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康巴诺尔

2014-10-29 13:30杨杨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供销供销社蔬菜

杨杨

2013年12月1日。国家会议中心。

中国时代风采表彰会在此隆重召开!

一位来自最基层的优秀代表,供销干部,应邀出席了颁奖盛典!

他的事迹一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被中国时代风采组委会授予全国“十大创新人物”荣誉称号,受到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亲切接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殷切的厚望。

正如授奖辞写道的那样:

他是一位来自祖国塞外坝上高原的赤子。康巴诺尔孕育着他的梦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用大爱撑起了美丽的蓝天大厦,创造了一方奇迹与神话。

他纯洁的像一汪水,晶莹的像一颗星!

践行与承诺是他一生的追求。每一次付出都是心血与汗水的凝结。奉献在闪光的足迹里延伸,坚定而豪迈!

他,就是河北省康保县供销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杨永彪!

北大经济学院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精英共同见证并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

为此,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采访。

“多少年来,供销行业似乎被人们淡忘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在。尤其是基层供销社,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窘与挑战。做为供销人,一路走来,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付出……”

没有所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自我激情的标榜,唯有那质朴与坦诚,铸就了他的为人与品德。

那一刻,掌声响起,鲜花绽放,镁光灯在烁闪……

那一刻,他的眼眶里盈满了幸福的泪水……

曾经,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鞋儿破,帽儿破,哪破哪是供销社。”

当时,在康保县,15个基层供销社已有13个处于瘫痪状态。9个县直公司,8个关门停业。

“哗”地一下,1400多名干部职工犹如怒潮一样,涌来又退去。几乎一夜之间,全部下岗或失业,甚至外出打工。即便是留守人员也进退两难。工资没有了保障,养老失去了依靠,医疗保险等等更是没有了指望……

于是,职工们开始连年上访………

就在这风口浪尖,就在这艰难时刻,就在2005年3月,杨永彪临危受命,挑起了供销合作社的重担!

这个担子实在太重!重得令人窒息,重得犹如泰山压顶!

1400多名干部职工的安置与就业;1400多名干部职工的生存与现状;1400多名干部职工的出路与走向;1400多名干部职工的等待与祈盼;1400多名干部职工的目光与聚焦,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

怎么办!

是回避还是退怯,是迎难而上,还是穷则思变?没有现成的答案,更没有演算的方式,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制!

改制就意味着挑战。挑战就有风险。无论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是来自基层的阻碍,甚至是全体职工的呼声等等。稍有不慎,便会一盘散沙,便会引火烧身!就像兵团作战一样,先撤哪个营,调遣哪个连,出击哪个排,往哪转移,向哪挺进,如何开拔,绝不是一声令下的威武雄壮,也不是贸然冲动的不切实际,而是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改制,终结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创造更多的条件。为职工的利益保驾护航,多一份保障,少一些忧患。

一句话,无论怎么改,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职工的基本工资,完善养老金的补缴,医疗费参保等等。反之,就是失败,就是洪水漫桥……

于是,他对招待所、修理厂、糕点加工厂等等的单位深入调研,出台了一系列方案……

随后,于2007年,自筹资金130多万元,一举完成了副食品公司的改制。紧接着,2008年完成了土畜产公司,生产资料公司,肉蛋禽公司和城关供销社改制。500多名干部职工得到了经济补偿。

为此,他更是不辞辛苦,几度与县政府主管领导,以及劳动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省市,想方设法为特困户企业职工核销集体部分养老金。

省厅的领导看着他风尘扑扑的样子,看着他忘我的操劳与奔波,尤为的感动而感慨!只说,无论是企业还是集体,能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党员干部,这样一心想着职工的利益,这是供销人的福气啊!这个工作,我们一定要协助好,配合好,开展好!

