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霞+丁渊鸳+唐文杰+纪红深
走进武岭门,眼前豁然开朗,青石铺成的三里长街沿剡溪而筑,街旁屋舍俨然,明末清初的建筑式样让人怀旧。剡溪水缓缓流淌,文昌阁绿树映掩。入夜,景观灯让夜溪口变得扑朔迷离,倍添民国风情的妩媚,给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到这里来的人以轻松宽容的幸福感觉。就是这宁静致远的气韵,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溪口媳妇宋美龄来到这里,夫唱妇随,过着偏安一隅的安逸生活。
如何让今天的溪口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这是溪口的时代命题。溪口镇镇长杜中权说,老百姓的事,是溪口的“小城大事”。
2010年12月,溪口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这个面积381.6平方米的大镇,从此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宁波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目标,坚持产城融合、生态产业、智慧城市、幸福生活“四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走 “以城促游 以游兴城” 的特色城镇化之路,从“镇”到“城”坚实地迈出了跨越的步伐。
溪口镇留下了青山绿水满目风光,经济发展也取得巨大的成就,正在实现从“镇”到 “城” 的跨越。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并代表亚洲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与全球另外4个入选的城市 ,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溪口发生的可喜变化,百姓满溢的幸福感正是走“以城促游,以游兴城”之路,办好“小城大事”的成果。溪口镇卓有成效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镇的特色城镇化之路!
溪口镇党委书记周世君的解释是:从溪口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出发,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管理能力,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做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将溪口打造成“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宁波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以人为本 完善城市功能
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后,溪口镇就提出了“让新型城镇化真正回归到‘人”的发展理念,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为推手,全力推进 “宜居、宜业、宜游、宜寿” 城镇建设,满足溪口经济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需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民建城,就要造福于民。
2012年以后,溪口镇党委、政府抓住关键,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大力投入涉及老百姓出行、住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全面推进镇区路网体系建设。镇区道路拓宽、主要路段街面改造、中兴路立面改造以及随着江拔线、弥勒大道等路网的贯通,至奉化市城区的3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新客运中心启用,使溪口进入宁波同城半小时生活圈。同时,配备区域出租车,开设旅游巴士专线,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和镇区多个停车场建设。对外增加一个重要出口,对内形成环线交通的北环线工程启动,将拉大溪口整个城市框架,也让老百姓和游客实实在在感受到出行的便捷。
加大城镇住房合理建设,力推“农房两改”,实施6个旧村改造项目,建成亭下湖、任宋、溪口一二三村等3个农居小区,建成26.8万平方米农居房,今年又开工建设4个新项目。有线电视和燃气管道入户率分别为100%和7.83%,宽带接入率50%;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建设提升专项行动,至今已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17个村通过验收,其中上白、岩头和明溪成为宁波市幸福美丽新家园现场会的示范样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100%和55%;行政村村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提高20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达到90%和21.8%。
在此基础上,启动畸山菜场、城北农贸市场、剡溪中学、武岭公园、电影院、大型超市建设项目,提升自来水厂设备让群众喝上更清洁的水。经过改造的银凤广场,绿树环绕,花卉飘香,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儿童乐园、塑胶跑道等设施齐全。剡溪两岸的亮灯工程完成后,银凤广场成为夜溪口的一道靓丽风景。
