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中国化,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正确经验,促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与中国文化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基金项目:“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2013129)”
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义理的中国化。佛教的义理在传入中国时并不完整。最早是在晋代初期,佛教的义理是用“格义”的方式来解读的。“格”就是度量、比配的意思;“义”的意思就是概念、名称。“格义”则是不同概念之间的度量,或者是比配项目的一种方案。在佛教的历史上,“格义”概念最初见于梁代慧皎所著《高僧传》卷四“晋高邑竺法雅”:“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及毗浮、相昙等,亦辩格义,以训门徒。”[1]。格义对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格义为佛教的中国化的完成提供了条件。“格义”通过寻找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义理上的一致,达到了中国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其次,“格义”指明了佛教中国化的方向问题。佛教通过比附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理论来让中国人了解和接受外传的佛教义理,让佛教深深地刻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佛教修行方法的中国化。印度佛教的义理传到中国,但是佛教的仪礼制度并没有随其传入到中国。原因有三:首先,印度佛教有很多不同地部派,每个部派之间的教义存在差异,仪礼制度也存在差别,那些西域僧侣对这些仪礼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其次,当时来中国传教的僧侣的意愿只是传播佛教的义理,并不是很重视佛教的仪礼制度;第三,佛教最初传入中原时,信奉的人很少,如果宣传过于繁琐的佛教仪礼制度,会让人们远离佛教,为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无需建立仪礼制度。但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的人信奉佛教,建立规范的佛教仪礼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个主张迎合了佛教走向大众化的需求。“教外别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指出了,佛教的修行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完成,这样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上的需求,还满足了统治者政治上的需求。“不立文字”,“顿悟”帮助了广大知识文化水平低下的群众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帮助人民群众从纷繁复杂的修行制度中解脱出来。这种方法让佛教从权贵走向大众,从学术研究走向宗教信仰。
佛教政治价值取向的中国化。沙门认为,佛教所追求的是出世的境界,而王权是世俗的东西。佛教的义理是佛教在与儒家学派的学术争论和与王室的政治斗争中得出来的,所以在沙门看来,帝王不应该被佛教所敬仰,相反王者应敬佛教。尽管佛教僧人认为帝王的地位低于佛,但是现实中帝王却用残酷的政治力量来限制佛教的发展,甚至要消灭佛教,佛教僧侣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法做到佛的地位高于帝王,同时也意识到王室的力量对佛教发展的巨大影响。这时,佛教僧侣开始转变观念,利用王室的影响力来发展佛教,实现佛教在中国的真正繁荣昌盛。这时佛教义理便融入了王权的合理内容,佛教政治义理的中国化始于此。从一开始与王权对抗,到后来为王权服务,以王法来扶持佛法,把佛法的最高标准定为王法。“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法即是世法,世法即是佛法”的提出,正是佛法臣服于王法的最好的证名。
以上三个方面的中国化过程成就了中国现在的佛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二、 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优势地位。作为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地位必须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依附于儒家的思想,之后又依附于王权,借助于统治阶级的力量,佛教才得以在中国传承。比起佛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境遇。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凭借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被写入宪法、载入史册,被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大陆上主流的意识形态。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官方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建立一个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翻译机构。翻译机构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专门的翻译机构,专业的翻译人员,翻译好的佛经能更好的被中国人接受和吸收。我们党和政府应充分吸收佛教中国化的这一经验,在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运用各种文化学说并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尽可能地用通俗话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马克思主义学说惠及更多的普通大众,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提供便利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满足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佛教能在中国长期传播,这是因为佛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还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后的精神需要,同时佛教的发展也满足的了中国文化自身变革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要顺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适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发展其自身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时俱进。文化事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告诉我们无论是佛教还是马克思主义等外来文化的传入,必须要跟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定要站在时代和实践的最前沿,捕捉最新的时代要求,否则就要被社会所淘汰。
佛教注重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为了适应每个朝代对佛教的需要,佛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义以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需求,最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江泽民同志曾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近一百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具体的国情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两次飞跃。实践和历史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真正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走大众化路线。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就是佛教的大众化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接受才得以在中国传承下去。我们中国共产党一直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化的过程,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意:请在文章醒目处标注“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2013129)”
作者简介:许萍(1988-),女,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期刊邮寄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北东路481号1栋203室 许萍收
联系电话:15551056685
邮箱:454982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