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环境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现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得到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达到了一种空前的繁荣,但是与此同时,一些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高中地理教學与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作为我国众多学科之一,是展开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高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能够直接向学生展示世界中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知道怎样利用环境、怎样改造环境以及怎样保护环境。
二、怎样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环境教育
1.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高中地理课堂中一种最普通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2.开展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讲座
很多当前热点的环境问题都是高中生非常关注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学校中展开专题讲座。比方说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在一些城市经常会出现重大的灾害性天气,教师就可以开展以“全球气候异常,谁是祸首”的专题讲座。另外还可以与教材相结合,展开有关水土流失治理以及荒漠化防治知识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的开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3.课外实践法
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一些环境教育实践 活动中,比方说测试降水等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监测方法等知识,可以在测量降水量以后对降水进行酸碱度的测试。
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增强了环境意识,同时还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充分利用环境日进行宣传
为了促进环境意识的形成,联合国设立了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等节日,教师可以对这些节日进行利用,组织学生针对环境问题展开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学生会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唤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宋建红.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对学生环境认知影响的评价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5).
作者简介:陈宜春,女,198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西省宜春三中,研究方向: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