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洁
走进105中学民乐厅,你恍若走进了华丽的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华光溢彩,米黄色的装饰墙面简约质朴,风格独特,枣红色的座椅以中国红元素为主体,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与大厅高雅华丽的气氛相得益彰。大厅舞台的墙壁上,3个现代化多媒体大型视频一字排开,使观众能够从各个角度观赏到演出的最佳效果。舞台上,各式民族乐器呈现在眼前,让你目不暇接。
北京市105中学金马民乐团成立于1996年,历经17载春秋而硕果累累,它是北京市最早成立的学生民乐团之一,曾被授予北京市传统艺术学校。多年来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委领导及各界专家的亲切关怀下,在校领导、全校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9年、2011年,民乐团获得市级展演二等奖,乐团学生得到了中考加5分的奖励。
2010年3月,民乐团在北交大礼堂举行了专场音乐会,96名乐团学生为全校师生和家长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民族器乐表演,获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012年5月,民乐团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演奏厅举行了春季专场音乐会,出色地完成了两年一次专场音乐会的计划,受到市、区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2012年8月,105民乐团笙组的5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器乐表演特金奖,他们在民乐演奏零基础之上取得了如此令人骄傲的好成绩,一下带动了全乐团学习民乐的热情,提升了学生学习民乐的气氛。
……
105中学从各大音乐院校聘请了11位国家级的专家教师,组成了一支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民乐学习提供了高水平的艺术辅导,保障了105中
学民乐团能够拿出高质量的演出作品。目前民乐团有乐器100多件,已达到专业乐团的标准。
每年新生报到时的民乐招生现场,都是105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开学第一天,学校广播里就不断播放着105民乐团演奏的各种经典曲目,让每一个刚刚走进105中学的孩子们,一踏进校门便能听到105中学学生演奏的经典民乐曲目,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并被深厚的民族音乐气息所吸引陶醉。学校的第一节音乐课,老师们会首先向学生介绍105中学民乐团的情况,让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对105民乐团有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每一年的新生报道家长见面会上,学校都会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初次和家长见面的机会,向家长介绍民乐团的情况,动员家长让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学校的民乐团。每当这个时候,所有参会的家长都能实地感受到105中学民乐团高水平的演出。
全场音乐声骤然响起,3个大屏幕从不同角度同时播放105中学民乐团参加各种演出的实况视频画面,音画同现,蔚为壮观。精美的演出场景、强大的立体声震撼力,配以浑厚的演出实况讲解,从视觉、听觉到感觉三个方面,深深吸引了在场所有家长的心,他们不禁感慨:这哪里是105中学的民乐演出,这分明是一场正规民乐团的实况演出啊!
激动的心情,精彩的演出,震撼的效果,一次次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把一场新生家长的见面会最终变成了105中学民乐团的报名现场会。
105迎来了开门红,105迎来了民乐报名的开门红!报名声持续不断,一直到放学铃声响起,这道流动的风景线才带着他们的梦想、带着他们的希望依依不舍地离去。
这种举动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出于多年来105中学的办学宗旨,出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民乐人才的战略部署。卢冰校长对于民乐的发展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心血,为了使105中学民乐团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取得好的成绩,多年来他多方奔走,不断完善和改进民乐教学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无数次与国家各大专院校和音乐学院校取得联系,为105中学民乐团引进更多、更优秀的师资力量不遗余力,多次组织105中学民乐团和各大专院校进行教学交流,互动演出,不断提高学校民乐团的演出水平。带着对培养民乐人才的殷切希望,也带着家长的期盼,十几年来,他默默地在105中学的芳草地里辛勤耕耘,始终坚守并实践着发展民乐的职责。
年复一年,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十几年来,105中学民乐团桃李满天下,一届又一届懵懂新生走进校园,走进民乐团,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从民乐团走出,他们或考入全国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殿堂继续深造,或走进社会的各个行业,但无论走到哪里,105中学民乐团培育的深情都将深深铭记在他们心中,千里万里萦绕不散。
文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的说法。文学是音乐的基石,音乐是文学情感的体现,任何音乐的创造都离不开文学的内涵,无论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还是西方的《荷马史诗》《神曲》、莎士比亚的剧作,亦或是民间的山歌、情歌,都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体现。
