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万言书”,此句用来形容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再合适不过了。徐霞客毕其一生行走在大自然中,从20岁到54岁,30余年间,单装徒步,游踪遍天下,并在旅行过程中,逐日写下游记,足迹遍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中记载的第一个日子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现如今,重走霞客路已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喜欢沿着当年徐霞客游览的路线来欣赏景区风光。那么,380多年前,徐霞客走过山西的哪些地方?他笔下的山西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本刊特推出《徐霞客游五台山与恒山》一文,以飨读者。
1633年(明崇祯六年)七月初,徐霞客从家乡江阴(今江苏江阴)出发,拟北上入晋考察五岳之一的恒山。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那里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向为地理学家徐霞客所景仰,而游历考察恒山,则是其幼年蓄志游五岳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到40岁时,已考察了祖国大半河山的徐霞客,还未能涉足晋地的恒山,他对好友王思任说:“予所憾者浑源之北岳,桂林之千笋,未曾置足焉。”终于在48岁时,他专程北上以偿宿愿。对此,其另一友人谢德溥于其行至南京时,特写诗相赠:“只今更赴恒山约,可似青柯眺白云。”意为:现今你更以还宿愿而游恒山,其意境当会如同山上绿树眺望白云那样舒心畅意!可见,徐霞客是以虔诚美好的愿望开始晋地之游的。
七月二十八日,他取道京都(今北京市),西行经河北境,八月四日抵阜平县(今河北阜平),夜宿龙泉下关。五日翻越长城岭的龙泉上关,进入晋地五台县(今山西五台),顺道游览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五台县东北部与繁峙县交界处,为太行山一脉。其主峰分东、西、南、北、中五座,环抱而立。峰顶平坦宽广,且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均在百亩上下,故称其“五台”。五台山海拔3000多米,为华北地区最高峰,气温较低,夏无炎暑,故别称清凉山。据佛教传说,这里曾为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早在南北朝时,佛家所修寺庙已多达200多处。经历代修缮,拥有了绚丽多彩的佛教文化,发展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徐霞客生平崇尚佛教,有此机会,自然要来领略一番。
徐霞客游五台山的第一站是南台。初秋的五台山气候变化无常,他在六日的游记中写道:“风怒起,滴水皆冰;风止日出,如火珠涌吐翠叶中。”仅气候带给人的景象,就这样不同寻常,意趣横生,平添了徐霞客的游兴。他登上台顶的普济寺和文殊舍利塔,极目环顾,远山近景尽收眼底。他在日记中写道:“北面诸台环列,惟东南、西南少有隙地。正南,古南台在其下,远则盂县诸山屏峙,而东与龙泉峥嵘接势。”这“诸山屏峙”、“峥嵘接势”的苍莽雄浑之景,加之出现在正南方向的古南台,相传大禹治水时系舟于此,故又称系舟山,二者相联,不难使人想起远古那“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景况。晋地山水,与悠久的传统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徐霞客特意点出与南台相隔二里多的古南台,显然亦有文化上的理解。
从南台右道下山,沿平缓的山势向西北行进15里至金阁岭,再行五里抵达“寺宇幽丽,高下如画”的清凉寺。这里有石名清凉石,亦名歇龙石、曼殊床。民间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处运来的歇龙石,后将其做了讲经说法的坐床,并说自从此石放置五台山后,五台山地区气候便变得清凉宜人,故佛界视此石为镇山之宝,自然也成为来往游人观赏的重要景点,往昔文人墨客多作诗赞美,朝圣敬香者顶礼膜拜,而徐霞客则如实记载了它的形貌及特点:“有石为芝形,纵横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锐,属于下石者无几。”这一记载,显然更具有地理学的意义。
南台回来,再到跑马泉、狮子窠(今称狮子窠寺),留宿寺中。
八月七日游西台。台顶远眺,“日映诸峰,一一献态呈奇”。向西展望,“近则闭魔岩,远则雁门关,历历可俯而挈也”。闭魔岩是五台胜景之一,而雁门关则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杨家将守关的故事家喻户晓,徐霞客“历历可俯而挈”的描写,显然流露出一种亲睹塞上雄关的欣喜之情。更引他仔细观察的是西台顶上的维摩阁与万佛阁,“佛俱金碧旃檀罗列辉映,不啻万尊”,而二阁之建筑,不用支柱,凌架于石上,尤其万佛阁外悬舞于空中的周庐环阁更为奇特,他在游记中赞叹道:“当此万山艰阻,非神力不能运此。”
