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在农村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自身的学习问题更是严重的困扰着这些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发展。这些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这些小时候的弊病长大后往往就成了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影响着人的一生。对于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显得更加突出,笔者身处农村一线教师,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感触,下面本人就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作业习惯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留守儿童不良作业习惯形成的原因
大教育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这些留守儿童想长期缺乏父母的爱,再者,由于他们的行为习惯不好而导致代课老师的不喜欢,久而久之,这些 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聚存在更多不良学习习惯。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错误多,写字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等,就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
1、作为长期留守儿童的他由于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他上课思想抛锚,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而在家中,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作业给予帮助,但难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在作业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因而孩子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
2、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他们认为作业做的再好,过几年初中毕业还是要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出去打工,这样孩子的自身多作业的要求就不高。另外一个不足就是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作业的情况,由于现在的学校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人,教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大多数只会看看学生做了没有,而很少有老师会问问学生是怎样做出作业的,这样,孩子自己对作业就不上心,认为就是抄别人的也行,只要把作业完成就行了。因此,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二、留守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策略:
1、端正留守儿童的作业态度:
在进行留守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当天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让他们养成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在态度上的要求——认真,不能让他们养成了为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的想法;思维上的要求——独立,这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很重要,因为笔者在平时的作业检查中,能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去和别的同学对答案,如果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答案,他们往往不去追问是谁的错误,而只是把自己认为是对的答案抄下来,这对于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尤为突出,同时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对学生强化态度的严格要求。让他们自己独立去完成自己的作业。
2、教会留守儿童完成作业的方法:
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教师从低年级起,就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一一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长期这样坚持,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做计算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如:计算题要求学生读题,看清运算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无简便方法。再确定运算顺序,动笔演算,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3、留守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留守儿童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孩子的作业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们自己很难判断出自己作业的对错,如果在计算上在出现问题无疑给他们添加更大的困扰,因而教师教会学生正确、规范地摆竖式计算,统一格式要求。并且在平时的课堂上通过巡视、定期检查、抽查等常督促学生,一旦发现不按要求摆竖式计算的情况,马上纠正。只有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为学生的认真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认真验算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道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养成解题验算习惯。
总之,教育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良好的作业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泗洪县峰山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