让老百姓以居住在溪口而感到欣喜与自豪。采访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当地人如数家珍讲出政府的惠民实事,让老百姓在城镇化中得到的实实在在实惠。诸如,今年“五一”新改造一新的银凤广场与武岭路以及剡溪两岸的亮灯工程顺利付诸。剡溪两岸曾经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溪口镇民不愿出来逛逛也无处可逛。自从亮灯工程实施,剡溪两旁成为居民饭后散步、休闲的场所。记者深深地感受到:溪口百姓幸福地享受着城市的文化生活。打太极、唱越剧、下象棋、运动休闲、跳舞等。银凤广场跳舞的人群绵延,各自有各自的阵势,每个阵都有上百人,阵容庞大的“佳木斯”团队操人数至少在五六百人以上,每个阵群都放着不同的音乐。庞大的广场舞阵势,着实成了夜溪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中也体现出当地政府的“用心良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心为百姓办实事,这一切让居民幸福指数无限上升。
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高效的管理水平,卓有成效的办事效率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溪口理顺风景区管委会和镇政府的关系,实施管委会和镇政府合署办公,内设机构“二合一”,强化景城一体管理的统筹力。
为适应“景城一体管理”,溪口建立了数字城管平台,成立奉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溪口中队,承接运行执法管理权限390项,有效提升小城市管理执法水平,遏制抢种花木、违章建设等行为,使节假日景区旅游秩序井然,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的高度肯定。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14个窗口,集中办理审批服务事项237项,日均受理各类事项约200件,受理服务事项办结率达到100%,实现了老百姓办事不出镇的愿望。
此外,溪口还强化镇区动态保洁机制,生活垃圾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改革环卫管理体制、升级环卫设施、打造环卫专业队伍,让街面整洁干净;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健全城乡污水处理网络,铺设污水管网,拆除水源保护区规模化养殖场,全面治理水环境,形成水清、天蓝、地绿的人居环境,不仅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省级复评,而且群众满意度达到99%以上。
由此所见,溪口国家卫生镇省级复评的顺利通过是水到渠成,也有力地验证了当地政府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而所作的努力和成效。
城乡统筹 推进城镇化建设
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溪口把城市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口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构建“城区—中心村—一般村”的城镇体系为目标,全面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加快自然村撤并、下山移民和农居房建设步伐,推进农村人口向镇区及周边中心村转移居住、转产转业,三年建成农居小区近70万平方米,实现农民转移8000人;注重以人为本,积极完善交通、防洪、供水、排污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水、路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向城乡延伸,三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优先发展便民类商业体系,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产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让老百姓进得了城,安得了心,必须让他们能就得了业;要支撑一个镇的建设,不能单一发展某一产业,需要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溪口启动了占地总面积700多亩、总投资近12亿元的大岙生态工业园区,为溪口高效低耗的清洁产业集聚,溪口镇又出台了《溪口镇大岙工业园区入区工业项目准入条件、评审办法、退出制度及相关指标考核办法》,在保证产业高效清洁的同时,也让工业可以有效稳定发展。2014年溪口镇招商引资与2009年相比,企业数量增加107家,达到1065家;其中规上企业增加15家,达到51家,亿元以上企业增加1家,达到8家;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9家,达到19家;县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32个,中国驰名商标及省级以上著名品牌11个。
大岙工业园区的建设进一步发展了气动元件、美容美发、节能照明线缆三大块状经济,也为溪口镇招商引资提供了新平台。溪口镇党委、政府再接再厉,加大创新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今年1—8月,溪口共招引项目42个,8 个月引进项目42个,其中投资2000 万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年度任务260%,实际利用外资817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163%,领跑全市。
这些都得益于近两年镇党委、政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紧抓了机遇,及时确立了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并努力做到精准招商,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大大加快了溪口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快小城市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投资商。
