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商发展看互联网未来的影响

2014-11-03 17:12洪钟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电商

洪钟

2001年美国互联网络泡沫破裂以后,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成长期,然而互联网却从未死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互联网正迎来新一轮的革命。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不再是自身单一的发展,而是融入到各行各业,给传统行业带来许多颠覆性改变,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球最大实体经济的国家来说,意义显得更为重大。而且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产业形态,更是变革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且也可能促进新的政治改革。

一、中国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快速增长

(一)中国电商跃进式发展

中国电商发展的一个代表案例是淘宝的“双十一”(即每年11月11日,以电商网站淘宝天猫为首发起的营销活动),2013年11月11日,淘宝天猫的单日交易金额高达350亿元,较2012年的191亿有大幅增长。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从2008、2009年开始发展起来的,这两年中,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率均在100%以上,此后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60%—70%的高速增长。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030.3亿元,同比增长6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2%。从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看,截止2013年6月底,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4.35万亿元,保持了24.3%的高速增长,2010—2012这三年中,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增长21.6%、33.3%、30.8%,连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总的来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电商行业之所以从这个时期高速发展起来,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伴随社会消费整体增长,同时中国物流业、支付体系和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健全的基础设施。另外,网络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有了购买力之后,对网购依赖程度较高也是因素之一。这些因素促成了这个时期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2013年三季度,中国网络销售额是4547亿元(约合740亿美元),而美国同期是457亿美元,中国目前已经高出美国60%左右。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余额宝、P2P、网络金融社区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迅速崛起,互联网和金融业强强联合对传统运营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实际上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英文里并没有类似的词语,国外一般称之为技术金融或数据金融,就是用新技术做金融业务或者解决金融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或者移动化。即把很多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和手机上来。第二,金融服务智能化。表现为在程序中加入很多智能化的算法,并通过诸多技术手段,使其可以很人性化的理解客户的许多需求,并给出好的建议,类似于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私人金融助理的功能。第三,大数据支撑的新业务。在金融服务智能化当中已经包括一些大数据的方法,以此让程序变得更加聪明,自动化服务更好。此外,也有一些直接衍生于大数据支撑的新业务,比如利用大数据征信。以前征信是发调查问卷,或者看工资表等信息,现在则可以利用一些网络上数据或者银行电子化的数据,直接进行信用评级。第四,新型交易结构。就拿经常提到的P2P为例,P2P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分散的、点对点的结构,这个结构和传统金融有巨大差别。传统金融是以银行这种大型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活动的媒介,各种金融活动都需要通过这个媒介进行,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的枢纽和中心。P2P则完全抛弃了这个中心,实现了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因此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效果。第五,另类金融探索。这是一种更加激进的金融探索,最典型的代表是比特币。与传统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可以说比特币是一种理想货币,或许它所颠覆的已经不仅仅是资金融通的方式,而是要去央行化,动摇的是整个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基。

二、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

(一)中国电子商务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从经济学上来看,交易的发生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讲到的,由于两个国家生产商品的效率不一样,因此就产生了交换的需求;二是赫克歇尔、俄林时代,他们发现一战、二战前交易的主要商品是资源,英国和德国都是资源缺乏国,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也导致了贸易的发生;三是二战以后,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产生成本效益,从而导致不同国家生产不同的商品,都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从而引起贸易;四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杨小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指出亚洲国家虽然没有多少优势,但是交易成本低,也会引起交易的发生。

贸易的发生,或者一种贸易方式替代另一种,一定能从这四种模型中找到理论依据。电商的快速发展就在于其降低了流通环节的交易费用,这部分降低的交易费用又转化为消费者新的消费额。因此,电商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但与此同时,电商不仅要受到流通体系、金融支付能力等限制,还要受计算机、移动终端普及率及互联网渗透率等的影响。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限制还远未达到边界值,因此电商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各国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互联网用户数除以潜在用户数)来看,中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在20%—30%,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则普遍在60-90%的范围。由此可见,未来中国互联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2014年,中国的4G应用开始普及,移动宽带将会得到数十倍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商行业的发展速度,或许可能成为中国移动电商元年。借助4G的上网速度,购物、图片和视频传输将不存在任何障碍,这些技术将会大量被电商行业应用,2014年中国移动宽带的互联网渗透率也有可能达到50%以上。

从另外一组数据来看,2012年一季度移动购物市场的规模是76亿元,2013年三季度已达到433亿元。从移动电商和固网PC电商的比例来看,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端交易占整个电商交易的2.9%,2013年则达到了9.5%,发展速度惊人。2013年淘宝“双十一”当天50多亿元销售额来自于移动终端,占整个销售额的15%左右,预计2014年这一数字将可能达到20%。这与整个中国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和休闲行业发展很相关。过去企业办公大多固定在办公室或工厂车间,上网基本都是基于固网,现在随着中国消费经济越来越发达,特别是创意产业、文化产业、金融行业等的发展,移动办公人群越来越多,所以碎片化时间日渐增多,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整个网络购物的频率和效率。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即压缩了时间,突破了地理限制。所以,一波一波的驱动因素推动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

