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2014-11-04 22:36王友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金融体制金融体系农村金融

王友

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这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同时贫富差距也持续加大。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农村经济稳定与发展,大幅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对农村的金融实施改革,尽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文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方向与相应的策略。

在闭幕不久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农村金融新政成为这次会议的重点。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而我国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持续增长的一大障碍,这也是中央政府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旨意之所在。

1 农村金融体制现状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往往离不开良好的金融体制。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往的十几年中,与城市金融快速发展相比,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危机重重。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无法提供良好的服务。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相继关闭;四大国有银行从农村大力收缩“战线”,大规模撤并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而不发放贷款。因此,现如今农村金融体系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缺乏合理的渠道流通资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反而成为主要的农村资金外流途径。近年来全国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基本上存储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又贷款给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专项用于农副产品的收购,这两方面的资金几乎相抵。

金融缺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因而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这便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的结果,也是农村金融体系缺陷之所致。

权利与责任分不清,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国家财产所有权不明确,导致权利和责任不清,在信贷扶贫实践中,扶贫发放贷款投放不准确,贷款拖欠严重甚至腐败等问题都不约而同的存在,由此加重了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合理性。

武汉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专家邹恒甫指出:金融发展程度的高低将影响收入分配。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长期落后与金融发展的萎靡存在密切关系。农村金融各局部市场存在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情况,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体制资金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导致低效率的配置水平长期维持,形成不均衡中的“均衡陷阱”。顾及于此,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已迫在眉睫。

资金撤出,金融单一。正规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从农村地区撤出,金融供给日益减少;国家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击与排挤,更加使农村的金融供给窘迫。就市场准入来讲,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由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垄断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其实质仍然是由政府控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权和独立权,而且金融产品单一。

2 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的危害

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面临着12大制约因素,金融体制效率低下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中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更应走在前列。

缺乏贷款资金,影响经济发展。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的不足将导致经济体的发展陷入“贫穷陷阱”,因而农村地区后续经济实力不强,不仅使贫困恶性循环,而且导致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但凡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明显加大。不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危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农业方面的保险萎缩。对于中国农业来说大多都是靠天吃饭,影响现代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天气与市场。但由于农业保险的赔率高,利润少,许多保险公司都放弃了这一市场,从而导致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保险逐渐萎缩。现在,虽然已经建设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但农业保险起步较晚,险种不多,规模不大,依然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上缺少竞争机制与主体。近几年来,农村金融主体数量、种类及功能的缺失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也重新被有关部门引回到农村中,并鼓舞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农村分支机构。但现阶段尚且未组织成有效地竞争机制,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这个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这便出现了一系列民间小型的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其运行的规模较小,甚至有时还会影响正常的秩序。

3 农村金融改革的展望与策略

建立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然而,根据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就应当切实从整个金融体系出发,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便于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打开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竞争力。从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出发,培育和发展具有多样性、竞争性与高效性的金融体系,对外打开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外来资金,并适当放宽政策,实现农村金融的改革。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在乡镇内设立多家多有制的金融机构,并允许外来资金参入,促进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扶持,发展有序的贷款组织。对于比较微小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汇集资金,增加融资途径,促进金融机构发展。

对农村的公共财产投资体系进行改革。在农村的金融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共财产投资的作用。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之中,各个机构之间的属性是不相同的,但人们却常常无法分清,对其产生混淆,由此使许多金融业务受到负面影响。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分清它们各自的职责,商业金融能够解决的问题,政策性金融就不要参与其中。政府财政部门要为乡镇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教育事业的投资,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

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第一,有关如何使用抵押物。由于农民没有严格以上的土地拥有权,就无法用土地当作抵押物进行贷款,这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一大主要原因。而农民的房产与生产资料很难进入市场体现价值,因而不能当作抵押物。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政策,在一定情况下允许土地当作抵押物,让农民进行贷款交易。

第二,建立存款保险公司。为了快速解决农村经济危机,有关部门应成立法案,设立相应存款保险公司,实施强制性的投保制度,稳定农村的金融。

第三,为了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完善,国家应设有相应的支付系统,同时在存款上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减少税收,增加农村贷款金额。

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想建设全面多方面的金融体系,那么就必须改善现有的金融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改善金融环境主要还是有政府来主导,放宽政策,吸引资金,促进地区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与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和创新是新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用创新的理念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促使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扩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品种与数额,加快创新,优化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面,着重发展民用的产业。另外,还可以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信贷,以此更好的满足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

统而言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才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金融体制金融体系农村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政策决定还是市场选择?——基于历史角度的比较金融体制考察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加强银行治理结构完善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