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2014-10-31 16:56刘刚李绍华
职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刘刚+李绍华

摘 要:钳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对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强调以一体化教材建设为重点,以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钳工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其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把课堂带进实验室、实训车间,甚至是校外企业,从而很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使学生由原来的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在直观环境里面实践、验证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直观生动,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离不开一体化的教材建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的实训场地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等。笔者从以上方面结合学院各项迎评促建工作对钳工“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构建模块化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前期学院教师深入行业和企业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本着实用的原则,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面向职业岗位,以职业标准、岗位群工作需要为依托,重组课程体系。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法上,笔者学院采用“模块化”,将过去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的教学体系改造成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以钳工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为技能依据,以技能训练的内容和科目为主线,区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不同层次的技能要求,首先把技能训练内容模块化设计;随后把模块中实训内容需要或相关的理论内容融入模块中;通过模块整合理论教材,打破原来的教材体系,建立起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实施上,将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引入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中,构建基于“教学做”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新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完成公共基础和职业基础模块的教学,第二阶段根据学生的职业选择,进行面向岗位的专门化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安排上,前两个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公共基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本专业的人文素质和职业基础知识;第三学期对学生进行钳工基本技能、液压与气压技术等职业基础模块的训练;第四学期安排零件与设备的装配、维修及金属切削加工等职业基础模块的训练;第五学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将考虑学生在职业选择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专门化的职业训练如数控加工模拟、机床加工操作、机床维修等;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围绕社会的需要,我们坚持以职业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课程设置的依据,注重课程的职业功能性,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专业。同时,实施“通专多能”(多接口)人才的培养,使学生能适应以后工作的变化,满足转换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

二、编写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一体化教材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

一体化教学必须以一体化教材为依托。前期机械装备系教师集思广益,为教材建设出谋划策。目前笔者学院正在开展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工作。

一体化教材建设是以项目活动为中心,以项目单元为主要结构形式。采用课题单元式,每个单元开始都提出一个项目工件(以图样形式出现),提出任务要求,引发被培训者思考,从而驱动他们向下学习。教材将围绕此工件展开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讲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每单元将设有学习目标、应知理论、应会技能、专业术语等内容,有效地提示学生本单元应学习的各项主要内容;在学完相应单元内容后即可解决该项目所提出的问题,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每单元后还设有综合练习和资料链接,帮助被培训者巩固所学内容,并提供一定的延伸空间,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一个拓展的平台。

一体化教材的编写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用性,即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力为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编写教材内容。有效性,即所编教材在教学运用中要做到知识、技能、标准、效果的对接。要准确把握好相互衔接和递进的教材内容,强调不同教育层次的结合,要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强调教材的总体设计。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难度的同时,强化了对应用型、实践性、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既体现基础性又体现先进性,既体现学科的内涵、内容的更新,又反映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

三、打造德高技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笔者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满足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而是要着重突出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培训,着重打造一批适应“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能够驾驭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目前,笔者学院结合实际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有计划地依托“师徒工程”,实行“以老带新”“跟班听课”的方式,安排年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专业技能,积累教学经验,教师通过技能鉴定考核成为一体化教师。使教师从擅长对学科能力的分析转向对职业任务的综合,从擅长工程设计转向技术的设计和实施,掌握新的教学思想,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驾驭一体化教学的能力。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建设学习型的教师团队。为了提高青年教师和实习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笔者所在系通过集体备课帮助教师把握所授知识主次、区分重点,理解吃透知识点;通过组织公开课,对教师的教风、台风、板书、讲课内容、讲课效果做出评价;通过参加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研讨会,就钳工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进行集体交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采取措施对教研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总结,促使教学研究结出丰硕的成果;通过开展说课比赛、授课竞赛、教案评比等,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结合评建工作,全院教师积极学习人才评估评建文件,总结钳工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收集、整理、撰写本部门负责的评估材料、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自查自建工作,边查边改、边查边建。对发现办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endprint

四、加强和完善一体化教学场地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体化教学场地是一种能够同时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综合教学场所。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室,也不同于传统的实训车间,但是它又具有教室和实训场地的共同特征,因此把它们简单的组合在一起,是不可行的。为实现一体化教学,笔者学院钳工一体化教学场地由一个实训场地和一个配备多媒体设备的封闭讲课区、或距离很近的教室构成。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短时间完成学习场所的转换,又使得两个场地互不干扰。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不仅只是设备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职业氛围的营造,使实训场地能容教学、实训、生产、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为教、学、做的结合提供物质环境。

学院目前响应山东省教育厅人才评估评建工作,努力完善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场地、教学规程。目前,笔者学院有钳工钳台实训室、钳工画线实训室、孔和螺纹加工实训室、刮研实训室、精密研磨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气动实训室、机械连接实训室、机械传动实训室、车削实训室、铣削实训室、磨削实训室、部件装拆实训室、总装拆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精密测量实训、数控与编程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等实训场地,可以满足钳工中技工到技师三个层次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学生经过以上一体化模块课程实训场地的技能训练学习,就能够完成全部的校内技能训练和理论内容的学习,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随后学生就可以进入校外实训基地或就业单位等企事业部门进行综合实习,其间必须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

五、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保障

“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其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因此它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机械装备系教学管理层本身能积极地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做好本系的整体教学规划,制定反映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让教师明确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走,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即做好规划和引导;同时按照学院的整体规划和相关制度,对各项教学事物是否达到目标进行定期的监控、分析,发现问题,反馈意见,研究整改方案等。为教师更好地投入到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供资讯、培训等服务,通过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定期举行会议和座谈等,让教师能及时地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鲲,王冲,曲艺.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4(2).

[2]袁咏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