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继龙
摘 要:文章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利用现代制造业98个细分行业2006~2010年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高,技术效率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表明,外贸依存度、行业规模、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9-0123-03
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浪潮和自身的人口红利,中国在加入WTO之后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但当前中国制造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生产率水平低,产业竞争力弱。尤其是经济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出现“大分化”趋势,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欧美制造业回归的境况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受阻,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为继,中国制造业未来要转向更多依赖于知识和技术投入的现代制造业。
现代制造业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提出的新的产业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对现代制造业的研究尚属不足。王彤和黄鲁成[1]认为现代制造业是用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制造业,是采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王岳平[2]认为现代制造业对对信息化水平、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的开放性与全球性、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与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刘艳[3]对现代制造业进行了界定,利用SFA方法测度了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综合学者对现代制造业的理论探索,本文认为现代制造业的实质是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先进适用技术制造业两大类,其中后者是用高新技术或现代管理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后的产业形态。研究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是要素驱动还是投资驱动,是技术驱动还是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得益于技术效率改善,还是技术进步。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回答可以为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来分析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运用距离函数(Distance Function)的比率来计算投入产出率。它可以利用多种投入与产出变量进行效率分析,且不需要相关价格的信息,也不需要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等条件。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总体上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和技术进步指数TP两项的乘积,其中TP指数还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C。
如此一来,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现代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分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又可以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析现代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本文以现代制造业三位数行业2006~2010年投入产出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参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略性新兴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行业目录,将现代制造业界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计15类。
投入指标选用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产出指标选用行业工业总产值。其中资本指标参照郑玉歆[4]和李小平[5]等的做法,采用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作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利用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衡量。
为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提高数据的可比性,用各行业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数对当年的工业总产值进行平减处理。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求出。两位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为三位数行业的相应数值的平均值。全部数据国务院工业经济发展中心数据库(国研网)。
2.2 总体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首先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度,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06~2010年期间,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1.085,这表明相比于2006年,2010年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8.5%,其中技术效率改善8.4%,但是技术进步效率呈下降趋势。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降,其中技术效率下降62%,技术进步效率上升27.2%,总体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52%。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效果的逐渐显现,2009年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由于存在基数效应,2009年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于2008年提高127%,其中技术效率提高近195%,基本回到危机前水平。由此看见,技术效率与生产率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技术效率提高是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推动因素。
技术效率的变动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技术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是企业由于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是由于企业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2006~2010年期间我国现代制造业技术效率平均提高8.4%,其中纯技术效率提高7.7%,规模技术效率提高0.6%。这表明我国现代制造业技术效率提高的主要部分来自纯技术效率的改善,而规模技术效率所起作用较小。
2.3 分行业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表2给出了现代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表2中指数大于1说明是正增长,小于1是负增长,增长率为指数减1。总体来看,2006~2010年期间,现代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52.3%之外,其他14个现代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62%。
2009年由于国家四万亿投资效果显现,各行业生产率开始反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反弹幅度最大,其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
3 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丹尼森[6]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受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影响。方新[7]研究了美、日、韩三国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率,发现当技术不变时,生产率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得以提高。而李明智等[8]认为企业R&D投入、公共R&D投入和对外开放是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综合各学者观点,结合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实际特点,本文认为外贸依存度(dependency)、行业规模(scale)、营业费用(business)、管理费用(management)等是影响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以上因素的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如下:
TFPit=a+?茁1dependencyit+?茁2scale+?茁3businessit+?茁4managementit+?着it(1)
式中,TFPit表示行业i第t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a为常数项,?茁1-?茁4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Dependency表示外贸依存度,用出口交货值/工业总产值表示,scale表示行业规模,用工业总产值衡量,business和management分别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工业经济发展中心数据库(国研网)。利用Stata 12.0软件,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计量模型(1)回归,结果见表3。
回归结果显示,外贸依存度、行业规模、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行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表明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现代制造业规模越大,其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外贸依存度、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外贸依存度“拖累”全要素生产率符合当前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本投入,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营业费用体现了企业的运转效率,同等条件下营业费用上升,肯定会拖累企业生产效率,表现在行业中就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的管理水平通常会影响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因此同等条件下管理费用上升,表明行业管理水平欠缺,从而影响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4 结 语
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改善,其中技术效率改善是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进步甚至出现“负”贡献。通过对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解,发现纯技术效率改善贡献了技术效率提高的绝大部分,规模技术效率的改善较小,这表明2006~2010期间我国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幅度超过技术进步的幅度。结合我国现代制造业外贸依存度高、管理水平偏低、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本文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①政府应设立相应的产业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外贸依存度高的根源在于技术水平落后,从而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当前技术进步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不大,充分说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②政府应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提高行业治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会影响技术效率的发挥,2006~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管理水平的提升。
③促进现代制造业集约化发展。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规模效率还不高,要通过培育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园区,通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规模和集中度,进而提高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彤,黄鲁成.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8).
[2] 王岳平.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3] 刘艳.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2).
[4] 郑玉歆,许波.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资本存量[J].经济研究,1992,(7).
[5]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管理世界,2005,(4).
