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对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所)这样科技人才占绝大部分的企业来说,员工的创新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创新价值能否得到实现,才是员工的最大需求,也是衡量我们党管人才工作成功的关键指标。对于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尊重和发挥人才的创新价值,株洲所党委书记邓恢金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会。
近些年来,株洲所党委针对企业特点,以满足员工成长成才愿望为最大需求,积极为员工成长成才搭梯子、结对子、压担子,全力培育员工成长乐土,营造良好创新机制,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将蕴藏在员工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在企业获得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员工的价值也得到充分展现。
“搭台子”,群众创新成果充分涌流
在株洲所子公司时代新材有一面专利墙,员工不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只要获得专利,他的名字和专利名称就会刻在上面,普通技术员孙照亮就是其中之一。
在地铁站台,由于地铁车门与站台之间存在缝隙,乘客上下车可能不慎将脚踏入缝隙而造成安全隐患。一次出差途中,孙照亮就亲眼目睹此类事故的发生。他想,能否在车门上安装挡板之类的装置。回公司后他经过几次试验,很快一种名叫“站台防踏空装置”研制成功,并为公司带来某地铁140套该套装置订单。
专利墙的推行,帮助员工树立“我也能发明”的自信心,很多员工都把这个当作一种荣誉。此项活动开展以来,时代新材有302项专利、400多位员工名字上了专利墙。
智慧不仅在研发领域闪光,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也有创新故事。姚恩群是公司制造中心一名普通的库管员,在工作中她发现180个某型号的电子元器件入库两年了一直无人领用,而经常领用的一种非常相似的元器件却在大量应用,可否用积压的元器件替换现有的元器件呢?不久,她提交的“合理利用积压库存”的建议经过验证,让价值9万元的积压库存“活”起来,此举为公司节约了6万多元的采购成本,姚恩群也因此获得员工积分奖的首个一等奖。
这只是株洲所人才创新故事的缩影,如今包括创业基金激励、虚拟股权激励、创新成果激励、总经理特别奖、重大专项奖等形式多样、层次明显的创新激励体系为公司万名员工搭建了宽广的平台。2010年,株洲所一次性拿出1000多万元,对员工取得创新成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特别奖励,最高奖励额达45万元。
在株洲所,“重大决策问计于员工、敏感事务公示于员工、难题攻关借力于员工”,凡是企业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方案、重要规章制度、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创新氛围的营造,激励体系的搭建,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智慧。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株洲所累计创造了1000多项科技成果、800多项专利,主导或参与完成制定5项国际标准,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00余项,这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中并不多见。
“结对子”,领导、专家与员工打成一片
作为株洲所的“掌门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荣军要处理内外繁杂的经营事务。然而,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还是株洲所的科研学术的带头人。双重身份下的丁荣军,仍保持着与年轻的科研员工在一起开展技术交流、项目研究的习惯。
SIC电力电子器件集成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是丁荣军新近负责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之一。项目集合了国内在此领域的优秀科研团队,丁荣军非常关注和支持项目的进展。
不仅丁荣军亲自挂帅,公司一批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也甘为人梯、提携后人,通过创建劳模工作室、专家工作室等形式,为年轻员工与“大师”对话和接触提供机会,激发全员创新创效。
郭淑英是湖南省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首席专家,由她名字命名的的专家工作室以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之一。自从专家工作室挂牌成立以来,郭淑英经常在工作室与年轻人交流讨论,帮助他们解疑答惑,50多岁的她经常一呆就是大半天。
专家工作室成立以来,10多位业内优秀青年人才迅速成为我国电机技术领域的青年才俊,累计申报电动汽车重大科研项目30多项,先后获得上亿元国家资金支持。特别是他们研发的永磁电机驱动系统,大大缩短了我国在此领域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为我国电机牵引技术及产业化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仅如此,公司每年新进的员工都会与相关技术专家签订一份培养协议,协议明确了师徒职责。“‘师带徒计划是株洲所的光荣传统,它充分发挥了公司专家、骨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为年轻员工快速成才提供了好的机会。”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深有感触地说:“新进的员工两到三年后都会培养成为行业骨干。当年,我进株洲所也是拜过师的!”
“压担子”,员工在实践磨炼中成长
“我才工作两年,没有想到公司竟然让我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真没有想到!真没有想到!”去年,刚过30岁的年轻博士赵慧宇收到了时代新材下属的橡胶元件公司总经理任命书。2011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赵慧宇,进入时代新材做了一名技术员。他从零开始,短短一年,带领团队帮助公司获得进入特种装备市场的资格,获得多项科研经费和市场订单,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在株洲所,像赵慧宇这样受重用的人不在少数,公司在重点型号、重大项目中大胆启用年轻人,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安排年轻人作为课题负责人,让其在磨炼中成才。
公司研究院变流模块平台部部长马伯乐也是其中的代表。2005年,研究生毕业的他加盟株洲所,正赶上我国铁路机车事业大发展的良好时机。2008年末,公司主导研制我国大功率7200千瓦交流电力机车变流器,项目时间短、任务重,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的情况下,马伯乐挑起大梁,参与其中关键变流模块的研发。他带领技术团队,经过刻苦攻关,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开发出新的变流模块,成功装载在1000台大功率机车上。而后,他又快马加鞭,相继研发出适合各类机车、动车、地铁、磁悬浮列车的变流模块。据不完全统计,由马伯乐及其团队设计的各种轨道交通变流器模块已陆续装车超过1万台,为公司带来数十亿元的产值。
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目前活跃在株洲所各类研发平台上的青年员工占总人数的70%以上。公司拥有的1130名中高级技术研发骨干,平均年龄仅为36岁。
企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在于人,重点是年轻人,公司经过10多年的人才管理探索,建立了“乔”型职业发展体系为基础的一系列人才管理体系。人才的任用、提拔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国企惯例。公司主管人力资源的党委副书记杨首一说:“在株洲所,早已从原来的‘相马型转变为‘赛马型,有什么本事就大胆展示什么样的能耐,得到相应的位置。”
如今这片散发“创新因子”的创新之地已经拥有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余名博士、1000余名硕士,形成了5000余人的工程技术团队,成为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名副其实的“人才洼地”,创新智慧在这里涌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