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沁奕
旷野等待着雪落,天幕等待着星辰,空寂的院落等待着脚步,鞭炮的引线等待着点燃……
她坐在厨房迎门的灶边,灶火的温暖浸润着她几无暖意的双手。一卷门帘外,稀稀落落的树影婆娑;四围人家里,热热闹闹的笑声频频袭来——那“咚咚”声定是孩子们跳跃的簇新的皮靴,那“砰砰”声定是子女们为长辈敬酒时的觥筹相磕,那“咯咯”声定是户户人家里清亮亮暖融融的笑声……
阖上褶皱干涩的眼皮,轻揉了一下眼角,不再聆听别人家的欢欣。她徐徐立起身,走到灶前,揭开锅盖,盛上几碗凉水倒下锅——好让翻滚的饺子们在打个寒颤之后安分地接受漫长的水煮。
“会回来的,年初离家时说好一定回来过年的。别瞎着急,别急……”她喃喃自语。膝盖处传来一阵痛,如针刺芒戳。她轻叹了一口气,急匆匆颠回卧房取了膏药又急匆匆回到灶旁。她有意无意地向外探了一眼,又默默地坐回小马扎上,卷起裤脚,一层又一层厚实的裤子包裹住臃肿的腿,颜色暗红的陈旧布料遮掩着的充满皱纹的肌肤上,或大或小的老年斑密布着。她哆嗦着贴好膏药,笨拙地抚平裤腿,走到门前,平静的脸色中缓缓渗入一丝焦虑。
空空院子,暗暗的天。
从小房间那边传来稚嫩的“叽叽”声,一只毛茸茸的小鸡探出头来看她。天冷了,她不忍心让家禽受冻,全都赶进了小房间里。她向小鸡招招手,小鸡乖乖地走来,抖动着蓬松的毛羽。刚靠近她,像是感觉到了灶膛的火热,它尖叫着跳远。她含笑望着那小家伙,嗫嚅道:“多像呀。”她想起当年自己牵着怕生的儿子报名上学,儿子看见陌生的老师同学后怯懦地缩到她背后哇哇大哭的情景。谁知道呢,当年抽搭着鼻涕怕生的小家伙如今早已长大;谁知道呢,当年明眸含笑侧身保护他的她已经衰老成这副模样了。
谁知道呢,年夜里,她等的人会不会回来?
眼前渐渐混沌不明,远方的路灯光像酒一样浓浓稠稠地倾泻下来,兑在因严寒而凝滞的河中,糅合成一片模糊。排排农舍的窗口上映出的橙黄色的灯火晕染出浓浓的天伦之乐。偶有家犬的叫声传来,但也是见到熟悉亲友时撒欢的欢声,是欢乐的跳上溜下,是喜悦的逢迎雀跃……
失意伴着疲惫慢慢地笼罩上了等待中的她。
“奶奶!奶奶!”
她浑身一激灵!这时,风尘仆仆的儿子一家闯进了狭小的院落,踏进了逼仄的小屋。她强忍着惊喜不动声色地摁着桌子的一角,缓缓立起身来,揭开了锅盖,蒸汽腾腾飘游,裹挟了她的面颊,沾湿了她的眼角。“回来得正好,没让奶奶久等!吃饺子,快快!”她有些手足无措,忙着摆碟,倒醋,斟酒。
旷野上落下了冬天的第一片雪花,院落里燃起新年的第一声炮竹……幸福在她不长的等待之后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
【点评】
文章以一种诗意的、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位孤寂的老人等待着久别的儿子一家回家过年的情景。在这些描写中,主要内容是对老人的心理活动的描绘。老人孤寂之中对儿子一家的期盼、久盼不归时隐隐的忧虑、焦虑之中的自我安慰以及儿子一家到家时强忍着的惊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此外,对自然景物和邻家热闹气氛的描写,既渲染出新年将至的氛围,又反衬出老人的孤寂和空虚;老人送儿子上学情景的插叙,充分体现了母子间的深情,也表现出时光流逝、母子分离在老人心中激起的复杂情愫。(王淦生点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