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辰
由于世界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会使危机发生国受到创伤,而且可能会使危机输入国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失。该文首先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渠道分为三种:金融传递渠道、贸易传递渠道和预期传递渠道。其次,指出信息在预期渠道金融风险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将这种信息分为:“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分别阐述其对金融危机传递以及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影响。最后指出我国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对策。
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金融危机不再是单个国家的事。我国面临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政府需要制定相应措施维持经济稳定,抵御金融风险,并在爆发金融危机时,能将损失降到最小化。因此,本文就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与我国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添砖添瓦。
1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渠道分析
金融传递渠道。通过影响其他国家资本流动或者网际净资产,使危机在具有经济联系的国家之间传递,这称为金融渠道传递。它是开放经济条件下风险传递的重要内容。金融渠道传递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别。根据危机发生国与输入国是否具有直接金融联系,分为间接金融渠道传递和直接金融渠道传递;根据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基础是否相关,分为非生产性资本流动传递和生产性资木流动传递。
贸易传递渠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影响到与其有贸易联系的国家的进出口企业,使其交易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经济,这就是贸易传递渠道。贸易传递渠道包括所有会影响贸易量变化的因素。
预期传递渠道。国际金融风险在国与国之间传递有很多途径,包括国际投资、国际借贷以及国际投资资本等。研究市场参与者对经济预期的变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是预期传递渠道的主要内容。
预期传递渠道的作用机理是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投资者会对这个国家的一些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总结,同时主观判断强化具有类似特征的国家发生危机的可能性,最终导致危机人为地蔓延到具有类似特征的国家。投资者作出预期的依据是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拟定将不利于投资者作出合理判断的叫“虚假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正确作出投资决策的叫“真实信息”。
例如,某国发生金融危机,投资者受“真实信息”的影响,对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特质进行总结,比如经常账广赤字严重;政府财政不平衡;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内存在大量国际游资,入不敷出;都向国外银行举借大量短期外债等。将这些特质归结为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对具有类似特质的国家提前收回投资甚至拒绝投资,造成金融危机人为传递。
由于缺乏透明、完全、对称的信息市场,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只好依据掌握的“真实信息”判断分析,进而放弃投资,这有碍市场的健康发展。
2我国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对策
金融危机会对一个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十分重要,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晴雨表。金融危机的爆发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也就是说,金融危机是可以提前预测的。一些经济指标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会发生明显异常。通过关注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或阻止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帮助。
用来作为国际金融危机晴雨表的指标丰要有:
银行等金融业中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50%随时都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该指标数值与说明该国经济泡沫严重程度正相关;外援融资/总融资。该比值反映了该国的金融风险。5%以下较合适;外债占经常账广的比重。该指标小于l则安全;名义汇率和名义利率。该指标偏低,会发生投资过热,严重时会引发泡沫经济,若该指标的数值偏高,大量外资进入本围市场,如果本国经济稍有恶化,可能引起大量外资撤离,对本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该指标上下波动20%是安全的。
以上只是指标的一小部分,为了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金融危机,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经济的破坏程度,我们应该对更多的指标进行发掘。
加强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监管,完善金融改革和创新。政府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和审计检查工作,对外汇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严厉打击理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现象,对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操作过程中绝不姑息纵容,严格依法办理。完善金融机构的要建立起内外部监管体系促进其健康良性发展。
完善法人,自负盈亏,依法经营,改革金融企业,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控制贷款制度。市场集中度是指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大部分贷款集中在少数企业中,如果企业经营困难金融危机很可能发生。因此,降低市场集中度,严格控制贷款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完善金融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鼓励金融企业公平竞争,政府不干预金融企业的经营决策,主要发挥外部监管作用。
国家应该鼓励金融创新,从而给金融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金融企业应对市场竞争、不断向前发展。金融创新时不能盲目追求金融衍生产品的数量,而不顾质量,要把握好稳步推进的原则。
确保银行资产安全。银行资产的安全,影响到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当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的金融系统首当其冲。银行要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
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目前国内金融体系对银行业的依赖,减少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实现国内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
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理:
对银行的各种服务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支持和鼓励上市银行吸收国内和外资股的数量,以充实银行资本;由公安机关协助配合,收回不良贷款,最大程度的减少银行资金损失;适当的税收减免,加强金融支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优惠。
严格控制信贷规模,防止产生泡沫经济。中国的经济运行存在很多挑战和闲难,比如企业效益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与此同时,进入我国的国际投机资本,集中流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银行的信贷资金也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其中,从而造成我国股市和房市过热。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正在形成泡沫,有以下表现:
公司的投资管理纪律过于松散;目标价缺乏盈利预期不加修正的调升;人们对未来流动性的信心是否坚定难以估量;公司的大规模融资;行业轮流上涨缺乏基术面的支持。
央行自2007年以来不断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对经济过热现象进行抑制。然而,目前我国利率偏低,企业投资欲望强烈,商业银行小幅提高贷款利率无法制止企业的投资欲望,房地产等企业通过调高房价来吸收增加的贷款成本,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很大,经济过热也没有得到抑制。因此,国家要加强对信贷规模的控制,降温房地产市场,向其它经济偏冷领域投放信贷,以此推动各行业平衡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一旦爆发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计。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渠道包括金融传递渠道贸易传递渠道和预期传递渠道。由于完全、透明、对称的信息市场的缺失,市场参与者很难得到清晰明确的市场信息,只好依据自身掌握的“真实信息”做出投资选择,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如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晴雨表、加强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监管、处理不良贷款以及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