农业是根基。溪口镇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花卉、水蜜桃、雷笋为主的林特经济发达,有中国水蜜桃之乡、全国水蜜桃特色基地乡镇、中国雷笋之乡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雷笋)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桂冠。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作为溪口农业产业的花木生产,在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导致区域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溪口镇党委、政府的态度是:决不能以森林生态破坏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四年内必定退花还林,还溪口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
为此,溪口镇成立了四明山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堵疏结合、综合治理的办法,实施退花还林。
封山育林。禁止在已种植花木区域除草、施肥、施药,不得随意开挖。成立溪口镇森林派出所,建立行政司法相衔接的联动执法制度,负责执法巡查。2013年来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7起,其中办结毁林开荒案件33起,查获林木蓄积146.8立方米,查处办结林业刑事案件4起,有力地打击了毁林开荒行为。
建立已种苗木登记管理制度。对纳入退花还林区块的花木现状进行登记管理:清点株数、登记造册、编号挂牌、拍照留档。未经审批私自开挖迁移,按照毁林开荒案件严肃查处。
建立苗木准出审批管理制度。在溪口镇两个主要对外出入通道设立两个固定花木检疫点,一个流动检疫点,林业执法部门同公安、交警对花木外运车辆进行固定检查、流动检查,花木外运持检疫合格证和审批单才予以放行,依法查处无证运输。
补植复绿,开展生态修复。农户申请出售花木后的空地,必须落实“岀一补一”的植被复绿措施;统一流转四明山核心景区的山林,按照规划种上用材林、经济林和珍贵的树种;实行客土回填工程,对花木打土球出售造成的表土流失,采取客土回填的方式提升土壤肥力;实施新浒溪线边坡绿化工程,对新浒溪线董村大桥至直岙村老浒溪线路两侧岩质边坡实施绿化工程。
对退花还林,溪口镇不是一“退”了之,而是保证花卉产业得到发展,保障老百姓生活。镇政府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流转核心景区内林木林地经营权,承租7万亩的公益林、林木和农户林地,支付租赁费每年每亩100元给农户,增加农户的收入。流转后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规划生态景观林,与乡村旅游布局配套。
同时,溪口镇政府在江西等地落实租赁花木基地10000亩,前两年免费提供给大户和其他花农,鼓励花木外迁转移,培育花木生产的总部经济。区域内农户退花还林,愿意下山建基地或到外地建花木基地的,由镇政府协调,联合各村和专业大户等去外地发展基地,对下山外迁基地适当给予地租费的补助。扶持花木向产业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对农户提供产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科技发展等各方面帮助,让农户的收益得到保障。
溪口镇党委、政府还选择在亭下湖村等地价合适、基础设施较好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区块建设移民安置小区,保障下山农户的生活、就业以及子女就学。
升级转型 打造特色旅游城市
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旅游格局多维而宽容,为打造“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特色旅游城市,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溪口镇党委、政府着重在风景名胜、民国文化和佛教名山三篇文章上狠下功夫,构建多维旅游区。
一维凸现以游兴城。溪口镇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历史悠久、山川灵秀、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整个溪口雪窦山风景区由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岚山秀水亭下湖三个各具特色的景系共63个景点组成。
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溪口镇,曾经只是以观光旅游业为主。游客走走逛逛一天也就离开了,无法带动溪口镇的其他产业发展,导致旅游综合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12年,溪口提出了“东城西游、一心两翼”的城市功能新布局,走旅游特色型小城市建设路径,推进溪口镇旅游从核心景区向全域旅游转变,将观光旅游转型为休闲度假型旅游。
2012年以来,溪口镇以年均35%的增速,累计投资近50亿元,推进湖山新城、两岸文化交流中心、状元岙文体创意区等重大功能区块开发。桃源宾馆、银泰五星级宾馆、雷迪森佛文化酒店、环球乐园、旅游特色一条街等旅游服务重点项目,对外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溪口镇上和雪窦山景区先后建成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的9个生态停车场、面积分别为1300平方米和1150平方米的两个游客中心、占地面积165亩的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旅游巴士,溪口宾馆至雪窦山集散中心道路及镇区主要道路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启动和完成,完善了景区城区交通体系、服务配套设施。
今年,投入2500万元,实施“夜间景观亮灯工程”,在剡溪两旁安装3万余盏24伏LED低碳照明灯。新的景观灯,采用线条灯、瓦棱灯、投光灯、地埋灯、庭院灯、照树灯等不同的照明方式,将“民国文化一条街”打扮得流光溢彩,在提升景区整体形象的同时,延长了旅游产业链,给沿街商家带来更大商机,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与此同时,加快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村岩头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三十六湾栖霞坑古村的“宁波十大文化旅游古道”等一批乡村旅游热地,成为城里市民双休日的好去处。与此同时,瞄准文化休闲、夜间消费、运动养生等新型业态,启动亭下湖房车基地、露营基地、登山步道等项目,为旅游转型发展锦上添花。弥勒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将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旅游升级,乡村旅游的游客规模已达年3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000万元。
