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荣
看过许多风景,到过许多地方,对于池永贵而言,旅程的终点一定是家乡。他行走在科研之路上,探索、创新、奉献,为的是让研究成果在家乡的土地上绽放。(受访者供图)
茫茫人海里,你也许不会注意到池永贵——身高1.6米,相貌平平,衣着朴素,是个毫不起眼的“小个子”。
然而诸多颇具份量的奖项使这个“小个子”发出耀眼的光芒: 2013年中组部“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专家;有机催化合成、绿色药物农药及功能分子材料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家;世界知名大型医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公司绿色药物生产奖获得者;新加坡总理办公室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亚洲核心化学讲座奖;美国威斯康辛大学Vilas奖;贵州大学特聘教授……
山里娃的化学梦
“池永贵考上清华啦!”1998年的夏天,在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华乡,池永贵考上清华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个山里娃,活泼好学,勤思考、爱提问,似乎从小就有当科学家的潜质。在池永贵小小的脑袋瓜里,各种疑问不断地蹦出来:水煮开时为什么会冒出“白气”?树叶为什么会由绿色变成枯黄色?铁栏杆为什么会生锈?至今,他还记得自己上小学时,有一位姓罗的老师说过:“科学发达了,一滴药水就会把大山变为肥沃的土地”。这句话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做梦都在琢磨其中的奥妙”。
进入初中之后,池永贵终于在一门功课中找到了答案——化学。从接触化学课开始,他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1995年,池永贵考入六盘水市二中读书,在这里,深埋心底的化学梦更清晰了。虽然他身在贫穷落后的大山深处,但除了梦想,心无旁骛。
就这样,他一步步走进化学的殿堂:1998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习,半年后被选入香港浸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02年,成为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有机化学专业博士;2007年,他成为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博士后,并受聘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为终身制教授。
从涉足化学行业的那一刻起,池永贵从来没有后悔过。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即使结果并不理想,换来的依旧是坚持梦想的喜悦。“我曾经做过关于食品包装袋的项目研究,并不是说现在市面上使用的食品包装袋多么不健康,而是用有机催化剂处理过的食品包装袋会更安全、健康。”虽然池永贵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苦苦探索、实验、研究,但“安全健康食品包装袋”的研究项目最终还是“夭折”了,“因为转化成市场生产力的各项成本太高了,如果推广开来,对老百姓来说根本不适用。”在化学研究道路上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池永贵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追逐化学梦想的脚步。池永贵说,因为自己喜欢化学,所以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做研究,从“夭折”的研究中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让自己少走弯路。
严谨创新苦钻研
池永贵是一个爱笑的科学家。
每当贫乏的语言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时,他总是会以笑容回答提问。乐观的心态,让这位科学家看起来似乎还不足35岁。
在他带的学生中,许多博士、博士后的年龄比他还大,但池永贵教育学生丝毫不含糊:“在做科研时,我会当场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就算年龄比我还大也一样批评。”只要涉及到科研,这个矮个子导师就显得十分“不近人情”,但他的严厉换来了科研团队严谨的科研态度。
“做科研一定要严谨,这是我从我的博士导师身上学到的。”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时期,导师Gellman对待科研学术的态度让池永贵终身难忘。“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严谨,那么有可能你的研究永远都与成功相差一步之遥。”
然而,攀登科研之峰,光靠严谨的态度是不够的。模仿前人的经验不可或缺,但固守成规的模仿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做科研还要有创造性思维,有创新才会有突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导师Frechet给池永贵的博士后学习生涯增添了许多乐趣,他会把“头脑风暴”的方法用到科研思考上,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寻找科研创造的灵感。“只有打破科研思维中的禁区,才能发现更加完美的果实。科研如此,生活亦如此。”
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造性思维,让池永贵在化学的殿堂里尽情游弋。他培养了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研究申请了数项科研成果专利,承接了各类各级科研项目。更让他骄傲的是,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进入市场、惠及民生,“一滴药水就会把大山变为肥沃的土地”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其中一项成果是非自然氨基酸的合成与生产,前期研究了两三年,2006年我们开始申请专利授权,2009年与一家神经类药物公司开始谈合作,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这期间也在不断试验改进研究,到2011年的时候,研究成果终于面市了!”将近八年的苦心钻研,表达出来只是寥寥几句,其中的曲折艰辛都隐藏在池永贵的笑容之后。
回归家乡攻关难题
在常人眼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制教授”是个不错的美差,人生似乎可以在这里停止奔波,静享安逸了。然而,池永贵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中写满了奋斗和拼搏,前进旅程的终点,一定是家乡。
池永贵专注于有机催化及药物和农药等功能分子的合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贵州大学宋宝安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农药创制植物保护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多年前,两个相近领域的专家就因业务互补而相互吸引。“我们以电话、电子邮件方式联系,合作开展多年了,成果在近一两年涌现”。
身居海外却心系家乡,2013年,池永贵接过贵州大学抛出的橄榄枝,回归家乡。
回家之后,池永贵比以前更忙碌了。在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总能看到池永贵带着团队思索、分析、试验、观察、研究的身影。
对于科研环境的变化,池永贵深有感触:“科学和科研成果转化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整的产业链条,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通力合作。贵州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工作起来有不少挑战。”但是,他坚信,通过借助国际国内各种可用资源、平台、人才,一定可以让科技的根苗在黔贵大地上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池永贵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家乡的土地上绽放。无毒、绿色农药有机催化的生产方法,将是池永贵在家乡的作品“首秀”——“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申请专利授权。”与此同时,他与宋宝安教授共同领衔的科研项目,已有两篇文章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这对贵州大学来说是巨大的进步,有望让贵州大学在今年的“Nature Publication Index”(自然出版指数)排名中首次进入中国大学前50名。
从山里娃到科学家,池永贵坦言自己并没有为人生规划路线,而是执着地向着各项科研难题攻关。他坚持的理由简单而朴实:“科研就是为老百姓而做的,如果一项科研成果能够投入市场并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利益,我想这就是科学家最大的成就。”池永贵说,科研为民、科研惠民是他和团队工作的动力,待若干年后自己退出工作岗位,若能在生活中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为老百姓所用,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赞扬和肯定。(责任编辑/姚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