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睁开眼睛,感觉到空气是冰冷的,马上明白,地暖没了,又停电了,这是住在乡下的代价。像这样的停电在冬天经常发生,毫无准备,说来就来,一停就是一整天,这大约就是住在乡下的唯一坏处。
我妈最先发现了停电这一事实,我听到她在隔壁房间按了一下吊灯开关,然后自言自语喊了一声:哦豁!
哦豁!据说这是成都人对停电的一致反应,这两个字,是遗憾,是什么东西被意外改变以后的愕然,但也其实是带着点喜悦在里面的,那意思是,跳离某种固有的规律的事物,去到另一种体验里,神经会接受到一点刺激,感觉到“不一样”了。
哦豁过后,妈就带着我女儿出去溜弯儿了,这时候,小区外的广场上一定挤满了孩子,停电,对孩子们来说,是节日。老人们一定互相打听,电什么时候会再来,顺便感叹一下天气,抱怨一会儿“相关部门”,停电,对老人们来说,是不错的谈资。
住在乡下,这是我如今的全部生活,不用“按时”奔赴一个地方,需要见面才能交流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如此,时间就显得不太具有意义,有人说我现在是:睡觉睡到自然醒,写字写到手抽筋。抽筋倒不至于,写不出来的时候,少许的焦虑是有的,但很快就过去,因为当自己明白自己“住在焦虑里”时,焦虑其实反而和解了,于是就和焦虑一起慢慢迎接平静的到来。
前天天气好,我坐着公交车去西村的阳光房呆了一整天,做了一点事情,立马就满足了,想我还是很上进嘛,于是很长时间的懒带来的负疚感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我做的这点事情,是招呼来一群爱做手工的姑娘一起度过了一天。这一切,缘于我们生命中共有的底色。下午的时候,有阳光从窗户外照进来,我第一个完成了手中的活计,坐在楼梯上看她们飞针走线,觉得所有的选择和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这样也就越来越理解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在与它和平共处的这些年里,我们逐渐共有了一种呼吸的节奏,对生活全然抱一种接受的态度,不再较劲和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