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瑶寨:听着《瑶族舞曲》走访诞生地

2014-10-31 22:21越声
小演奏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对歌舞曲歌王

越声

清远在哪儿?在我没有去清远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茫然,或者可以说只听说过这个城市的名字,但对它确实一知半解。

然而,当我有一天再次聆听那百听不厌的管弦乐《瑶族舞曲》时,突然想搜索一下此曲的创作由来,由此跳出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曲家刘铁山到清远连南瑶族地区采风的介绍,之后便有了由刘铁山、茅沅作曲脍炙人口的单乐章管弦乐曲《瑶族舞曲》的诞生。

也因为此,我和上音安师实验中学的纪筱华校长决定,利用寒假假期带领学生们前往清远瑶族地区采风,让师生们接接地气,真正感受一下瑶族舞曲的魅力。

国宝级的瑶族“歌王”

寒假的第一天,我们师生一行人首先到达了广州,接着驱车一个小时,便来到了被称为“广州后花园”的清远市。

从清远再到连南瑶族自治县经过高速公路驱车两个多小时,新修成的清连高速轻易就带我们穿越了沟壑群山。眼前出现了一个村庄,红砖平顶房,我们下了车,原以为接下来要步行去瑶寨,因为印象中的瑶寨总是在山上,却被告知这就是瑶族“歌王”、“鼓王”所居住的新村。据说若干年前,已经有一部分瑶族人从山上的老寨子迁到了更适宜生活的此地。

穿着黑白相间的瑶族服装、缠头巾、扎绑腿的瑶族“歌王”唐买社公精神矍铄地早已恭候我们多时。这位七十岁的瑶族“歌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耍歌堂”项目的传承人,他的家乡就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

排镇油岭村,平常在家务农。

提起唐买社公,百里瑶山无人不晓。歌王很健谈,而且普通话说得很好,他出生于1943年,因家庭出身不好,只读完小学。他从前辈那里学会了很多民歌,到了青壮年时期,便大胆地与莎腰妹(未婚的女孩)、波咧(已婚的妇女)对歌,也因此记住了一箩箩的歌词。

唐买社公年轻时唱的情歌打动了很多姑娘的心,他告诉我,他的妻子就是他对歌对上的。他说瑶族的情歌特别讲究,要等到晚上九点多姑娘家的父母睡下之后,小伙子才能拿着火把来找姑娘对歌。

这种夜晚唱的情歌声音轻柔缠绵,两米内才能听得清。有意思的是,女方的父母觉得有人来找女儿对歌是件光荣的事,所以即便被吵醒也不会干涉,反而鼓励女儿起床对歌。

要是姑娘觉得小伙子不错,就唱现编的歌词“外面冷,里面有火,请进来烤火”,或是送给小伙子一个自己在闺房绣的挎包,几次三番上门对歌之后,小伙子如果钟意姑娘,就会请媒人上门求亲。但若姑娘觉得门外唱歌的小伙子不适合自己,便会婉言谢绝,有时唱“今天太累了”或者“自己年纪还小”;有时唱“你人很好,但我配不上”,再从窗内点个火把递给小伙子,帮他照亮回家的路。

耍歌堂搬到我们中间

2008年5月,连南瑶族耍歌堂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歌堂是清远连南排瑶集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于一体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

相传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盘古王的生日,又适逢秋收结束,为了纪念始祖、庆祝丰收,耍歌堂便选在这一天举行。耍歌堂依次要进行“师爷舞”、“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对唱和演唱”、“法真表演”和“追打黑面人”等表演活动。之后,瑶族人喝米酒、吃糍粑、唱瑶歌、会亲交友、挂红布,共度佳节,未婚男女还会借此机会相互倾诉衷肠,选择佳偶。

歌王见我们一行人兴致很浓,便在半山坡上对着大山即兴给大家唱起了山歌,大致内容是:“欢迎孩子们千里之外来到瑶寨采风,走山路走到半山腰,大家累了,我就为大家唱个歌解除疲劳。”

晚上,篝火点燃,帅气的阿贵、漂亮的莎腰妹来了,身着民族服装的一帮连南瑶族老中青幼“民间艺术家”张口就唱,鼓声敲得震天响,把瑶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耍歌堂搬到了我们中间。我们一起去听去看,去感受这场原生态音乐会所带来的视觉、听觉震撼,因为那是劳动人民的歌舞。

“鼓王”唐桥辛二公当天因有事没来。六十七岁的瑶族“树叶王”也没来。歌王介绍说,“树叶王”只需一片树叶含在口,悠扬的《瑶族舞曲》便飘荡开来,“在山上干活时累了,摘片树叶放在嘴里吹吹,解解闷。”

