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2014-11-03 03:16柯宇丹
艺术评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客家人惠州服饰

中国历史悠久,56个民族文化璀璨。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客家人原处于中原地区,为躲避天灾和战乱,大批南下迁至赣、闽、粤等省份,在广东主要集中在粤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州等地。惠州客家人大都在唐末、南宋时先后迁入。惠州地区的客家服饰便是客家人在保留中原服饰文化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山区文化,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综合制作形成的。惠州地区的客家妇女服饰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质,保护与传承客家妇女服饰,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惠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惠州的传统文化,建设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质

(一)以实用为美 我国中原地区传统的女子着装为上衣下裳,窄袖右衽,宽松肥大。惠州客家妇女的服饰延续了中原服饰的传统形制,无论是上衣还是裤子,都较宽松、肥大。惠州客家妇女的大襟衫依然是高领、右衽的形式。而下身则由中原地区的“裳”,即裙子,改穿为大裆裤。这是因为客家人移居偏远潮湿的南蛮之地之后,艰苦的生活环境,要求男女都必须参与生产,辛勤劳作。在衣饰方面,则以遮体避寒为原则,以讲究实用方便为出发点。裤子比裙子实用性更强,所以也在客家妇女中流行开来。因此,客家服饰的实用性大于装饰性。

大襟衫的裁剪呈T字型,并且随季节的变化,内可穿多件衣物,既保暖又不显臃肿。在衣服的右前片(小襟),即门襟遮盖处有一小口袋,便于装一些随身物品。布料的选择上都是以耐穿、耐洗为原则,一般以棉、麻为多。大襟衫下摆长及臀部,侧缝开衩。传统客家大襟衫有“前襟短后襟长”的特殊造型,这是因为穿着宽松的大襟衫在劳作时,因弯腰工作而容易弄脏衣服,常将前片塞入裤腰位置,继而也就形成了前短后长的造型。后因穿着方便,也就多以短装形式为主。 大裆裤造型简单、宽松,无前后与男女之分。只要用腰带绑紧,任何体型都适穿,甚至可以传给子孙。大裆裤的制作是将两片布对折,缝合,再用一块布接缝为裤裆部分,以裤带绑牢裤子。穿着时是用左右手各执一端腰围布,然后互相交叉叠好,再绑上裤带。由于穿时不太方便,后来直接将裤带串在腰头上,抽绳打结。大襟衫、大裆裤都是采用平面裁剪,这样就不需要视体型之不同而特别量身订做,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以质朴为美 在款式上,惠州客家妇女都以穿大襟衫、大裆裤为主。客家妇女服装向来具有“不分贵贱贫富”的特色,由于因集体迁移之故,一起开荒,生活环境相近,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不大,最多就在衣服的用料或是扣子的材质上差别而已。客家女子无论居家、劳动、外出办事一般都穿大襟衫。大襟衫、大裆裤在裁剪上都以节俭、不浪费为目的。比如大襟衫袖子的接袖,在内部都会加上贴边布,目的就是要满足耐磨、加强牢度的需求,使服装更加耐穿。 在色彩上,惠州客家妇女的服装主要为蓝、黑两色,大襟衫也多被称为“蓝衫”。妇女爱穿素色服装,布料上是素面的,装饰图案非常少,这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服饰中,装饰、服色被当成一种等级、地位标志的现象不同,客家妇女服饰不分贫富贵贱,这与惠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惠州在封建时代属于南蛮之地,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管制相对较松。客家人迁徙至惠州山区地带,艰苦的环境需要常年劳作,蓝、黑颜色较深,耐脏、耐洗,适合生产劳作穿着,也符合客家人朴素、节俭、不喜浮夸的民族性。

(三)以自然和谐为美 惠州的客家妇女崇尚自然。比如不裹脚,任其自然。大襟衫、大裆裤宽敞舒适,不刻意强调紧身束缚性,体现出客家女子追求自然和谐,不矫揉造作的性格。服饰在颜色上也基本保持了大自然最常见的原色。当然,客家人的蓝色情结,也是由于客家地区产蓝靛所决定,《明穆宗隆庆实录》记载:“福建、广东之地皆以种蓝为业。