于是,人事劳动厅有关人员亲临康保,实地调研,依据政策,为基层800多名职工核销养老金1100多万元。

这是一笔惊人的数目。

惊人的似乎让所有的职工不敢相信,都说,这么乱的摊子,也能一锤定音啊!杨主任为我们职工改出了名堂哪!不愧杨家将的后人呢,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真正的帅才哩……

那一刻,大家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将他紧紧地拥了起来,凭任泪水在流淌,凭任笑语在欢畅……

早在15年前,1999年,杨永彪,时任康保供销社副主任的时候,就曾大胆地设想,如何使供销行业走出传统与封闭,如何拓展经营与收益,似乎成了他的追梦与心结。于是,几度找到县里的主管领导,谈及自己的想法。领导听后,觉得思路确实不错,就给他说:不妨试一下。无论任何事情,思路决定出路……

随之,他便赶赴河北省外贸进出口公司了解购销业务。得知杂粮收益可观,而且又适合坝上种植,当时就签订了协议。他深知,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机会尤为难得。来不得迟疑。就在他赶回康保的第二天,便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召开会议,研讨杂粮种植,并且出台了相关措施。

在坝上,杂粮即豌豆、芸豆、黄豆、荞麦,米谷黍之类。一般很少销得出去,成了农作物的点缀。尤其是红芸豆,在种植山药时偶尔丢上几粒,或在自家的庭院找个花圃种植,实在是懒得理会。根本谈不上锄草、施肥、浇水等等。任其成长。每到金秋时节,一架架的豆角在太阳的暴晒下“叭叭叭”地开裂,将那豆粒迸出。直到这时,人们才肯想起,该着将豆蔓拔掉了。其实也就是一根香火的功夫或一顿饭的间隙,所有的豆蔓便会收拾的一干二净。堆积到平房的屋顶或院子的空地。啥时有了空闲,啥时就用木棍在干裂的豆蔓上随意敲打几下,然后,将那迸出的芸豆收到簸萁里,扬扬洒洒,就可装入粮袋,墩在角落里,似乎再也无人问津了。忽然有一天,想喝豆粥了,取上两碗,和着麦子、小米熬成那种不稠不稀的红豆汤,绵糊糊地喝个顿饱,喝个痛快。这才想起,芸豆原来是那么可口啊!尽管如此,依然配不上太多的食谱,最多也就是炸糕时用来做馅或豆包子罢了。而那豌豆或黄豆甚至是大豆,也就是炒熟了放在盆里或揣在兜里,“嘎嘣嘎嘣”地嚼着、咬着,零食而已。有时,最多用来磨几锅豆腐,剩下的全部做了料豆。煮熟了,嚼碎了,放在掌心里,抱着断奶的羔羊一口一口地喂着,凭任谁也不敢想象能够风风火火地出售,甚至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曾想,就是这不起眼的杂粮,转眼间成了抢手货,竟然被一辆辆的卡车运走又开来……

这一年,8000多吨的杂粮就像暴风卷袭似的,出口到了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等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

这一年,就在供销社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出乎意料地净赚60多万元,一下激活了疲弱的市场,也让乡亲们得到了实惠,腰包跟着鼓鼓囔囔地涨起来……

于是,乡亲们就说,做梦都想不到呢,原来遍地都是黄金呀,只是缺少开发哩……

之后的日子里,他便琢磨着,发动乡亲们种植大白菜。私下,就有人嘀咕,心说,白菜有啥好种的。一年吃不了一颗,种了也卖不出去呀!吃惯了山药和莜面的坝上人对种植蔬菜从骨子里没有兴趣。特别是听说什么错季蔬菜,更是觉得怪怪的。这样的概念听着就模糊。什么错季蔬菜呀?错了季节咋么长呀!这不是闹着玩吗?于是,他就聘请专家给乡亲们授课。分析错季蔬菜的市场与前景,到底“错”在哪?“对”在哪?大家听着听着就入迷了。这才知道,南方蔬菜上市一般在五六月份。如果八九月份甚至十月天还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无疑就能卖个好价钱。这样的蔬菜在哪才能找到呀?