[6] Danison E F.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D].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7] 方新.创业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 李明智,王娅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2.3 分行业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表2给出了现代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表2中指数大于1说明是正增长,小于1是负增长,增长率为指数减1。总体来看,2006~2010年期间,现代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52.3%之外,其他14个现代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62%。
2009年由于国家四万亿投资效果显现,各行业生产率开始反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反弹幅度最大,其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
3 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丹尼森[6]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受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影响。方新[7]研究了美、日、韩三国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率,发现当技术不变时,生产率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得以提高。而李明智等[8]认为企业R&D投入、公共R&D投入和对外开放是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综合各学者观点,结合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实际特点,本文认为外贸依存度(dependency)、行业规模(scale)、营业费用(business)、管理费用(management)等是影响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以上因素的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如下:
TFPit=a+?茁1dependencyit+?茁2scale+?茁3businessit+?茁4managementit+?着it(1)
式中,TFPit表示行业i第t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a为常数项,?茁1-?茁4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Dependency表示外贸依存度,用出口交货值/工业总产值表示,scale表示行业规模,用工业总产值衡量,business和management分别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工业经济发展中心数据库(国研网)。利用Stata 12.0软件,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计量模型(1)回归,结果见表3。
回归结果显示,外贸依存度、行业规模、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行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表明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现代制造业规模越大,其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外贸依存度、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外贸依存度“拖累”全要素生产率符合当前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本投入,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营业费用体现了企业的运转效率,同等条件下营业费用上升,肯定会拖累企业生产效率,表现在行业中就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的管理水平通常会影响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因此同等条件下管理费用上升,表明行业管理水平欠缺,从而影响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4 结 语
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改善,其中技术效率改善是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进步甚至出现“负”贡献。通过对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解,发现纯技术效率改善贡献了技术效率提高的绝大部分,规模技术效率的改善较小,这表明2006~2010期间我国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幅度超过技术进步的幅度。结合我国现代制造业外贸依存度高、管理水平偏低、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本文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①政府应设立相应的产业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外贸依存度高的根源在于技术水平落后,从而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当前技术进步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不大,充分说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②政府应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提高行业治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会影响技术效率的发挥,2006~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管理水平的提升。
③促进现代制造业集约化发展。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规模效率还不高,要通过培育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园区,通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规模和集中度,进而提高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彤,黄鲁成.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8).
[2] 王岳平.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3] 刘艳.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2).
[4] 郑玉歆,许波.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资本存量[J].经济研究,1992,(7).
[5]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管理世界,2005,(4).
[6] Danison E F.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D].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7] 方新.创业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 李明智,王娅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2.3 分行业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表2给出了现代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表2中指数大于1说明是正增长,小于1是负增长,增长率为指数减1。总体来看,2006~2010年期间,现代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52.3%之外,其他14个现代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62%。
2009年由于国家四万亿投资效果显现,各行业生产率开始反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反弹幅度最大,其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
3 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丹尼森[6]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受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影响。方新[7]研究了美、日、韩三国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率,发现当技术不变时,生产率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得以提高。而李明智等[8]认为企业R&D投入、公共R&D投入和对外开放是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综合各学者观点,结合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实际特点,本文认为外贸依存度(dependency)、行业规模(scale)、营业费用(business)、管理费用(management)等是影响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以上因素的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如下:
TFPit=a+?茁1dependencyit+?茁2scale+?茁3businessit+?茁4managementit+?着it(1)
式中,TFPit表示行业i第t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a为常数项,?茁1-?茁4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Dependency表示外贸依存度,用出口交货值/工业总产值表示,scale表示行业规模,用工业总产值衡量,business和management分别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工业经济发展中心数据库(国研网)。利用Stata 12.0软件,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计量模型(1)回归,结果见表3。
回归结果显示,外贸依存度、行业规模、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行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表明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现代制造业规模越大,其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外贸依存度、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外贸依存度“拖累”全要素生产率符合当前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本投入,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营业费用体现了企业的运转效率,同等条件下营业费用上升,肯定会拖累企业生产效率,表现在行业中就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的管理水平通常会影响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因此同等条件下管理费用上升,表明行业管理水平欠缺,从而影响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4 结 语
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改善,其中技术效率改善是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进步甚至出现“负”贡献。通过对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解,发现纯技术效率改善贡献了技术效率提高的绝大部分,规模技术效率的改善较小,这表明2006~2010期间我国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幅度超过技术进步的幅度。结合我国现代制造业外贸依存度高、管理水平偏低、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本文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①政府应设立相应的产业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外贸依存度高的根源在于技术水平落后,从而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当前技术进步对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不大,充分说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②政府应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提高行业治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会影响技术效率的发挥,2006~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管理水平的提升。
③促进现代制造业集约化发展。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规模效率还不高,要通过培育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园区,通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规模和集中度,进而提高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彤,黄鲁成.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8).
[2] 王岳平.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3] 刘艳.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2).
[4] 郑玉歆,许波.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资本存量[J].经济研究,1992,(7).
[5]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管理世界,2005,(4).
[6] Danison E F.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D].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7] 方新.创业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 李明智,王娅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