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鸥贤
摘 要:本文以浙江大学为例,分析当前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对学生的审美启蒙的观点,但目前该类课程注重艺术知识的积累,不注重艺术实践,无法实现审美启蒙,因此必须强化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设来实现审美启蒙。同时,学校在软件和硬件上也具备了加强实践教学的条件,有其可行性。
关键词:艺术类通识课程;审美启蒙;艺术实践
大学想要培养“全面”的人,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艺术类通识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实现“美”,进而对实现“德”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但在实际的课程中实现这个目标是困难的。
以浙江大学为例,学生们都来自于五湖四海,个体差异明显,但受生活水平、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学生接受艺术类教育的时间少,甚至没有,审美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在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现审美启蒙,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一门艺术类通识课程中去学习基本的艺术形态,体会基本的艺术魅力,进而实现审美启蒙。
以浙江大学为例,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现状是什么呢?总结有如下三个特点:①涉及的艺术门类全,但以文学艺术为主:从目前开设的艺术类通识课程来看,涉及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电影、舞蹈等,数量上与文学艺术有关的课程占了绝大部分,并且进入学校通识类核心课程的也只有文学艺术类课程。②课程基本上分为艺术知识传授型和经典作品赏析型:艺术知识传授型课程表现为“xxxx史”“xxxx概论”“xxxx文化”,如开设的“艺术设计史”这门课程,分别介绍中国、国外、近代、古代的设计变革历史,以期学生通过高度概括的文字总结了解艺术设计。经典作品赏析型表现为“xxxx经典赏析”,例如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西方文学经典”,共分为16个课次,共要讲解7个西方经典文学巨作,只能是泛泛而谈。③课程基本没有实践内容,只有个别课程会涉及极少数的内容,如“歌唱艺术”,会有实践的歌唱的教授,但比例很少。
这样的艺术类通识课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仍旧是以积累知识为主,记住多少成了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最终结果,并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个舞蹈、一部电影;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美,艺术带来的愉悦和审美体验是什么,不能实现进行审美启蒙的目标。试问,第一步审美启蒙都不能实现,仅仅靠艺术相关知识的积累,对相关经典作品的了解如何能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更无从谈起学生的审美情操了。
由此,我们可知艺术类通识课程想要实现审美启蒙的目标,必须要在传授相关艺术知识和历史的理論学习之上加大艺术实践环节的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扎实地从艺术语言教授学生如何赏一幅画、听一首曲,可以通过适当的基础学习作一幅画、作一首曲来体会艺术之美。当然,实践环节的增加对教师和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浙江大学为例进行分析,依然是可行的。
拥有一定数量的艺术专业教师资源:浙江大学设有一个艺术学系,涉及的主要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一个中国语言文学系,涉及各种文学形态的研究;一个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涉及音乐(包括交响乐、民乐、歌唱)、舞蹈、戏剧、绘画的专业教师,单乐器就有小提琴、萨克斯、钢琴、二胡等专业演奏的教师,从师资的角度来说,这些以实际操作为主的专业艺术教师就已经涵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这六大类的艺术形式,完全有能力从实践环节教授学生如何学会一些基本的绘画、音乐技巧和语言,能在实际的课堂中,尝试画一幅画,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对绘画有一定的共鸣,能在实际的课堂中欣赏一幅真实的画作,可以把课堂带入画廊,见到真实的,而不是所谓的在ppt上的经典大作,从而实现启蒙。
学校对教学硬件上充足的投入:目前,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短板,学校在通识教育上的投入也是可观的,就浙江大学对通识核心课程的投入就可见一斑。学校对艺术类通识课程需要的硬件也都积极给予满足,如音乐教室的设立。在硬件和经费上,让学生走出去看看、在课堂内学习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可行的。
如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开设的“现代舞基础与创作”就是实践比例较高的课程,课程讲解基本舞蹈动作和舞蹈语言,教授基本舞蹈动作编排,让舞蹈编排利用校园环境,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在舞蹈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舞蹈艺术的启蒙,从而实现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完成审美启蒙的基本目标。
当然,通过艺术类通识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来实现审美启蒙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需要对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持续关注和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