原来,最适宜种植的地方就是坝上,就是康保!一则是光照充足,再则是没有污染。纯绿色的那种,瞅一眼都是生机盎然。

于是,乡亲们跃跃欲试,十亩、二十亩、三十亩,眨眼间,绿了一方世界,绿了一片天地。

当一颗颗大白菜翡翠似地装满卡车,醉了似地驶过田间地头,当一叠叠的票票揣入农家人的衣兜,还有供销社的账户,乡亲们这才意识到,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商机……

这一年,依然是1999年,康保县有史以来种植的大白菜破天荒地远销日本和韩国……

2002年,在他的筹措下,全县建起了第一座蔬菜制冷恒温及加工仓储库。建起了第一个蔬菜市场交易中心。

从此,康保的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北京、天津、石家庄,以及山东寿光国际蔬菜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

短短几年的时间,以供销社为龙头的错季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3.8万亩通过了国家认证。原本,人均不足一千元的收入,一跃突破了上万元大观。贫穷与落后,仿佛一古脑地被甩掉了。一改过去的那种“莜面山药大皮袄”的现状。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欢笑。

然而,再壮丽的风景,也有萧瑟的日子。

2006年的时候,连续红火的错季蔬菜忽然间面临着空前的滞销,甚至出现了“西芹披上墙,白菜烂成浆”。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他心急如焚,连夜乘坐运菜的卡车,赶赴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甚至赶赴福建台州农贸市场。多少个日夜,马不停蹄。及时把脉市场,了解行情。这才知道,上市的蔬菜因为过剩,导致了价格太低。菜商无利可图,或者说,批发市场出现了净赔不赚的现象。这样的买卖谁还敢做!

于是,大量的蔬菜无法运出,菜农们更是一筹莫展。坐在菜田里,怀抱着一颗颗的白菜,泪潸潸地仰天长叹:咋会这样啊!

看着乡亲们一年辛辛苦苦的劳作居然换不来收获的喜悦,唯有无奈和哀叹。他的心几乎就要碎了,说不出的酸楚。经过市场调研后,很快,便写出了一则题为“康保蔬菜销售分析”报告,引起了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决定将当地的蔬菜高于市场价0.12元敞开销售。现金结算。一举带动了整个张家口市蔬菜价格上涨,更拉动了京津冀蔬菜价格。似乎一夜之间,坝上的蔬菜风生水起,波及全国,盘活了蔬菜销路。

为此,市委、政府专门在康保县召开了“蔬菜种植及销售现场会”。时任张家口市长郑雪碧亲临大会。《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报》、河北电视台、《张家口日报》、张家口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聚焦,头版头条专题报道了供销社的成功经验……

2007年,全国人大农经委主任王云龙在张家口市调研时,认真听取了杨永彪的汇报后,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是脚踏实地的结果。康保供销社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更值得全国学习……

从此,康保的蔬菜产业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了当地主导产业,经济命脉!

回忆,常常是一种苦痛,有幸福的泪水,也有欢乐的孤寂。

为了康保县蔬菜业的蓬勃与发展,壮大和增收,曾几何,随着运菜的卡车,随着那奔波的身影,他总是出现在全国各地,活跃在蔬菜市场,早已忘记了置身何处,也早已忘记了回家的长路。不在乎雨夜的泥泞与滂沱;不在乎路途的颠簸与劳顿;不在乎疲惫的兼程与饥渴;不在乎蚊虫的叮咬与煎熬;不在乎吃住的简陋与困倦,总是那么的忘我,那么的投入,嘴角边常常涨满了一溜溜的火泡,舌头或口腔出现了豆粒似的溃烂,喉咙也在隐隐的作痛,即便是喝一口水,都会苦涩的难以下咽。更多的时候,他用手指在脖子上轻轻地揪出了一道道的殷红,以此缓解着喉咙的沙哑与阵痛,甚至买来了草珊瑚含片。每到华灯初上,一天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有时,十多个小时顾不上吃饭。实在饿了、困了,干脆坐在车篓里,泡一袋方便面,就着那大白菜,吃着、吃着,便沉沉地倒在了车篓里,竟然呼呼地睡着了……

每每,随着乡亲们一块儿运菜,一块儿销售,甚至将打印好的宣传材料散发给顾客和菜商。不遗余力地推销着坝上的蔬菜。尤其在酷热的时节,一车菜,最多放置三天两头,一旦销不出去,找不到合适的批发市场,或遭遇阴雨天气,整车的蔬菜捂着、压着,很快就会烂掉,浆汤似地散发着恶臭,伴着蚊蝇的飞舞,只能随着垃圾车一块儿倾倒,一块儿处理了。面对这样的处境,不要说挣钱,就是哭鼻子掉泪,赔踏脑筋人儿也得撑着、扛着。唯一的选择就是哪里倒下从哪里爬起来。一连几天下来,整个人几乎变成了菜色的那种。

等到赶回家的时候,妻子怔怔地瞅着丈夫,瞅着那脏污斑驳的衣裳,还有那满脸的胡茬,零乱的鬓发,以及汗臭的鞋袜,忽然间,泪如泉涌了……

到底图个啥呀?

