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该文主要讲述了RCCA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利用RCCA方法减少拒收单,减少制造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制造周期,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一、 RCCA(Root Cause Corrective Actions根本原因纠正措施)
RCCA是一种质量问题处理的过程方法,总结了众多解决质量问题的思路,从故障本身入手,利用故障树图、5WHY、鱼刺图、因果图等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最终达到解决质量问题,防止故障重复发生的目的。
二、 RCCA的工作流程图
三、RCCA方法在不合格品管理中的应用
西飞公司新研项目中,B747-8-IF内襟翼项目拒收单数量最多。该项目由于先进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而成为技术最为复杂、质量要求最高、单件产值较大、影响比较重要的转包项目。2009年开始研制至今,生成了大量经由顾客处理实施的拒收单,涉及内容繁杂,涵盖生产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既有技术的,质量的,也有生产管理方面的。因此如何降低拒收单,也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制造周期的关键所在。现在就747-8内襟翼项目为例,阐述RCCA方法在不合格品管理中的应用。
问题的确定。2012年内襟翼项目共发出西飞责任的拒收单286份,其中国航总厂责任拒收单137份,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因此如果能减少国航厂的拒收数量则会大大减少内襟翼项目的拒收单数量。
因此国合部联合国航厂的相关人员成立专门的RCCA小组,针对内襟翼项目进行了RCCA方法的分析和研究,以减少国航厂内襟翼项目长期居高不下的拒收单数量。
首先我们要发现问题所在,即什么故障导致的拒收单数量较多?通过对2012年内襟翼项目国航厂责任137份拒收单数据的整理统计,见下面柱状图发现,导致国航厂拒收单数量最多且重复发生的故障为孔径超差,共51份。
因此我们将主要以孔径超差为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解决。
问题发生的原因(利用鱼刺图等方法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后,如何解决孔径超差这个主要故障,我们可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刺图从4M1E,即人员(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IRIAL)、方法(METHODS)、环境(ENVIRONMENT)对此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别统计和分析。
第一步:首先统计出孔径超差在产品上某个部位的概率大些。下面对国航厂51份孔径超差的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由下图可见孔径超差多发生于壁板上。
第二步:现在已发现,孔径超差故障多发生于壁板上,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壁板上钻孔时,孔径超差,现在我们用鱼刺图分析如下:
环境因素:工作区域光线不足。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最后通过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的确认之后找出导致孔径超差最根本原因为: 刀具硬度不够;啄钻用的时间久以后主轴不同心;钻模板上压紧钉松动/断裂;工人操作技能不熟练,不能熟练、正确控制钻速和进给量。
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根据分析出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纠正措施。制定措施如下:通知供应商改进刀具,制造刀具时,直径偏下差;工人经常、定期检查啄钻和钻模板,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返修;对工人进行钻孔培训,熟练掌握钻孔技能。
对措施跟踪后的效果评估和改进意见。对措施进行验证。通过2013年和2014年波音内襟翼拒收单孔径超差数量的统计,见下图,可发现,孔径超差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制定措施有效。
以上所述,利用RCCA方法对拒收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统计,能够快速有效的发现关键问题所在,为解决主要问题,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主要问题的解决,拒收单也随之减少,拒收单的减少又缩短了制造周期,最终达到产品利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