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6.2%。从不同的商品品类来看,服装已经有19%是通过网购完成,家电是17%,其他只有4%。以服装为例,英国的服装销售线上已经占到了25%。此外,从最难被网络化的奢侈品电商来看,全球的奢侈品电商是140亿美元,但是网购只占整个奢侈品行业的3%,相对于服装这些行业占比还很低。可以看出,从不同的品类来分析,中国的电商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二)电商会改变但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商业

目前,中国地面零售的增长速度为10%左右,而网络零售的增速则高达40%,前几年网络零售的增速则更高。不过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电商对整体消费的作用更多的还是对传统零售的替代。根据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电商的高速增长,70%来源于对传统零售的替代,30%来源于新增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因为有了网购,购物时间可选择性大大增加。但选择在网上购买还是实地购买,取决于商品的性价比,如果实地销售性价比不高,那就一定会输给网络购物。网购第一大优势就是价格优势,但现在价格上的差别较之从前已不明显,原因是许多实体店也在打折促销。就产业结构角度而言,百货店也在向体验式消费型的购物中心转型。同互联网相比,百货行业都是日渐式微的状态,如果不做资本整合等动作,将很难有所改观。这是大势所趋,虽然当中会有曲折,但总的方向不会改变。

相对于传统零售,电商是一种更有生产力和效率的工具。传统的零售模式,从产品的生产到终端消费者,中间要经过许多销售环节,最终导致商品价格的层层加码。而电商则大大缩减了这个过程,使得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相同的产品。同时,电商也大大扩充了商品的丰富程度,因为只要是物流可以到达的地区,理论上任何地区都可以享受相同丰富程度的商品。这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影响尤其明显。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网购额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大大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空闲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用大段时间去消费购物变得越来越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现在即使是开会的间歇,或者等公交车的十几分钟时间里,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消费购物。

尽管电商高速增长,并呈现出对传统零售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电商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地商,并且也不应该完全脱离实体。因为人类不可能只生存在虚拟世界,未来电商和实体地商将是共生的关系,特别是像旅游、美容、电影这种更加注重体验的消费很难被电商所替代。尽管电商对传统零售的替代仍将继续,但随着替代作用逐渐逼近边界,未来电商的增长速度也将下降。地面零售仍然会长期存在,不过在电商的冲击下,地面零售未来的模式将发生改变。地面零售将从以商品销售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交流等,即向更优质的服务转变。未来的零售商店数量将减少,更加注重体验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则将会增加。而这个过程,也是效率提升的过程,一些低效率的商店将被淘汰。

从国际上来看,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出现了一个逆流,百货商店又重新发展起来。支撑百货这种逆势发展的因素就在于消费过程的奢侈化。因为去这些百货商店的人大多是是富人,其追求的也是在消费过程中多种感官的享受。而网络购物目前更多的只是视觉感官,并不能满足这些人其他感官的需求,同时也要求其他更多的服务。因此,从未来来看,中国的电商仍将高速发展,但这种高速度随着替代效应的减弱也将随之下降,电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商业,不过将从很多方面改变乃至颠覆传统商业的模式和形态。

三、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与创新

(一)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我们需要对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活动有一种更加宏观、深刻,带有历史观的角度去思考。新的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同时也给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生产关系。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共识。实际上,互联网也改变了制造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创新了融资模式,使得一些小的创新也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创新的转化。正因为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很多产业,从而也就改变了整个经济。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而且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构建起新的技术平台,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解决了一些以前在交易中做不到的事情。例如诚信体系的构建,过去由于信息获取的成本很高,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征信体系很难有效建立。但随着新的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大量的交易数据可以被记录、保存下来,同时也非常便于查询和分析,征信成本大幅下降,成为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基础。而且这种基于事实数据建立起来的诚信体系更加有效,也促使商家更加重视信誉。

人类社会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有四种主要方式:一是纵向的关系,包括通过暴力和行政手段来处理的两种关系;二是横向的关系,包括借助道德和市场规范来处理的两种关系。但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关系的这两种处理方式,在实际运用中都是相互配合的,国家行政权力背后需要有暴力的支撑,而市场关系也需要借助道德进行维系。不过传统的交易方式很难有效的结合这几种关系,而互联网则可以打通它们,形成最好的融合。互联网的出现,将人与人之间的两种横向关系,即道德和市场完美的结合起来。在没有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之前,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波兰人兰格曾提出,只要把各种联立方程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做到消费和生产无缝对接,就不会产生过剩和短缺,从而实现完美的计划经济。但是,当时即使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处理一天的数据可能就要花几十年时间。人的实践会随着工具的进步而进步,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当时很多无法想象的任务现在都可以轻松实现。新的互联网生产关系也因此形成。