那一刻,妻子不住地喃喃着,是埋怨,是责备,又是心疼啊!

其实,他什么都不图,只要乡亲们日子宽裕,只要供销人生活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安慰,永远的追求……

之后的日子里,依然奔波着,操持着,硬是将一车车的蔬菜运往了全国各地,批发市场……

其间,为了参加沧州农产品展销会,他和同事们不顾长途劳累,星夜兼程。就在奔波途中,家里给他打来了电话,告知父亲病情加重。那时,父亲已经是肺癌晚期了。然而,他却没能来得及守候在父亲的身边,没能和父亲说上一句话语。那时,阵痛中的父亲残喘着,几度昏迷,几度叨念着他的名字……永彪啥时才能回来呀……

是啊,很久了,父亲没有见到儿子。儿子没能见到父亲。总是奔波在异地,忙碌在他乡。

他多想赶到父亲的身边啊!

此刻,唯有这无言的泪水默默地流淌着……

那时,他没有和同事们说起这一切,只是把手机轻轻地关闭了。

大约一周后,就在他赶回家里,赶到父亲的身边。那一天,那一刻,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人世了……

重重地,他一头跪倒在了父亲的灵柩前,禁不住哽咽了。凭任泪水在喷涌,在流淌……

就在父亲离别的那些日子里,正赶上百年“奥运”安保,正赶上供销大楼在承建……

值班、接访,坚守在工地,吃住在一线。记不得多少个日夜了,只记得一天又一天,胡子疯了似地茂密,眼眶里几乎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看上去,憔悴的瘦了一圈又一圈。好在是夏天,好在是风和日丽。要是在冬季,这样的身子骨,在坝上,在高原,随意一场风雪袭来,都会将他呼呼地卷走……

“杨主任……就让俺们替你值班吧……”职工们心疼地注视着他。“这样扛着,铁打的汉子也会累垮的……”

“大家的心意我领了。我不能带头离开岗位啊!这些日子,正是奥运安保最关键的时候,大家跟着我辛苦啦……”说着,他的两眼潮潮地湿润了。

那些日子里,有多少职工在等着他,需要培训上岗,需要安置就业;有多少乡亲在等着他,需要农副产品,需要运送货源;有多少接访在等着他,需要悉心调解,需要妥善处理;有多少库存在等着他,需要核算折价,需要资金运转……

他离不开啊!

他就是康保供销人的主心骨,当家人!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奇迹,在于创造!

竞争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杨永彪,做为康保供销社主任,就是在艰难与困境中逐渐成熟并成长起来的精英!

可以说,他是供销系统的一面旗帜!

2008年,正值康保县三年大变样开启之时,他独具慧眼,经过几度酝酿之后,终于创办了新合作华林购物广场。投资2800多万元,打造出了冀北蒙南商贸集散地,开创了坝上地区大型综合商厦的先河。建成了集商贸、流通、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商贸城。楼上楼下,全部是现代化设施。给人以温馨与舒适,敞亮与明净。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尤为的强烈了。

看吧!

悠然载动的电梯上,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顾客的盈门与笑脸,或交流或洽谈。两万多种商品越加的琳琅满目。500多个就业岗位在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亮点。每年6000多万元的营业额为康保的税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佳绩,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山西的客商来了。浙江的客商来了。广东的客商来了。湖北的客商来了。安徽的客商来了。山东的客商来了……

晋商、浙商、粤商、鄂商、徽商、鲁商等等的全国巨商一个又一个地云集在此。无疑,瞄准的是市场,看好的是收益,还有这蒙汉交接的张库大道,古丝绸之路,以及现代文明的康巴诺尔,京津冀地区的坝上高原,塞外独特的区位优势……

实在是迷人而璀璨!

