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明辉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人拥有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是可开发的”。人人拥有创造力,并不等于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其创造潜能。但只要予以适当的挖掘和训练,每个人的创新思维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应创设适合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环境与氛围,激发学生思维与实践的情趣与欲望,拓展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呢?我浅谈几点体会:
一、在创设情境中融入
良好的学习环境犹如一块磁石,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注意,使其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沉浸其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就会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就必须精心创设适合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与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情趣与欲望,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1、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在数学教学中,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要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投入,提倡具有愉快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给学生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解放思想,思维活跃,从而敢想、敢问、敢说、敢议、才能闪现出他们智慧的火花。
2、打破平衡,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境地
充分利用教材内在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创设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巧妙地组织在不断“揭示矛盾(引起冲突)——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实现平衡)”的矛盾运动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入认知的发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促使自己的观念、认知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上的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如:学习《角的度量》时,设计三种不同角度的滑梯(角度从小到大),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下滑速度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3、循序渐进,乐于质疑解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建立“问题银行”、“我有问题问大家”记录本,将课堂与生活中遇到的“不惑”积累起来,并加以解决。这就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因此,可引导让学生在自读教材中发现问题,将问题画上记号或写下来便于提出。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发现问题,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会到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刚开始可能是不分巨细地都有疑必问,但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要的本质的问题。使学生由不问、羞于问发展到乐于问、敢于问,并最终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通过一学年的实践与探索,每个同学都有提出简单的问题的倾向,60%的学生能提出贴切的数学生活问题,20%的学生能提出有独创性的问题,并能在课堂上积极发问。
二、在经历实践中生成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改的重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与用途。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暴露他们在学习中所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更有利于养成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获得了发现的机会、实践的条件和思辨的氛围,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
1、不断尝试,经历学习的过程
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面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动手操作,大胆去猜测、试算、摆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栽蒜苗》一课,如果直接输给学生数据,表面看起来时间短,操作简单,效率高,但印象不深。而事先让学生去播种蒜苗,记录每天发生的变化,这样,虽然时间长达半个月,操作复杂,但是学生亲身实践,自己获取了数据,留下了蒜苗长的越来越高的经验,感受了栽种、测量、记录的全过程,掌握了研究方法, (下转第33页)(上接第31页)懂得了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获得了情感体验。从中感受了“长短不一”的过程,也就是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达到了“知其言,更知其所言”的良好效果。
2、主动建模,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
面对有待进一步抽象、概括或建立联系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结论或数学结构。如:学习面积单位时,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等活动,小组合作画出并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并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然后提供给每个小组一把米尺:怎样表示出1平方米的大小呢?这时让学生自由地下座位,在窗户、窗帘、地面、黑板上量出、比划出1平方米的大小,或同学间合作,牵手围成一个大约1平方米的大小,或利用墙的一条边,在地面上画出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站进正方形内,让学生合作,数一数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几个人,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进行互帮互助、互教的学习。这样,把学生摆在数学家的位置,问题让他们自己发现,结论让他们自己得出,让学生自主地说、充分地说,先是用眼判断,再动手操作验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动口,并从中感知材料,获取表象支持,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学生们在这有层次的、开放的、有趣的多种数学活动中经历了“发现一个规律——多角度发现规律——设计并表现出多种规律”这样逐步深化来探索规律的过程,从中获得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和有序化,初步形成数学能力。
三、在质疑解难中创新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1、重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训练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如:A箱15千克苹果售价60元,B箱25千克苹果售价75元,哪箱苹果价格便宜些?
学生习惯性思路是:60÷15=4元 75÷25=3 元 B箱价格便宜。而有些学生却这样解答:60÷15=4元 25 Χ 4=100元 100元>75元 B箱价格便宜……这样,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出一题多解。所以我们应尽量地独立学生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可能得出新颖的结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问难的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平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不设置框框,无拘无束,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延迟判断,多留给学生一点时空,一道学生说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或“更清楚”的表达或“更好理解”的例子。如学习立体图形时,学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很难滚动,而圆柱体、球则不同,可能会产生奇思异想:城堡、五角大楼、航空母舰……教师则相机诱导,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做到了“好风凭借力,送生上青云”的效果。并引导学生将平时的奇思妙想存入“创新问答本”,举一反三,让他们在质疑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通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过程,发展个性,就能使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求创新。
【作者单位:漳浦县湖西中心学校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