但“牛角王”唐民义十斤二公来了,还带来了很大的牛角,挂在腰间很是威风,他拿出来一吹,顿时响起“嘀嗒嘀嗒嗨啰哦”的牛角声。“牛角王”能吹出五种音调,以前在田间地头干活或是上山砍柴放牛,带上牛角吹吹,一时别的山头也响起悠远的牛角声,那是其他寨子的瑶胞在回应。平时,有歌有舞,有树叶、牛角伴奏,四位老人俨然是一个民乐组合,经常出现在各个重要表演场合。

唐买社公名字的由来

唐买社公,这是一个在我们听来颇有些奇怪的名字。清远民盟秘书长张彦斌特意在开会期间请假,驱车来到油岭接待我们,他是瑶族文化的研究者,是个热心人。他介绍说,排瑶男人一生中四易名字。第一次是在未婚时叫“贵”,第二次是在养育子女后,改用上父下止读作“biǎ”字为名,第三次是有了孙子后改叫“公”,第四次是死后的法名叫”法……郎”。女人比男人还要多改一次名。

这么多的名字,想必当地公安局的民警办起身份证来一定很头疼,办起保险来更是麻烦。1960年以后,瑶族人基本都开始使用汉化的名字,但法名在瑶族人心目中仍保留着神圣的地位。不过,有一个陪我们同行的瑶族

人开玩笑说:“我没有法名,可三个小孩都上了名牌大学。”

传承重在从小做起

演出在我们喝米酒喝到兴起时开始了。首先是小学生出场,一位小姑娘清唱了一首瑶族童谣。

我在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小学采风时,发现这里的学生都会唱童谣、跳长鼓舞。油岭是连南这两项国家级文化遗产唯一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保留着传承的优良传统和氛围,除了歌王、鼓王定期前去传授,平时学校还经常安排专门的老师来授课。每年“六一”等节日,学校还会举行比赛,看谁的童谣唱得好、长鼓舞跳得好,获胜的学生就能成为传承班的学生,得到更为系统全面的辅导。endprint

油岭拥有“中国民族民间艺术(长鼓舞)之乡”的美誉,“会讲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当地百姓也为这种能歌善舞的业余文化生活颇感自豪。

接下来的表演是油岭长鼓舞,其动作以劳动为原型,以屈、弯、蹲、揉等动作为主,伴随鼓点表达舞者欢快喜悦的心情。因其粗犷豪迈、刚劲有力、动作幅度大而扬名四海。

“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声好比山溪水,千流万支汇成河。”没有自己文字的瑶族人,歌谣便成了口头文学的主要载体。他们唱歌基本不用伴奏,乐器有鼓、锣、牛角、芒笛等,主要用于烘托气氛。在瑶族有名的耍歌堂中,油岭的“优海歌”是最出名的民歌,它热烈奔放,旋律悠扬,唱诵历史和欢庆之情,还有油岭姑娘所唱的动听的“歌咯档”情歌,委婉悦耳,令人沉醉。

除了采风,上音安师实验中学的师生们还在清远民盟的牵线搭桥下,与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民族小学结了对子。

我思忖,在没有节日的时候,这里的每一天想必都很安静,所以,去油岭瑶寨,我怀着两种心情:一是希望在云雾停留的山谷中看到不动声色的安宁;二是在直白的鼓声、歌声中感受不加修饰的生命热情。

链接

《瑶族舞曲》的诞生过程

据说,该曲先由刘铁山有感于粤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

而鲜为人知的是,当年《瑶族舞曲》的创作却有着动人的插曲。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参加中央民族慰问团,到广东和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在广东连南看到原汁原味的瑶族歌舞表演深受震动,回京后,慰问团的艺术家们创作了一台题为《民族大团结舞》的节目,向首都人民进行汇报演出,其中就有刘铁山的《瑶族长鼓舞曲》。

1951年,茅沅在中央歌剧院从事专业音乐工作,他回忆说:“那时我去观赏一个民族文工团演出的少数民族舞蹈,舞蹈中有一首歌(指《瑶族长鼓舞曲》)我听了很喜欢,于是回去找到乐谱加以发挥改动,写成了管弦乐作品,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刘铁山创作的,为了尊重作曲家,我把他的名字加了上去。”

小贴士

交通:先坐车到清远市汽车站,然后乘坐去连南的汽车,约两到三小时车程便可到达连南县城三江镇,在镇上可打的或乘中巴前往南岗千年瑶寨。

美食:农家腐竹、腊鸭、瑶山茶油、无核山楂果、腊蛋、皮蛋豆腐、瑶山薯脯、紫苏蒸田螺、连南沙田柚、飞霞凝碧虾等都是连南的特色美食,原生态无污染,值得品尝。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歌舞曲歌王
对歌趁年青
《跨界歌王》有歌声有美食
民俗活动中的“聚戏”对非遗保护的思考
《歌手》总决赛 Jessie J惊艳夺冠
对歌
《跨界歌王》研讨会在京召开
陕南歌王
跳跳龙失踪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