远远望去,占地一万多平米的华林购物广场,气势恢宏,在霞光中,余晖里,越加的巍峨,越加的壮观了。不仅成为了康保供销社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康保人购物休闲的天堂!

借此契机,2011年11月,新建了一处占地14亩的高标准,高质量,具有现代化科技含量的烟花爆竹仓储库,并且通过了省市专家验收,全面投入运营。为乡亲们逢年过节,喜庆欢乐的日子送去了祝福,也带去了吉祥……

当中,杨永彪主任再度把目光瞄准了基层社组织,在全市供销系统中第一个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且在15个基层供销社进行了全面推广,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供销社主办”,遍及全县,构筑起了新型的供销基层社。

投资14.8万元,对哈咇嘎、邓油坊、张纪、处长地等等基层社办公场地,经营场所进行了修缮、扩建、改建。其间,供销社自筹资金10多万元,为所有的基层社统一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并且培训了大批骨干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为其掌握科学技术,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联合11家专业合作社及个体养殖场,成立了哈咇嘎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且由供销社承办了“康保农资协会”,形成了邓油坊社、土城子社、顺达公司三驾马车为龙头的经营载体。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地膜、小型农机具等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突破3600多万元。尤其是杂粮、蔬菜、牛羊肉、白酒、口蘑等土特产更是成为了连接生产与消费,农村与城市的桥梁纽带,使“农超对接”变成了现实。这一过程,绝不是机组数字就能概括的。然而,数字恰恰是最好的见证,是心血的付出,是汗水的挥洒,更是无数次的辛苦与奔波,操劳与谋划……

当中,培养了16名青年积极分子,6名申请批复了预备党员。特别是在全县党的90周年大会上,县社党委被评为了“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骄傲!

一步激活全盘棋。

从此,生活在康保的供销人扬眉吐气;扎根这里的乡亲更是笑逐颜开。

每每,走进那大型的五层商厦,都会由衷地感叹:真是没有想到哇!供销社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日新月异哪!

随之,便会留下一张张倩影,一帧帧的照片,成为了永久的纪念,也成为了传颂的故事。

2011年,时任张家口市委书记许宁亲临康保视察,漫步华林购物广场,越加的感慨万端:在坝上地区,能有如此规模的购物广场,实在是一大亮点,一个奇迹!

2012年7月,“全市基层组织体制改革观摩推进会”在康保召开,副市长杨玉成到会祝贺……

这是康保供销人的骄傲,也是全市供销人的骄傲,更是张垣人民的骄傲!

杨永彪,一位来自坝上高原的汉子,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他用党性和原则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鲜艳的党旗下,有他紧握的拳头,有他铿锵的誓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2012年,就在他赶赴临近的沽源县出差时,得知北京中科建业环保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沽源投资建设热泵机组项目。那时,他就寻思着:同样是坝上地区,沽源能建这样的项目,康保为什么不可以?于是,经过多方了解后,及时向县里的领导做了汇报……

同年4月,他便与时任县委书记张锐赶赴青岛考察。两个月之后,县长冀晓东带队赶赴德国生产公司,针对热泵机组上马的环保性能进行了技术论证等等。

2013年5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总投资1.2亿元的北京100MW热泵机组项目正式落户康保工业园区。

那一刻,作为供销人,杨永彪感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和宽慰。

那一刻,全县干部职工无不感到振奋和鼓舞。

对于一个远在坝上高原的国家级贫困县而言,对于一个仅有三四万人口的小城而言,这是莫大的欢欣!

“供销人就是坚韧呢,有着不屈的精神!杨永彪这样的人才,再多几个,那该多好啊!是咱康保人的福气呢!”多少人溢于言表,多少人衷心祝福!

毫无疑问,企业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至少6千万元。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上缴利税至少500多万元。不仅可以解决当地数百人就业,而且实现了康保装备制造业从未有过的壮举!