第三站是登临中台。中台顶上有一种特殊地貌,即地理学上称为“石海”的冰缘地貌,还有一种特殊的自然光学现象,即五台山圆光瑰景。对于二者的形成,民间将其神化了,称“石海”为“龙翻石”,传说是当年文殊菩萨到东海取走歇龙石,龙子寻衅五台,龙尾翻动山石而称;称后者是文殊摄影,即文殊显圣。徐霞客则从地理学角度,客观地描述、记载了这两种自然地貌:“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下临绝坞,中悬独耸,言是文殊放光摄影处。”此外,他还注意到了台下四里山阴处,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万年冰,由冰联系到五台山的下雪,他在日记中写道:“台间冰雪,种种而是。闻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正余出都时也。”盛暑下雪,为五台一绝,即使北方人也少见,何况对南方人徐霞客来说,更视为奇事了。
下中台,北过澡浴池(又称万圣澡浴池),登北台。是夜,他宿于台顶灵应寺。
北台为五台山最高峰。徐霞客在游记中,借灵应寺老僧石堂之言,描述了五台山的排列位置及北台的险峻山势:“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怀),此诸台环列之概也。”又说:“其正东稍北,有浮青特锐者,恒山也;正西稍南,有连岚一抹者,雁门也。直南诸山,南台之外,惟龙泉为独雄。直北俯内外二边,诸山如蓓蕾,惟兹山之北护,峭削层叠,嵯峨之势,独露一斑。此北台历览之概也。”这一描述,实际上列出了五台山势的全貌,而又突出了北台的高耸与绝佳,可作为他游览整个五台山的总结。
八月八日徐霞客开始向恒山行进,途中对五台山的特产天花菜(台蘑)进行了观察,指出其生长的范围大致在南起白头庵,北至野子场(今称野子厂)的“数十里内”,并认为“出此则绝种矣”。旅游家考察的精细,可见一斑。
走出北台约10里地,来到东底山一带,山势渐缓,道路渐宽,这里已是繁峙县(今山西繁峙)境了。九日行走在平陆之地,但眼前又现绵延的山脉,东有平型关,西有雁门关,两关间仅宽15里,徐霞客行走其间,观感自会很多,但急于北上恒山,无暇多作考察。当渡过滹沱河上游的沙河(今或作砂河)时,便进入恒山所在地的浑源县(今山西浑源县)境了,当晚宿一乡民家。
十日登上箭■岭。他出乎意料地发现,岭南北之地貌,迥然不同:岭南光秃荒芜,岭北“峰连壁赜,翠蜚丹流”。他在游记中以极大的兴致做了岭北景观的生动描述:“其盘空环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树;石之色一也,而神理又各分妍;树之色不一也,而错综又成合锦。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幕以藻绘而愈奇;树得石而平铺倒蟠者,缘以之突兀而尤古。”真如一幅古色苍郁的丹青图,徐霞客典雅高洁的审美情趣跃然纸上,晋地山石,给了他难得的美的享受。
从箭■岭下来,顺山涧溪水北行,到达龙峪口,在此处的城镇附近,“村居颇盛,皆植梅杏,成林蔽麓”,一派北国田园风光。徐霞客自如地游走在山野间的平路上,眺望周围“高卑远近”,连绵不断的群山,寻问查访其名称景况,当其得知东面一座“嶙嶒斗峭”的大山名为龙山时,其欣喜之情在他日记中有所表述:“龙山之名,旧著知与恒岳比肩;至是既西涉其阃域,又北览其面目,从不意中得之,可当五台桑榆之收矣。”意即过去只知龙山在山西,没想到它竟与恒山比肩而立,至此我已走到它的范围内,并观赏了其真面目,这意想不到的收获,亦可作为游览五台山遗漏之处的弥补吧。
从龙峪口东行约20里,折西北顺大道便可直抵恒山之下。在离恒山尚有10里处,便见“其山两峰亘峙,车骑接轸,破壁而出”。令他魂牵梦萦的北岳恒山,便这样气势宏伟地耸立在眼前了。当其走近恒山时,只见“两崖壁立,一涧中流”。于是顺着山涧小路行进,路狭窄蜿蜒,难寻去向。但其山势“曲折上下,俱成窈窕。伊阙双峰,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拟之也”。游遍祖国名胜的徐霞客,选取洛阳伊阙双峰的断崖奇峰,武夷山势的九曲回旋来与恒山相比,结论是“俱不足以拟之也”。其对恒山之赞叹又可见一斑。恒山主峰由天峰岭与翠屏峰组成,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形成天然门阙,称为金龙峡口。峡口两侧奇峰插天,壁岸无阶,两山之间一水若带,美如画卷。徐霞客以上描述与赞叹的正是恒山金龙峡口给游人的最初印象。
徐霞客还注意到,两边山崖上,都凿以石坎,其坎“大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他推测为“想水溢时,插木为阁道者,今废已久,仅存二木悬架高处,犹栋梁之巨擘也”。这是古栈道的遗迹。金龙峡可说是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足三丈。由于恒山多达108峰,东西绵延500里,横跨晋、冀两省,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莽莽苍苍,横亘塞上,从而使两峰相夹的金龙峡口,成为古来的交通要冲,绝塞天险。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这里劈山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因此,峡口内的悬崖中腰,有古栈道盘绕,名为“云阁”。徐霞客所见之石坎,盖是“云阁”遗迹。
顺峡谷行进,峡越隘,崖越高,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悬空寺便出现在眼前了。徐霞客动情地描述着当时的观感:“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
