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弘+雷达+雷刚
种桑养蚕、丝绸纺织曾是湖北省英山县的传统产业,但由于经营分散、产业链短、产品档次低,曾被桑农们视为“鸡肋”产业,经历数次种与挖的“纠结”。
近年来,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英山县独创的“平面茧”技术和“三种三养”复合模式,实现了种桑养蚕亩收益破万元。随着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双提升,这项传统产业又要“火”一把了。
蚕吐平面丝,效益翻一番
走进英山县金家铺镇六口塘村的养蚕室,只见这里的蚕宝宝吐丝方式让人大跌眼镜。它们吐出的不是传统的椭圆形茧,而是一块块平面的丝板。
桑农老刘笑着解释:“这是去年初从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引进的‘平面茧新技术。采用平面吐丝床,一块块丝板只需稍经加工,即可制成蚕丝被哩!”
老刘说:“‘平面茧技术的原理,是改变桑蚕吐丝‘作茧自缚的习性。因为蚕有趋光性,喜爱朝着有光的地方跑,我们便让周围都保持黑暗,蚕成熟后用平板床吐丝,丝就非常均匀地分布在平板上,织出平面丝块。”
据县茧丝办副主任金涌泉介绍,传统结茧方式结出来的茧,需要经过剥茧、煮茧、取丝等环节,既费时又费力。而生产平板丝,省去了剥茧、煮茧、取丝的工序,不会断丝,色泽、气味、蓬松度等都优于传统加工方法,是很好的优质原料,深受加工厂家欢迎。
“企业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平板丝,能避免在收购环节企业和桑农之间因蚕茧定级定价产生的矛盾,既维护了企业和桑农双方的利益,同时还达到了环保效果。”金涌泉说。
“这项新技术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桑农收入能翻番。”老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张平面茧平均产量6.2千克,每千克单价300元;生产鲜蚕蛹23千克,单价40元,实现了单张蚕种收入2780元的高效益,比常规蚕茧生产效益高出1325.6元,增收比例91.4%,几乎翻了一倍。
“三种三养”,桑园四季不闲
仅靠种桑养蚕,收益仍十分有限。如何让产业实现更高效?今年,六口塘村以高标准建设“三种三养”复合型高效蚕桑基地:养蚕、养鸡、养鱼和种桑、种菜、种药材相结合。
初夏,在六口塘村的蚕桑基地,桑树长势喜人,树下的豆角、辣椒叶肥苗壮。
基地在开始建设时有个原则,首先保证桑园土地一年四季不闲置:主要土地用于种桑,其他间隙土地要确保每个季节、每个时间点都有蔬菜和药材等作物在“生钱”。蔬菜主要集中在生姜、辣椒、豆角、萝卜等品种,药材则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
根据现有劳力情况,一年养殖三季蚕,全部生产平面茧,至少可以实现收益7500元;仅萝卜种植一项,每667平方米就可产鲜萝卜4000千克以上,最低直接收益在2000元以上,加上其他蔬菜、药材种植和桑园鸡养殖收入,每667平方米收益万元就有了保障。
县茧丝办主任曾毅表示,“三种三养”模式是新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便于“复制”。桑园养鸡,可以吃草吃虫,鸡粪增加桑园养分;桑基鱼塘的水用于桑园灌溉,桑园除的草、蚕粪(蚕砂)用来养鱼;桑树修剪的枝条可以培植食用菌,果桑的桑葚既可供观光采摘,还可加工成桑果酒、桑果汁。
传统产业有望复兴
听说几千年的养蚕方式被改变,效益又大幅度提高,周围村镇的桑农纷纷赶来咨询观摩,个个兴奋异常,纷纷跃跃欲试。
县农业部门在蚕桑专业村——六口塘村牵头组建桑和平面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相应的技术、资金扶持,网罗部分“胆大”的桑农入社“试水”。
今年年初,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六口塘村租赁土地3万多平方米,投入资金120万元,规范建设了600平方米的养蚕车间。将传统的养蚕蚕匾改为可升降的省力化蚕台,继续示范推广平面茧生产技术,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养蚕的比较效益。
英山县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将这种高效蚕桑新模式的应用范围推广,“复制”到20个专业村,推动蚕桑产业上游原料供应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将农民手中的“鸡肋”重新变回为“香饽饽”。
(徐思弘 雷达 雷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