”来到惠州的客家人,跟本地人学习种蓝技术,也使他们的服饰色彩呈现了蓝色。惠州客家人的服装面料用本地种植的棉、麻,无不表现出客家人适应环境,善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本性。 惠州客家妇女服饰以自然和谐为美的特质还体现在其独具特色的头饰——凉帽上。凉帽是惠州客家女子常戴的一种帽子。惠州的客家凉帽又称“苏公笠”,相传是苏东坡为爱妾王朝云所设计。苏东坡于公元1094年被贬于惠州,爱妾王朝云随他而来。他在当时的笠帽的基础上把帽子中间留一个窟窿,方便留着发髻的王朝云佩戴。从此这种“苏公笠”就在惠州地区流行开来,成为客家女子专用的一种帽饰。客家人迁徙到惠州荒无人烟的山区地带,传统的男耕女织不可能维持生活,客家女子也要出门参加劳作,在封建社会按规矩妇女抛头露面是有伤风化的,而凉帽的设计带有一圈帽帘,恰可遮脸,这种有布帘遮挡的样式,既符合封建传统的“女子出门必遮其面”的思想,又满足了出门劳作的需要,也就流行起来。凉帽是用竹蔑片编织而成的。惠州地区盛产竹子,客家人就地取材,制成的凉帽轻盈、凉快,户外干活时可防雨、防晒、防尘,非常实用。可谓取之于“自然”而用之于大自然。

二、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现状堪虞及其原因

惠州地区的客家妇女服饰历史悠久,既保留着中原服饰的传统文化,又增添了本地的色彩。客家人源于生活的朴素情节,加之其艺术创作精神,把它充分地体现在自己的服饰上。独具特色的惠州客家妇女服饰理应得到世代相传,然而,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冲击,如今依然穿着传统客家服饰的女子已甚少。笔者来到惠阳象岭村,这里也是早期客家人移居聚居的地方,沿村子走了一圈,这里几乎看不到穿着传统客家服饰的女子,只偶尔见到一、两个人佩戴凉帽在户外干活。许多老人家都说传统的客家蓝衫已随着老人的去世而一起被烧掉。在世的老人也不穿了,很多都被扔掉了。笔者采访了89岁的李奶奶。她是少有的还存有传统客家服饰的老人。她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拿出她存着的几件传统客家服装以及凉帽,将它展示给我们看。几件衣服保管得非常干净、整洁。她说现在几乎没有人穿,也很少人会存着,大家都穿时装,没有人要这些东西了。笔者还采访了惠阳淡水唯一的一家手工凉帽作坊主朱冠玉老人,她说制作凉帽的工艺复杂,现在又没有人愿意学做凉帽,这项技艺都快要失传了。从种种的现象看来,惠州地区的传统客家妇女服饰面临的是人亡物亡,人亡技绝的局面。 惠州客家妇女服饰之所以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况,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导致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随着中国的社会形态逐渐向工业化社会发展,21世纪的惠州,经济处在飞速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盖作厂房或发展房地产。农村人口锐减,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城打工,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挣更多的钱,而非留在农村务农。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被城市吸引,要么是因为他们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被打破,要么是因为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乡村的贫困促使许多人到城市中一试身手。”凉帽作坊的朱冠玉女士说:“凉帽主要是农民务农戴的,一顶凉帽就卖二、三十块钱,而制作的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前前后后22道工序,纯手工完成,全部做下来也要几天的时间。而凉帽销售价格不高,收入微薄,因此没有人愿意做。

”她的作坊成了目前惠州惟一家凉帽作坊。 二是社会生活时尚的变化导致人们的选择更多。改革开放以来,西风东渐,外来洋货的推广,对中国社会的生活时尚和消费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建国前后,惠州客家妇女们的装扮大都是大襟衫、凉帽的样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时装冲斥着市场,不要说年轻人,就连一些老人也开始穿上了时装。而且市场上各种不同材料不同样式的服饰日益增多,人们的选择范围增广,也就没有多少人还穿戴样式较老的大襟衫、凉帽了。到了21世纪,基本就没有人穿了。笔者问89岁的李奶奶为什么不穿了,她说:“大家都不穿,我也不好意思穿,人们都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穿来干什么。不穿的东西大多数人也就扔了,我是觉得衣服还好好的,以前穿了这么久有感情,就收藏起来。