其次,互联网的社会化。互联网已完全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方式以及认识事物的方法等。比如以前认为自组织是松散、没有力量的一盘散沙,但如果用互联网把这一盘散沙联系起来,就会形成无法斩断的网络联系,这在军事上来看也有重要意义。以前所讲的很多互联网现象还是局限于比较单一的领域,不过现在来看,互联网正在从一个点引申出许多创新,这些创新又带来许多社会生活的改变。与此同时,也要求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跟进。因此,互联网的社会化不仅仅是带给人们生活上的便利性,而是会从根本上去变革许多生活方式以及组织关系。

第三,互联网或促进新的政治改革。新的互联网生产关系的形成,也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现在的国家政权都是金字塔结构的,行政成本和管理成本都非常高。但互联网具有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因此包括官员消费、公务消费、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府及其相关活动,都可能因为互联网的进入而被解构掉,再进行重新组织。包括对某项政策意见的采集,以前可能是抽样调查或者采用代表制,以后就可能通过互联网进行全体的意见采集,这样一来也就会带来很多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为一种新的人人民主的方式提供了可能,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民主。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公开、低价、高效等特性,使得建立互联网人人监督的体系成为可能。并且这种人人监督有别于那种偏激性的群众运动,这种监督的基础是基于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真实信息,比如你的消费和收入是否符合,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也就给政治道德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工具,这种工具是把人们已经习惯的消费行为移植到政治领域。那么未来就有可能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产生新的政治改革,就目前来看或许这种趋势无法阻挡。

(二)互联网发展与中国式创新

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并不是由中国创造,但却在中国获得了最旺盛的生命力,这与我们此前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式创新有关。由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实体产业并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具备了能够与互联网形成许多融合创新并产业化的条件,从而为孕育新的创新及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温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好中国的这种优势,进而促进中国的创新发展。

第一,互联网与中国的实业结合产生强大生命力。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超过美国(19.4%)跃居世界第一。同时,钢铁、水泥、电解铝、精炼铜、化肥、化纤等基础工业产品,以及汽车、船舶、工程机械、计算机、冰箱、空调、手机等制成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尽管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总是被诟病为大而不强,但正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实体经济,从而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互联网通过与实体产业进行有效融合从而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在这种融合中,又产生了大量新的创新。因为只有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才能通过不断的创新,改进生产工艺,乃至创造新技术。此外,电子商务之所以在中国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还在于中国拥有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问题。尽管中国没有斯坦福以及哈佛这类大学,但实业中国为技术创新营造了一个更为接地气的环境。

第二,中国庞大的市场能够把新技术变为产业。中国式创新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市场。正是由于拥有庞大的市场空间,才使得有价值的新技术能够产业化,从而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如果缺乏在市场中的历练,就难以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技术,即使创造出了新技术,也很难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因为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在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还必须考虑到技术的经济性,而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可见正是具有了庞大的市场空间才能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庞大的体量将会带来质的改变。互联网与中国的实体经济结合,并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快速成长为规模巨大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仅是量上的扩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带来质的变化,可以突破许多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产业模式,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的新的产业模式和标准。

四、中国要以包容的态度迎接创新

电商不仅是一个开拓性的领域,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和未来发展的趋向。我们只有清除思想里的旧有观念,才能创新和变革。互联网带来的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是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旧的生活、生产方式由于信息化产生新的连接,从而催生了新的变化。比如以前,人们往往出现明显的病症才去医院,到了医院之后又必须挂号、诊断、化验、分诊,这样不仅无法使疾病提前防治,也使得医院系统效率低下且不堪重负。而现在,借助互联网,可以在每家每户都设一个检测点,或者在每个小区设一个检测点,每天测量居民的血压、心率等常规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统一管理,一个中心可以管理200万人的健康状况,可以真正做到中国古话所说的“上功治未病”。

对于包括P2P的互联网来说,并不是说这种新事物全是优点而没有缺陷,我们所强调的是它带来的是一种革新。过去的金融和货币体系是依靠国家权威建立起来的,而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了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再比如,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大部分融资都必须要有抵押物,而且大部分都必须是不动产抵押,这样使得金融体系效率十分低下,金融资源也很难得到合理配置。而依据互联网可以建立起新的征信体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模式。我们在合理控制这些新领域风险的同时,更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创新和新事物。美国人有一个哲学,犯过错误的人改正错误要比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改正错误要好,因为前者更容易创新。实际上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纠错过程,因此需要有宽容的态度。

猜你喜欢
电商
电商直播模式的应用与创新
《2020年(上)中国新三板挂牌电商公司数据报告》发布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备战双十一
2016年“电商百佳县”TOP20
固始县举办团干部电商知识培训会
汽车电商生态:盈利之考
电商的缩命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