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一件有温度的事

2014-10-29 11:13
党建文汇·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冰桶温度挑战

近日,“冰书挑战”来袭,它沿用“冰桶挑战”规则,被点名的挑战者需要迅速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十本书,然后再点名其他人应战。一时间,这个游戏吸引了从著名作家到普通网友的参与。

仔细观察,“冰书挑战”的确暴露出我们不少阅读的局限。一提到要列出十本书,不少网友表示“很头痛”。“《语文》、《数学》、《英语》、《自然》、《思想品德》……”网友“Mengqi7”列出了影响自己的10本书引来无数网友赞同。 “作为一个文盲我终于凑齐了10本,完全暴露了我没有文化这一点,感觉真累。”“Kiri”的回复代表了不少网友的阅读现状。

尽管得到不少网友响应,但与赢得比尔·盖茨加入的“冰桶挑战”相比,“冰书挑战”气氛稍冷,引发的实际社会效应也有限,微博达人“东东枪”就调侃道,“这游戏是冰桶挑战的贫民版吗?”

从助推阅读风气的角度而言,不少文艺界人士对“冰书挑战”抱支持态度。作家、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黄孝阳认为,“冰书挑战”应该是件好事,体现了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分享。“网友们列出一本本书目,互相推荐,形成互动。就算有些人为了炫耀,明明没看过而造假,但是只要让别人知道这本书的好处,这也值了。”黄孝阳认为,“冰书挑战”是一幕“广场上的狂欢”,提醒我们仰望星空,“最起码在我们这个不读书的时代,让公众重拾对知识的敬畏、对阅读的渴望。”

跟风而至的“冰书挑战”短暂热过之后,能给这个社会留下什么样的遗产?有意见认为,通过“冰书挑战”重新让网友认识到阅读的美好,可以算是一项公益行为。南京学者、文史专家薛冰就表示,对于这个活动的评价不必太苛刻。“只要能吸引年轻人尽可能多读书,只要爱读书,读什么都可以,读书时也没必要非逼着自己读不喜欢的书,书读得多了,自然会有判断力,兴趣点也会慢慢转移,从而进入更深度的阅读。” 在薛冰看来,莫让读书成“冰”,让读书成为一件有温度的事,这恐怕是“冰书挑战”喧嚣之后,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话题。

(摘自《新华日报》 龚 倩/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冰桶温度挑战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叽咕乐挑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
“冰”公关“热”传播
Top 10 Chinese Buzzwords of 2014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