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隐喻

2014-10-31 19:12:32张利平
考试周刊 2014年73期
关键词:语法隐喻应用功能

张利平

摘 要: 名词化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法隐喻工具,在语篇简洁、语篇衔接与展开,以及语篇客观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正式文体中。

关键词: 语法隐喻 名词化 功能 应用

一、语法隐喻和名词化

“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首次提出的,指的是发生在语法层上的变异。

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学系统,语言是由表达层和意义层构成的,分别表现为词汇、语法(lexicogrammatical)和语义(semantic)形式。通常情况下,语义层的实现是与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的,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被称为一致性关系(congruent relationship)(Halliday 1996)。在一致性关系中,动作/过程由动词来体现,参与者由名词来体现,特征由形容词来体现。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发生原关系的变化,动词、形容词可以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变化被称作语法隐喻。

Halliday(1985)在阐述其语法隐喻理论时,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是指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过程(process)或性状(quality),名词化(nominalizing)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方式。胡壮麟(1996)认为“将过程和特性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

从语义功能的角度看,名词化指的就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做事物,词性转换只是这种现象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

二、名词化的类型

(一)把过程看做事物。

语言的一致式中,过程由动词体现,事物由名词体现。而在隐喻式中,本来由动词所体现的过程则由名词来体现,即把过程看做事物,这类现象属于Halliday(1985/1994)所说的概念隐喻范畴,也是语言学界最为关注的一种名词化。如下面的1b和2b中的斜体部分:

1a.If more goods are produced ,more raw materials will be provided.

1b.RHigher productivity means more raw materials.

2a.He failed,which indicated that he ignored that cooperation was

important.

2b.His failure indicated his ignora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以上两例中通过重新范畴化,使原本动态的过程变为静态的事物。

(二)把特征看做事物。

在一致式中,事物的特征是由形容词体现的,而在隐喻式中则由名词来体现。也就是说,讲话者把特征看做事物,这类现象也属于Halliday所说的概念隐喻范畴。与上一类别不同的是,在这个类别中,变成事物的不是过程,而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如3b和4b:

3a.Smart phon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3b.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has changed peoples life.

4a.They are hostile and I dont like it.

4b.I dont like their hostilities .

3a句中表特征的popular和4a中的hostile变成3b,4b句中表事物的popularity和hostilities,成为句中的直接参与者。

(三)把评价看做事物。

在一致式中,评价意义由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予以体现,而在隐喻中则由名词来体现,即说话者把评价看做事物,这类现象属于Halliday(1985/1994)所说的人际隐喻范畴。

5a.I did what I could.

5b.I achieved my full potential.

6a.You can use my phone.

6b.You have got my permission to use my phone.

7a.You should be on time.

7b.It is your obligation to be on time.

8a.You must ensure their safety.

8b.It i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eir safety.

以上情态动词不仅意义不同,而且说话者的语气强弱存在很大区别,但这些情态动词都具有口语的特点,显得非正式。而相应的名词化形式则显得正式、严肃。这种差异可以导致不同人际意义的产生,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话语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从而影响交际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名词化的功能

(一)提高语篇的简洁性。

名词化隐喻的特性之一就是其信息的密集性。通过动态过程或及物系统的其他成分名词化,利用名词短语可以包含若干个修饰成分的语法特点,增加名词短语的信息量,从而达到浓缩信息的目的。因此,名词化隐喻可使语篇更简洁、紧凑,信息量更大。

2a中的过程分别由动词fail,ignore体现,属性特征由形容词important来体现。2b中以上所提及的过程和属性则被名词化为faiure,ignorance和importance,显然2b比2a更简洁、紧凑。

(二)衔接语篇,提高连贯性。

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主要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来实现的。在“主位-述位”衔接中,前句中动词的内容,即前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名词化后,可作下一句的主位或主位的一部分,作为语篇进一步信息流动的基础,从而使主述位顺利推进,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同时,名词化结构可以预设已知信息,凸显未知信息,易于新旧信息的更替及叙述层层递进的展开。例如:

9.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apologized 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 His apology would help the process of reconciliation.

