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4-11-04 23:47张艺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

张艺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广元作为四川省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规划到2015年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21.28%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因此,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缓解资源瓶颈,建设好 “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广元幸福家园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广元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面临总量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制约等诸多挑战,发展不足、保护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严峻。该文旨在结合具体市情,简要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提出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把 “生态立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思路,明确提出了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国家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低碳试点市争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市、县区、乡镇、村等生态文明细胞建设,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低碳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融合发展,先后荣获 “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等称号。

广元虽然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排在全省前列,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刚性压力下,环境保护也呈现出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复合性的特点。“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广元最大的问题。全市生态环境在局部改善的同时,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随着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更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广元将面临总量减排、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缓解资源瓶颈制约等诸多挑战,发展不足、保护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1.主要问题

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目前,广元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尚未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地方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不高,国有企业以及体制遗留的弊端使部分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力较差。有色金属、能源、机械电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等产业大多仅进行上游的原材料加工,项目集中建设、企业间生产的纵向横向耦合、能量互补和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程度不高,有机的产业链接和能源循环尚未形成。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我市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农田水利、农村集中饮水等基础设施薄弱,抵抗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农业教育、技术推广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能源、供排水、污水处理、防灾、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新能源利用、污染治理等环保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城市和农村环境建设

基础能力薄弱。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中,目前国家尚未建立完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体系,指标体系也尚不明确,导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缺乏系统的参考依据。二是生态环境补偿和法律援助机制还未建立健全。由于环境补偿制度不健全,使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的侵权主体未承担相应的修复责任。三是人才结构性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日益突出。在吸引外地人才方面存在不少现实困难,我市虽有一定的科研力量和技术水平,但能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久缺甚多,难以满足产业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需求。四是生态环境建设缺乏系统抓手,主要表现在没有详细的、可操作性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

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认识不足。个别地方和干部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发展速度,没有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总体工作来思考。二是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我市虽然在城市绿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环境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城市污水处理,居民垃圾回收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推进。

2.对策建议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或各行业专项规划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制定《广元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与国家、省规划的衔接,涉及广元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一批重大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要争取纳入了全省“十三五”规划。在规划类型上实现就环境论环境、污染防治型向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型规划转变;从规划重点任务上,由最初的工业“三废”治理、城市污染治理向削减总量促进绿色发展、改善质量保障民生、防范风险安全发展,推进环境公共服务促进协调发展转变。从规划的重点领域上,由常规污染物达标排放向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细颗粒物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新型环境问题控制转变;在规划约束力上,由宏观指导预期型向可分解、可评估、可考核的约束性规划转变。

全力以赴抓项目,强化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支撑。坚持项目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一,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对接国家、省投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强化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争取工作。一是加大争取资金力度。围绕国家、省加大农村民生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投资方向和领域,深度挖潜申报项目,加快完善项目前期,加强上下沟通衔接,密切跟踪,狠抓落实。二是加强项目要素保障,逐步实现多元化融资。突出建设用地、能源供给、运输条件等要素保障,将有限指标更多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倾斜。三是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技术指导和项目咨询服务,督促项目业主及时完善审批、勘察设计、招标、征地、融资等前期工作,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提高项目报审效率。四是科学谋划重大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等政策机遇,超前谋划和大力度储备一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力争国家、省给予我市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倾斜。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着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科学规划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率先发展中部河谷走廊区,加快发展南部低山丘陵区适度发展北部中山生态区。一是加快构建生态工业体系。着力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建设,将旺苍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和四川佰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苍溪秸秆热电厂等企业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认真落实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及全省“千户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行能源审计制度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争取有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申请国家审核备案,落实财政、税收、金融扶持政策,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到202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9%,工业增加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两番半;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左右。二是建立现代低碳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示范园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园区全域覆盖,按照特色产业规划布局,突出重点,集合力量,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强力推进“广元七绝”、剑门关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提升。三是科学发展生态绿色服务业。把广元创建成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剑门蜀道旅游区创建成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低碳元素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低碳试点城市为载体,实施生态广元建设工程,加强林地保护和林业建设,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营造人工生态公益林、发展工业用材林,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和品质,增加环境容量。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市空间,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标准和规范。优化低碳交通出行方式,贯彻“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理念,推广低碳节能交通工具。合理布局规划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改善提升城乡环境生态硬件设施水平。三是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强集镇绿化、通道绿化和新村绿化,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生态,建设山清水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到2020年全市90%以上的村建成生态小康新村,95%以上的农户建成生态小康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

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城市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先导,也是生态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针对目前我市城市品牌中的生态文化内涵总体仍显不足的情况。一是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绿色消费运动中来,共创生态文明新家园。利用好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弘扬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全体市民的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在全市中小学中开设环保教育课程,创建“绿色学校”、“环保网站”、“绿色社区”。二是积极开展低碳环保试点示范。加强生态文明的细胞建设,开展生态小康新村、生态县、生态城市、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带动全域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构建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的必然要求。建设美丽广元,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幸福家园。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一是探索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我市是低碳试点城市,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符合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评、奖惩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式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计征方式,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三是完善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制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健全高效节能环保示范工程、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激励制度及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四是建立健全环保收费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健全城镇污水、垃圾及医疗废弃物等处理收费制度,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保证金制度,完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