今年1—7月,溪口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5.44亿元,同比增9.66%,其中旅游人次277.8万,同比增5.7%。
二维彰显民国文化。溪口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玉泰盐铺、丰镐房、武岭门、文昌阁、蒋母陵园、蒋氏宗祠等22处历史遗迹保护完整,堪称“民国文化第一镇”。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除了8个“国保点”外,溪口镇上和雪窦山还有武岭学校、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旧址等保存完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国建筑与蒋氏遗迹。这些民国文化载体,彰显着文化和旅游的双重魅力。
众多专家和游客赞叹:溪口,是民国经典建筑的一座天然博物馆,是民国春秋的一本原真读物。对中华民国史深有研究、颇有权威的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曾用“当之无愧、当仁不让”8个字,肯定了溪口“民国文化第一镇”的重要地位。
三维打造佛教名山。早在1700年前的晋代,溪口就有尼结庐山顶,时叫“瀑布院”。其后,历经宋代多位皇帝敕赐、钦点,享有“五山十刹”、“应梦道场”等盛誉。雪窦山弥勒菩萨形象是中国传统信仰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产物,也是中国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人文胸襟的映射。民国时期的全国宗教领袖、雪窦寺主持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佛教教育,在国内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奉化市乃至宁波市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把雪窦山打造成佛教名山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去年3 月,宁波市政府召开雪窦山打造佛教名山推进会上,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在会上强调,佛教名山要有名山名寺名校,要围绕“弥勒道场”、“佛教文化”、“山水旅游”三大核心特色,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尤其要办好雪窦山弥勒佛学院,为争取浙江佛学院总部落户雪窦山创造条件。
今年5月17日,浙江佛学院雪窦山弥勒佛学院授牌;9月20日,浙江佛学院、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奠基仪式在雪窦山举行。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浙江佛学院在雪窦山脚上白村地块奠基,将建成国内一流的以人间弥勒为特色的佛教综合型大学,努力把佛学院建成学僧培养高地,传递正能量新地,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的重地。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及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冯志礼等领导和海峡两岸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出席奠基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发来贺信。这两大亮点,雪窦山打造佛教名山又斌予了新内涵。
其他维度主题彰显。如位于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杜鹃谷等,贯穿这所有旅游资源维度的重要精神核心之一,其幸福指数就是宽容。溪口人崇尚儒道,有着“以和为贵”的人性信仰;以布袋和尚为形象的弥勒菩萨秉持真诚乐观的修行心态,于是这一方土地也性灵起来,这是宽容大度的佛性感悟。
生命因宽容而得到了升华。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会全力赞同让溪口的雪窦山成为佛教第五大名山的提法。
经过三年多的小城市培育,特别是在2012年高配的党政班子努力下,溪口镇形成了“东城西游,一心两翼”的城镇功能新格局。一心:以“民国文化名镇”溪口古镇和“弥勒道场”雪窦山佛教名山为组团,以旅游引领特色发展,打造中部特色文化体验区块,使之成为溪口镇的“城市会客厅”。两翼:东部以现代工业区、状元岙文体区和湖山新区为组团,通过“现代产业+生态人居”模式,打造东部城市人居区块,使之成为溪口的“城市工作室”。西部依托山区优良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特色农业基地的组团,以生态为基础,通过休闲度假类产品开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优化发展,打造西部山水度假区块,成为溪口镇的“城市后花园”。
三年多的历程中,溪口镇打破了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制约,让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并驾齐驱,形成了“城中有游,游中有城”现象。居民的幸福感、舒适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就是要让没到过溪口的人都想来溪口,让来过溪口的人能记住溪口,让居住在周边的人都想留在溪口。”溪口镇党委、政府赋予了“城市”丰富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