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雪年
作文教学是难点,是重点,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话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走着。教师教的痛苦,学生学的更痛苦。本人认为上好作文课教师指导是关键,教师应从备课入手,从学生出发,诱发真情实感,习作指导才高效。
一、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跨进“经验”世界的关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因此,在备课中应当寻找孩子们曾经有过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新的提升。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作文教学的落脚点也应是学生。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学生,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
如三年级学写对话,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生活积累不了解,设计了在公交上男女吵架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想象,想象人物间的对话,先说后写。一遍一遍地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大胆发言,把对话过程说具体。课堂上,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说。原来,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大人怎么吵架,他们并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话可说的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说还没有展开,紧接着教师就布置以《宽容》为题写一片断。学生自然无从下手,只能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东西可想而知。
同样是指导学生写对话,另一位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却是异彩纷呈。课始,教师出示视频《一场激烈的课间争吵》,熟悉的生活画面,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把这一视频内容写成的对话出示给学生读一读。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分段,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接着,教师再次出示视频,《一次激烈的课间争吵》,只是这次画面里的人物是班上的同学,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让学生猜猜他们为什么争吵,怎么吵。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给画面配上音。学生想象的热情,说话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说完后再写写,一气呵成。教师的设计可谓巧妙。
同为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但却有不同的效果。前一位老师对学情了解不够。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对这个生活的认识是表象的,作文课要能够还原他所认识的表象的生活,尽量原汁原味地描写这个生活。第二位老师备课时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匠心独运,作文课大放异彩。
二、作文备课:寻找师生心灵相约的习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既是事实,也是法则。南师附中特级教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王栋生老师曾明确指出:“学生最重要的习作素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应植根于生活。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撩拨孩子美好的记忆、沉睡的情感、俏皮的童心。作文备课,如何寻找合适、有效的教学话题呢?
如本人在指导学生练习心理活动描写时,根据学生都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把习作植根于学生生活,设计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习作指导课。这节课由猜开始,老师出示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一面镜子,箱子上开个小孔。老师神秘的告诉学生,箱子里放着老师最喜欢的动物。它有灵性,有明亮的眼睛,油亮的毛发……让大家猜猜是什么动物?学生说了一个又一个都不对,谁最想看上台看看呢?把自己想看的心情写出来,谁写的好谁先上台看。教师出示填空写片断。学生纷纷奋笔疾书,高高举起小手。接着,写得好的学生上台,要求只能看,不能说。台下学生看着上台的学生先惊异后狂喜的表情,心里急的不得了。老师又故技重施,写第二轮心理活动……就这样,一轮又一轮,看过的没看的,都把自己最真实的心理写活了。一个个乐此不疲,因为有趣,学生言之有物。写出的作文自然也是妙趣横生,充满童趣。
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返朴归真,让作文回归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刻录着孩子成长的最初的风景,这风景美丽、耐看。
三、作文备课: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把人和人的情感放在了教学的显赫位置。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更应该创造条件,培养情感种子,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使学生不再视写作为苦恼的事,讨厌的活。
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的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我》一课时,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类似头脑风暴的游戏:白纸上的一个黑点像什么?由老师伸出的手你联想到什么?请根据“月牙”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透过教室这扇窗,你们能看到什么?除实际意义上的窗户,你们还由“窗”联想到什么?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张开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古今中外,自由驰骋。教师及时总结到:同一道作文题,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使思路洞开,文思泉涌。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请以《二十年后的我》为话题,进行多角度地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小组内口头陈述。然后动笔写下来。
学生的思维被一旦被打开,就可以在想象的广袤天地中自由遨翔。说得丰富而精彩,写作文也就自然能“文思泉涌”,轻轻松松表达。
四、作文备课:“下水”领航知深浅
正如浏海舰先生在《人民教育》2011年第21期撰文指出,“作文教学,需要一个写作的‘过来人。”“一个体育教师可以示范动作,一个音乐教师可以示范唱歌,一个数学教师可以示范解题,一个语文教师为什么就不能示范写作呢?”教师亲自动笔写一写,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俗话说,下水知深浅,一同写作文,学生就会自然把老师归入自己的队列,多一点规则示范,少一点高谈阔论,作文教学更具魅力!
比如高年级的游戏作文,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起观察、体验。一起动笔写作文。某个场面或心理描写不到位时,孩子们先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接着老师讲解写作时的思路如何、怎样选材等等,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再提笔修改自己的作文,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产品”,需要教师真心品味,耐心呵护,潜心引导,唯有如此做“有心人”,从学生出发教作文,孩子才会“情动而言形”,纯真美好的情感才会默默酝酿、涓涓流淌。
【作者单位: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