这望去恍若海市蜃楼般的高空建筑悬空寺,初建于北魏后期(约公元471—523年)。整个寺楼建在西侧翠屏峰崖壁间,背西面东,经历代增建修葺,大致形成一座从低到高,三层叠起的楼阁殿宇群。离地百余尺,背靠绝壁,仍有三面环廊围抱。殿宇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木梯沟通,曲折迂回,虚实相交,可谓妙不可言。徐霞客顿有“仰之神飞”之感,便“鼓勇独登”,细览胜景,他描述说:“人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僧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既有对“天下巨观”的惊叹,又有对布局奇巧,“肃然中雅”的赞美。观览后尽兴而归,当晚住在恒山庙山门侧的乡土人家,稍作休整,“为明日登顶计”。
八月十一日,风停树静,碧空如洗。徐霞客“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其行进的路线是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门”牌坊、寝宫、北岳殿、北岳山顶。
途中,他注意观察了恒山露天煤矿的情况,看到“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现今浑源煤田为山西八大煤田之一,具有储量大、埋藏浅的特点,这与徐霞客的观察是吻合的,也可推测当时已有采煤作燃料的情况了。
在登北岳山顶时,徐霞客调查出上山的两条路,其一是从北岳殿右边登山,这里有一石窟依山成室,室中群仙环列,略无空隙,称作会仙台。另一条便是绕过岳殿东边,有一断崖处,野草丛生,高达千尺,人称为登顶便道。徐霞客选取后一条路,于是脱去长衣,攀缘而上。约走二里,方出危崖,仰望绝顶,也不过走了一半路程。前边路途,依然是“满山短树蒙密,槎伢枯竹”,这些短树枯竹能钩破衣领,一经攀援践踩,便会齐根断折,连人带树滚下去,“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像所有探险家一样,徐霞客“益鼓勇上”,终于走出了荆棘丛生的崖间小路,登上了“未曾置足”的北岳之巅,了却其平生所愿。
在登顶行进中,他审山度势,对恒山、五台山和河北龙泉关一段的太行山势,进行了考察分析,站在岳顶眺望群山时,对这些山脉的各自特点、走向、相互联系又有了统观的了解,在日记中,均有详细记述:“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此外,他还将龙泉关至恒山的整个地势,作了归类条析:分为三重,第一重是太行山脉的龙泉关一带,特点是“峭削在内,而关以外反土脊平旷”;第二重是五台山一带,特点是“虽崇峻,而骨石耸拔,俱在东底山一带出峪之处”;第三重是恒山一带,特点是山南“皆藏锋敛锷”,山北“峰峰陡削,悉现岩岩本色”。这些描述与分析,都具有重要的地理学价值。而作为地理学家,他对恒山的植被分布,亦有仔细观察,在日记中写道:“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按一般情况,应是南面向阳长树,此处则北面背阴处“杂树密翳”;应是土山上长树,此处则“崩崖乱坠”的石山上长树。这一反常情况,徐霞客在登箭筸岭时,已有过生动的描述,虽然做了记载,但并未能做出解释。实际上,这是气候条件造成的。恒山地接蒙古沙漠地带,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南坡日照长,又加土山蒸发量大,所以山南植被反不如山北茂密,这一生态环境形成的原因,我们不能苛求300多年前的徐霞客做出科学解释,但就其屡屡对这一反常现象提出疑问一事看,其观察的入微,探讨角度的新颖,亦显示了一个古代地理学家精深的专业造诣。
当他从西峰回归时,找到了上山时攀登的危崖,欲就此下山,但“俯瞰茫茫,不敢下”。正犹豫为难时,“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这一细微情节,亦体现了徐霞客对恒山险峻的体会感受:向下俯瞰,则“茫茫”“不敢下”;向上东顾,则有人“飘摇”其上,寥寥几句便活画了一幅深山探路图。处于半山中的他,于是顺其人所指松柏间返回,当在山顶遥望松柏林时,只见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走到林间,则见“合抱参天”,茫茫林海一片。走出松林,再经悬空寺山崖从缝隙中绕出,步入平地,最后到达浑源州的西关外,结束了对北岳恒山的最后考察。后来经由何路出山西省境,徐霞客日记中未作记载,其他人亦无追述,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从八月五日游五台山到十一日从恒山下来,前后七天的游历,写成《游五台山日记》与《游恒山日记》两篇,收入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一书中。两篇日记提供了这两处名胜的山脉河流走势,资源分布,植被景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旅游景点,为研究华北的地理、地貌、气象及旅游学,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是留给山西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的一份厚礼。为此,山西人民在悬空寺旁、恒山脚下特地为他筑亭,以资永久的纪念。而今日读其日记,亦使后人对其不避艰险,风餐露宿的科学考察精神所感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