在句9中,动词apologize是第一个小句(一致式)中的述位,而其名词化apology是后面小句(隐喻式)中的主位。这种由动词向名词的转换,即语法隐喻的创造,使上述语篇衔接自然、紧凑。同时可发现,在该语篇中,动词apologize在前一句中传递的是新信息,而其名词化apology在后一句中传递的是已知信息。语篇的信息以旧信息致歉为主位成为新的信息起点,以实现语篇中信息的流动和发展,即致歉将推进和解进程。这样,小句的主位推进模式与信息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信息的波浪式运动,使整个语篇重点突出,内容上不断深入,结构上不断扩张,从而语篇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名词化不仅在语篇的信息结构中举足轻重,而且和其他语法或词汇衔接手段一样,对语篇的连贯、流畅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

(三)增强语篇的客观性。

一致式中,动词体现过程有自己的参与者(小句的主语),有时还带有环境因素。而名词化后,本来由动词体现的过程转而由名词体现,对施事进行虚化,相关的参与者被省略,摆脱了动作执行者和环境成分对过程的影响,从而使语言表达显得客观、真实、具有普遍性。如下例:

10a.We can improve sales when we use the new marketing strategy.

10b.An improvement of sales can be effected by the use of new marketing strategy

上例中,10b是隐喻式,通过将动词improve和use名词化,将其一致式10a过程的参与者we省略,降低语言人际功能的发挥,使表达显得客观、公正。

四、名词化隐喻的应用

(一)名词化隐喻在科技文体中的应用。

科技文体要求语言言简意赅,描述精确,结构严密,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大量使用科技术语,以叙述事实和论证推断。在科技语篇中,名词化常常和“定义”及概念的“复指”联系在一起,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达到严谨、客观、简洁、信息量大的目的。例如:

11.The ability to control several robots in cooperation allows a high degree of adaptability and resource sharing.

该句共使用了四个名词化结构,使得句子结构严密紧凑,语言简洁明了,用较少的篇幅传递了更多的信息。

(二)名词化隐喻在政论文中的应用。

政论文采用很正式的语体,目的在于阐述某种观点,强调论理的客观性,逻辑性强,结构严密,风格庄严,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如:

12.The encouragement of competition in all possible fields should tend to diminish the likelihood of war rather than increase it

(三)名词化隐喻在新闻文体中的应用。

新闻英语的宗旨是如实地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并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名词化的使用常能体现出简洁、精练的特点,并增强语篇的客观性、可信度。例如:

13.In a reversal of a previous denial,the director of the CIA John Brennan has apologized to the US 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 over accusations that his agents had spied on computers used by Committee members.

除上述三种常见文体外,名词化结构大量应用于法律文体中,以保持文字的严谨、简练和权威性。但在诗歌、小说、寓、童话中,就较少使用名词化隐喻。

五、结语

名词化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法隐喻工具,名词化结构高度概括、浓缩信息,使得语篇结构严密,语言表达简练、客观,信息量大,更具权威性,因此这一结构被广泛用于正式语体中。了解名词化隐喻的功能和用法,对语言正式文体的写作、翻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3]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4]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1999(1).

[5]张法科.邵新光.英语语法隐喻的认知理据及语篇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9(4).

[6]孟娜佳.名词化和语法隐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0).

[7]王雁冰.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语义特征和功能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8]管振彬.浅谈语法隐喻及其实际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5).

[9]张书慧.名词化隐喻及其在英语语篇中的功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李晓珊.浅谈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隐喻[J].当代经理人,2006(9).

猜你喜欢
语法隐喻应用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刑事辩护词中的概念语法隐喻
科技英语翻译去动词化语法隐喻探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00:58:5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语法隐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34期)2016-05-28 14:36:08
名词化隐喻在学术写作摘要中的功能
科技视界(2016年12期)2016-05-25 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