民乐演奏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而且要具有高层次的音乐艺术修养、广博的综合艺术知识,而这些无一不体现在演奏方面。
一位优秀的演奏者不是在弹曲,而是在弹情,不是在弹音符,而是在弹内容。真正做到“情动气动、情柔气和”,把自身的情感投入到音乐表演中,这样才能真实、生动地传达情感,演奏出至高、至圣、至纯、至美、人
琴合一的天音神韵。
105中学正是着眼于这一点,所以在这方面特别用心。除了对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于细微处见真情,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们的心里。
一走进105中学的校园,首先吸引你的是大门右侧墙壁上古风古韵的校训“至微至显,善作善成”,它出自《史记》所载战国时代名将乐毅撰写的《报燕王书》,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兼有价值追求和发展追求两方面的内涵。它的价值在105中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尤其是在民乐方面。
一路走来,操场护栏上的方形知识栏很是别致,文学常识、学习心得随处可见,每个楼层走廊两边的墙壁上都贴满了国内外著名文学家、科学家的简介或经典名句的摘录。而学生们自己创作的诗词、散文、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也和这些大家名著一样有着同等的身价和地位,一同呈现在这里。在这里,你会赫然看到托尔斯泰的至理名言:“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在这里,你会看到莎士比亚的告诫:“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在这里,有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的阐释;在这里,有着《新民乐》的创作讲解;在这里,古筝、唢呐、琵琶、长笛等民族乐器的图片和注释准确详尽;在这里,架子鼓、双簧管、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画面与简介尽显墙上,丰富了孩子们对于中西方音乐知识的了解。在这里,你会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写出的一首优美的小诗、一篇清新的散文、一幅书写还不算规范的书法作品、一幅布局还不算协调的水墨画、一个手工制作的纸质小鸟、一个饮料瓶制作的装饰花篮、一个样式精美的中国结、一个珠子串成的储蓄罐……无论是稚嫩也好,成熟也好,青涩也好,深刻也好,每一作品都让你感到那么纯真可爱,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学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培养的成果和学生对于这些活动的积极参与。endprint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05中学的老师们在学生这幅画纸上精心描绘,默默耕耘,一点点放飞对孩子的希望,一步步践行着学校的责任和宗旨,于平凡之中默默阐释着“至微至显,善做善成”的深刻内涵。
在这里,时常可以透过教室的窗户聆听到老师们对于《春江花月夜》《北京喜讯传边寨》《西班牙斗牛舞曲》《正月十五闹雪灯》《小风车》《花好月圆》《难忘的泼水节》等民乐曲目的生动讲解;在这里,时常可以发现民乐大厅的墙壁上张贴出的那一张张关于民乐曲目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的文字解释、曲目演奏方式与情感运用的体会等等。老师们在教授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的同时,又要讲解器乐与作品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从增强学生音乐内容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做到理性和感性的同步。
“民乐的学习不仅在于勤奋,还在于对音乐的领悟能力。”音乐老师如是说,“这种领悟就在于学生除了必要的初级感性体验外,还要进一步让学生领会乐曲的内涵和深度,对乐曲深层次的理性体验。学生只有对乐曲进行理性体验以后,才能更深入地把握乐曲的风格、内涵,从而合理地调配好符合乐曲的情感音色,这需要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点滴积累和多方汲取,日积月累,才可以挖掘出作品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学习民乐是一项周期性长、实践性强的活动,它需要学生的持久力和耐力。105中学的老师除了对学生文学修养、审美能力的培养外,还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民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练习器乐的耐力和持久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演奏器乐的表现力、创造力,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看学生们那专注的神情、流畅的动作,运弓自如,指法娴熟,你不禁会绽放笑容。他们满弓运走,小指轻浮,顷刻间纯净透明的外空弦高八度音便油然而生,音质纯净丰满,音速舒缓有度。忽而又弓走外弦,一种细腻柔美的声音涓涓流出,如悠悠秋水传送出缕缕清香,让你很难想象当初他们刚进门时的那种新奇、陌生、不自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和难以驾驭的烦恼,很难想象当初搭弓抚琴时的生硬、刺耳、霉涩难听的尖音,甚至连音准都控制不了的茫然,现在却右手运弓,左手按弦,一出手即是圆润、饱满、流畅的音质,一上场即是大气、果敢、稳重的气质。强弱快慢,行云流水,情曲相应,收放有度,让你由衷感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流云抚琴筝曲飘,京城何处不闻箫。105中吹玉笛,天阔地远任飞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