三、对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确保对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惠州客家服饰中的凉帽,由于其技艺精湛,而如今会制作的人又非常少,现已申报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惠州的客家服饰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惠州地区客家文化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随着政府和学者的倡导,本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保护技艺的首要问题就是扶持好传承人。现在惠州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已为数甚少,且年龄较高,如惠阳淡水手工凉帽作坊主朱冠玉女士,从事凉帽制作40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她已有60多岁了。随着她们的不断老去,最后会陷入“人亡技绝”的境地。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建议政府对他们以适当的扶持,推动此业的发展。

(二)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扎实有效地对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现代设计与传统并不应互相排斥,我们现代的很多设计都是从地方技艺和传统材料里面学习来的。而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如: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姻亲传承等,传播范围窄,且很难找到传承人,比如有些传承人的儿女亲人不愿意从事这门手艺,或者因为宣传不够,师傅要招徒弟非常困难。一项技艺随着传承人的老去而流失,非常可惜。所以可以尝试传统传承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即将传统技艺带入高校。这种技术课程,在课堂式教学基础上,加入手工艺人技术指导,有相关老师进行辅助解说,配合教学,就能教授一个班的学生掌握这门技术。这样的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并且是在精英范围里传播。比如惠州的高等学府惠州学院就开设有服装系、美术系,可以把凉帽的制作人朱冠玉女士请入课堂,指导学生学习这门技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掌握了凉帽的制作技艺后,还能将它发展,结合现代的潮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发展与创新出更加新潮的凉帽。对于传承人朱冠玉女士来说,既能得到一个“技师”的称号,不仅在收入上有保障,也令她为掌握这项技术而引以为豪。这也是对传承人一个很好的保护,既得到了收入,又得到了尊重,体现了价值。

2010年广东省运会在惠州举行之际,当时市政府非常重视,组织惠州学院服装系教师为省运会设计一批带有客家风情的礼仪服装,服装系教师组织学生一起研究了惠州传统的客家服饰文化,设计了一批符合主题的礼仪服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着本土文化逐渐引领时尚,受过本土文化熏陶和技能培训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可以根据自身对客家文化的解读,在艺术界或者服装设计行业,甚至是自创本土品牌中融入更多的客家服饰元素,将客家服饰元素国际化。所以,将本地的传统文化结合高等教育,不仅让当代的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可搭借高校才识渊博的师资平台和具有冲劲的学生队伍,将我们的传统服饰扎实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三)建立客家服饰博物馆,强化对惠州地区客家妇女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在日本,几乎每个村庄都会有自己的展览馆,展示本村落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这也是一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而在我国的乡镇里这种现象是极少的。博物馆不一定要扎堆在大城市里,是哪里的文化就在哪里建,哪怕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笔者采访的惠州古文化研究者叶伟生老先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发动生产队、村民、有钱的老板和政府共同投资,为本村的革命烈士修建了一座博物馆。他表示:今天全村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我们革命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现在修筑一座纪念馆纪念他们是应该的。叶老先生表示,下一步希望能发动有识之士在村里合资筹建一所民俗博物馆,因为叶老先生所在的惠阳象岭村是惠州客家文化的聚集地,所在村落有5座市级保护的客家围屋。在民间,正是有像叶老先生这样的人在挖掘、保护这些民间文化,才使这些民间文化不至于销声匿迹。对此,笔者建议市政府建立客家服饰博物馆,或在现有惠州博物馆里增设客家妇女服饰展览厅。里面除了作技艺以影视的方式拍摄、记录下来,这可以让我们的美好记忆都能被很好地保存在我们的身边,使我们不至于忘记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根,也能让我们的年轻一代为拥有、了解这些历史和风土人情而自豪、自信。

四、结语

惠州地区是客家人的聚集之地,客家人口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80%。做好对客家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保护与传承。今天我们加强对它的研究和关注,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它,将它带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其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发展。 *本文为广东省惠州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项目编号:A513.011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范强.客家妇女蓝衫服饰[J].装饰,2006.7.

2.孙倩倩.客家妇女服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

3.孔铮桢.地方传统手工艺设计的复兴[J].文艺争鸣,2010.11.

4.钱逍,刘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12.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7.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客家衣展风华[M].台北:宝瓶

.广告有限公司,1996

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有服饰以及生产工具的陈列外,也应将制柯宇丹:惠州学院服装系讲师

猜你喜欢
客家人惠州服饰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猜朝代
赖炜炜作品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惠州多姿多彩
行酒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