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苦难家庭的12岁孝心少年

2014-11-01 16:43:34罗伟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家庭爸爸妈妈

罗伟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12岁还是一个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而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中心小学12岁的小学生莫亚非,面对精神失常的妈妈和体弱多病的爸爸,却在这个贫困家庭里早早当起了“小大人”。莫亚非三四岁时,就开始照料有病妈妈的生活起居,给妈妈喂饭、添衣;5岁时,他就开始做饭、洗衣服、喂猪,农忙时还需下地掰玉米、捆麦子。几年前,外出打工的爸爸因伤病只好回家,原本贫寒的家庭更困难了,可莫亚非在承担家务的同时,在学校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家有病母,小小年纪懂尽孝

今年12岁的莫亚非,2002年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台子村二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和父母住的房子,是向村里借用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连电视、电话都没有。在当地农村,这样一贫如洗的家庭实在屈指可数。

莫亚非的爸爸莫本昌为了挣钱养家,早年就在外当搬运工,妈妈王江红一直在家务农。王江红以前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生下儿子莫亚非后病情更严重了。

爸爸不在家,妈妈又有病,年幼的莫亚非主要由年迈的爷爷拉扯抚养。

王江红清醒时,知道莫亚非是自己的儿子,可一旦犯病就不认识人了。而且,她犯病的时间比清醒的时间多。因为担心疯儿媳会伤害孙子,爷爷时时刻刻护着年幼的莫亚非。但是,莫亚非自小就喜欢和妈妈亲近。当妈妈精神正常时,莫亚非还能享受到母爱,可如果妈妈发病了,他轻则有皮肉之苦,重则遭受飞来横祸。

莫亚非3岁时,有一天王江红突然发病,拿起一把铁锁猛地砸向莫亚非。铁锁不偏不倚,正砸中莫亚非的面门。顿时,莫亚非血流满面。

童年时,莫亚非经常被妈妈拿竹竿追打得四处躲藏。但是,当乡亲们问他恨不恨妈妈时,他却摇着头说:“有妈才有家,我要好好照顾她。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把妈妈的病治好!”

贫困的家庭和不幸的命运,使莫亚非比同龄孩子早懂事。他三四岁时就开始照顾妈妈,妈妈不知道吃饭,他就用小手一勺一勺喂饭给妈妈吃。天冷了,他懂得给妈妈添衣服;天热了,他拿着扇子给妈妈扇凉。有人让莫亚非离开妈妈去爷爷家里生活,莫亚非并不愿意,他说:“她是我妈妈,我不管她,谁管她呢?”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201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8岁的莫亚非放学后坐车到山外的镇上给妈妈买药。为了省车费,他走了好几里路。在买好药回家的路上,天下起了大雪,回村里的班车也停运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本来可以到附近的学校住宿,但想着生病的妈妈,他饿着肚子,冒着严寒,在风雪交加中一步一滑地走了6个多小时才回到家。爷爷看到莫亚非一身泥泞、冻得瑟瑟发抖,心疼得直掉眼泪,可莫亚非却说:“爷爷,我没事儿,快把药拿给妈妈吃吧!”

照顾妈妈的艰辛,并没有使莫亚非产生丝毫厌烦。在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老师们走访莫亚非家,问他累不累、怨不怨时,他说:“我不觉得累,妈妈不是不爱我,她是因为有病才不认识我。”他的话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感动得流下眼泪。

早挑重担,勤俭生活求上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小小年纪的莫亚非便和爸爸一同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妈妈王江红因为患精神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她安静时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织毛衣,几团毛线织了十来年,毛衣却还没有织起来。莫亚非5岁时就开始做家务了,做饭、洗衣服、喂猪……他不仅干家务,还要干一些农活。农忙时节,他下地掰玉米、捆麦子、拔草、收豌豆,只要干得动的农活,样样都干。

莫亚非从小就知道爸爸在外卖苦力挣钱不易,所以他很体贴爸爸,从不乱花一分钱。他上小学是住校生,每星期回家一两次,爸爸每个星期给他5元零花钱,他能不花就不花,将钱尽可能地省下来。他家离学校10多公里远,中间很长一段路可以乘车。但为了省下1元钱车费,他经常抄近道步行回家。那条山路荒无人烟,连大人走都有些怕,莫亚非却毫不在意。经常一个星期结束后,爸爸给的5元钱他还能余下两三元。

别人问莫亚非为何如此節省,莫亚非满怀希望地说:“我攒钱是为了将来上大学交学费!”

几年前,莫本昌在外当搬运工时不慎将腰扭伤了。搬运的活儿是干不成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由于伤病,他干不了重活,因此家里更加贫困了。

因家境贫寒,翻开莫亚非的书包,甚至凑不齐一套完整的学习用具,尺子早已破旧,铅笔短得握不住,文具盒坑坑洼洼。由于要照顾妈妈和帮家里干农活,莫亚非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少,因此他格外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茅塔乡中心小学校长廖修勇告诉记者,莫亚非很懂事,在班级中非常上进。因为莫亚非不怕吃苦,学习成绩好,很多同学称他是“学习小战神”。

莫亚非深知学习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曾在班队会上真诚地说:“虽然我家比较穷,但我从不认为我会一直穷下去。因为我会好好学习,有知识、有文化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茁壮成长,获评“湖北美德少年”

莫亚非的成长过程虽然充满了辛酸与凄苦,但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使他鼓起生活的勇气。

莫亚非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位好心的阿姨无意中听说了他的经历,大为感动,给他送去了200元钱。莫亚非惊呆了,这笔钱足够他一学期的生活和学习开销。后来,村里把房子无偿转让给莫亚非家,乡政府和学校老师们为莫亚非置办了各种学习、生活用品和衣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向莫亚非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

这些爱心善举,改善了莫亚非的物质生活,也使他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私的感情叫“大爱”。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尽可能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公交车上,每逢看到老人和小孩,他总是争先让座;同学生病了,他会主动帮助辅导功课……只要有同学向他寻求帮助,他都会倾力而为。他积极向上的优秀表现影响了全校同学,被学校评为“道德小标兵”,成为同学们的好榜样。

奠亚非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他的事迹也飞出了山外,被更多的人知晓。2012年“六一”前夕,莫亚非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明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少工委等单位联合授予“湖北美德少年”称号。

2013年12月27日,十堰市茅箭区首届“茅箭好人”颁奖典礼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莫亚非是10位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在事迹展播专题片中,致敬词这样描述莫亚非:一个“孝”字,老在上,子在下。这既是千年的传承,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责任。当现实的苦难重重地压在他稚嫩的肩上时,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孝”字如何才能写得更美。

面对掌声和荣誉,莫亚非腼腆而淡定。这个12岁的少年说:“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远多难,我都会在感恩和自强的鞭策下,坚定地走下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长大后照顾好父母,回报社会。”

于林娜摘自《百姓生活》

猜你喜欢
家庭爸爸妈妈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我和爸爸
中华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29:25
恋练有词
爸爸
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 11:15:38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37°女人(2016年8期)2016-08-11 12:03:47
爸爸冷不冷
37°女人(2016年7期)2016-07-07 18:58:11
不会看钟的妈妈
可怜的爸爸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