
“书记,我来回的花费比我领的30公斤救济粮的价格还高,您说我领还是不领啊?”
听到有领导下村,村民们纷纷围拢反映村镇合并后办事的难处。2013年8月,原景阳布依族乡、谷硐镇撤销组建了新的谷硐镇,新谷硐镇的行政区域由原来的12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约200平方公里,地域的扩大使得景阳原本就边远一带的村民离现镇政府更远,最远的有25公里,较近的也有10余公里。如果加上车费、进餐费及误工费,当地群众办事来回跑一趟的成本超过50元。
为此,原麻江县县委书记贺代宏在谷硐镇召开专题会议,并率队调研实情。“我们也有难处,政府各部门相对分散,干部不多,一旦外出办事,办公室就没有人了,让老百姓跑了空;但出于工作需要,也不可能让大家都呆在办公室啊!”谷硐镇党委书记张泽尧直言了当初的窘迫。
“想方设法,尽快解决!”调研结束后,就当地百姓办事难的问题,贺代宏对麻江县委组织部、谷硐镇等下了责任书。
谷硐镇最先想出的办法是“民事村办”。其核心思路是在景阳设立便民利民服务站,下放部分权责,让偏远的百姓在当地即可办理诸如“保险、生育、户口”等业务。但这样一来反而需要更多人手,治标不治本。
怎么办?既要方便百姓办事,又要克服“兵少将寡”的现实难题。
今年6月23日,麻江县委组织部、谷硐镇党委经过几个月的探索、调研和考察,在“民事村办”的基础上,试行了“一办五部”制度。其思路是将工作性质相近,服务对象相同的站、所优化整合,打破原来小部门的概念,分别成立党政综合办公室、民生保障服务部、产业发展服务部、安全生产和企业服务部、社会管理服务部、教育和卫生计生服务部等五大部门,并将县直派驻镇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交警中队、中心学校、工商分局、卫生院、供电所、信用社、邮政储蓄、公路运输管理站等列入其中,接受所在服务部安排调度。
以产业发展服务部为例,囊括了原有的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站、产权交易所、扶贫办等诸多部门集约办公,一个部门机关办公室只需1-2个人值班,其余人员可全部下派到村和村民直接对接,缩短群众办事流程。
在一个多月的实践下,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足不出户便可以办成事、办好事。如今,走进谷硐镇,老百姓逢人便夸:“太方便了,政府考虑得很周到。”
探索:
“民事村办”的景阳实践
顾名思义,“民事村办”通过镇村两级上下联动,建立高效便捷服务平台,实现村民诉求村级办理。
走进景阳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其布置井井有条,5个服务柜台排成一列,台前放置桌椅,一旁有饮水机和书刊杂志以及便民服务手册。
8月13日18时4分,夜幕降临,刚吃过晚饭的徐健挂起胸牌,开始了当晚的值班。采访之际,偶尔有村民前来咨询抑或聊天。徐健是从原景阳乡党政办下派来的,对于村民来说,他以前是“在乡里面坐办公室的”,“很陌生”,而现在村民和他接触多了,年纪小的叫他徐哥,年长的则亲切地叫他小徐。
景阳村“民事村办”服务站具备了乡镇一级政府该有的大多数服务功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民们在这里可享受到六大服务:一是党员服务,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双培双促”、“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农民中心户”等活动,培养农村优秀党员和经纪人,带领大家寻找致富路。二是生产服务,开展“人才惠农行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农业生产物资供应等服务。三是文化服务,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群众可读书看报,了解政策,学习技术。四是卫生服务,设立“便民诊所”,开展健康咨询、义检义诊,保证村民小病不出村。五是法律服务,建立“流动调解庭”,无偿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定期到村组开展“流动调解庭”调解和宣传。六是村务服务,建立“干部下村代办”和“镇村联合办理”制度,促进政府服务前移,方便群众办事。
“三移三变”是谷硐镇“民事村办”的终极目标。即基层工作实现干部下移、服务下移、群众不移;变转变职能为职能转变,变管理服务为服务管理,变为民服务为服务为民。
为了让群众不白跑,保证服务周到高效,服务大厅实行蹲点接待、集中联办和全程代办三种办事模式。除了诸如办户口录手纹、办结婚证等一些必须本人经办的事项外,服务站遵循“只要方便群众就办,只要群众授权就代办”的原则,对程序简便的实行即收即办、当日办结。
保障:
制度入手 加大考核
麻江县谷硐镇“一办五部”和“民事村办”制度缘起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基层党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模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如何保持“一办五部”和“民事村办”制度的延续性和高效性,巫四德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用考核说话,用制度说话,杜绝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一是注重测评。为加强对“民事村办”服务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要求各“民事村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做好管理记录,每月交由村支部审核盖章后上报乡镇党委。同时,由乡镇监督部门对乡镇、村干部在“民事村办”服务站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测评,被评为基本满意及以下等次的进行全镇通报,乡镇干部、村干部连续两次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将被停职。
二是强化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细化服务内容,制作办事指南,向群众公布。实行挂牌上岗,并将工作职责、办事标准和时限、联系电话向村民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村(居)聘请“民事村办”义务监督员,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责任。
三是年度考核。制定干部职工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综合平时群众测评结果,实行百分考评机制和倒扣分制,对年度考核排名末位的人员,报请县委组织部进行组织处理,以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制定村干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对服务不力,影响工作开展的村干部,采取诫勉谈话、停职等方式处理。村根据实际,将村组负责人纳入绩效管理,提高其服务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7月12日谷硐镇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召开以来,“一办五部”和“民事村办”服务群众工作模式,得到各方好评。根据最新计划,麻江县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县6个乡镇全面推行该制度,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冷大令单位:麻江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