这一喜讯,很快传遍了康保的大街小巷。

那一天,尽管不是节日,平常的一如既往。

那一夜,在工业园区,月光如银,惠风送爽,人们自发地放起了烟花爆竹,欢呼着、雀跃着,载歌载舞……

就这样,6个亿的工程项目在他的促使下,一个又一个地落户到了康保。

这样的业绩,绝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收获的。

有多少真情在投入,有多少忘我在付出。

默默中,在承受;矻矻中,在追求。

就2012年而言,康保供销社全系统完成销售1.5亿元。重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4880万元。碘盐供应1500吨。烟花爆竹销售325万元。全系统实现利润80万元。上缴税金42万元。其间,争取全国总社“网络建设空白县”项目70万元。冷建仓储库建设补贴资金15万元,并且全部到位。

为此,他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了全市唯一基层社体制改革建设“突出贡献奖”。当中,还被供销系统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全省“先进个人”。县社的其他同事还被评为了“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单位更是被评为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荣誉来自奉献,更来自辉煌的成就!

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决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对事业的作为!

大雨过后,一种人抬头看天,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垂头看地,是淤泥与绝望。

而他,看到的永远都是阳光和希望!

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假日双休,他总是忙碌着,很少有机会陪同家人,或一起逛逛公园,或一块转转商场,甚至外出观光旅游。没有那种所谓的休闲与浪漫,也没有那种所谓的消遣与舒适,更多的时候在乡下,在基层,在出差,在路途。

当他得知张纪镇供销社职工祁满成患病在床,几乎丧失记忆,他便亲临老人家里。看着那简陋的房舍,看着那清苦的生活,看着那曾经何等精明干练的同事,如今,苍老的居然认不出亲朋好友,让他异常的难过。

人这辈子,真是多灾多难,不容易啊!

“老祁,我来看你啦!”那一刻,他紧紧地拉着祁满成的双手,心头顿时一哽,两眼禁不住涌出了泪水。

那一刻,老祁木然地摇摇头又点点头,眼神是那样的迷茫,那样的忧郁了。

那一刻,他将身上尽有的500元工资全部留了下来。

那一刻,老祁的老伴嗫嚅着,眼里早已噙满了感激的泪水。“杨主任哪!怎能让您破费呀。这钱,俺不能收哇……”

“嫂子,您就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啊!咱供销人跟着我受苦了。”说着,他的两眼再一次湿润了。

之后的日子里,他帮着老祁办理了病退手续,并且通过工会、民政等部门,及时给予救助,送去了米面、煤炭,也送去了党的温暖……

好长一段时间,老祁的老伴总是念念不忘,心说:难得有这样好的领导哪!于是,就从镇里坐着拖拉机,突突突,一路颠簸着,硬是赶到了县城,蹒跚着,终于找到了县社,找到了他的办公室,特意送来了二斤花椒面,土豆,还有一件棉坎肩。

“杨主任哪,俺来看您啦……”

“嫂子呀,让您辛苦啦!我该去看您哪!老祁的身体好些吗?”

“人老了,失忆了,一时半会儿不好治哩。要不是杨主任及时关照呀,这日子可就难哪……”说着,老人执意要将拿来的东西留下来。“这是俺的心意哩,一定要收下啊!天冷了,俺给您做了件棉坎肩。您整天在外忙碌着,穿上暖和些,也辟邪哩……”

此刻,他怎忍收下老人的东西啊!可是,他不能不收啊!拒绝就是冷漠,就是伤感,就是无情啊!

“嫂子哪!东西可以收下,但您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呢……”他给老人说着,便将准备到医院看病的费用拿给了老人。那阵子,他的喉咙在阵痛,肠胃也在阵痛,甚至患有严重的痔疮。大便失禁,淌血。说不出的隐痛。好长一段时间,都在扛着、扛着,只扛的面色憔悴……

“这就是您的条件哪?俺死也不能收呢。俺不能总让您破费呀……大兄弟呀,杨主任哪……”

老人忽然哽咽了。

那一刻,他将那红红的坎肩穿在了身上。看着老人宽慰的神色,他的心里不免酸酸的。

多么慈祥的老人啊!

在照阳河镇西王福堂村。当他得知村民刘英杰身患癌症,儿子刘燕东考取了辽宁科技大学,为了给父亲看病,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再也无力支付学费了,唯一的选择就是辍学或打工挣钱。

蓦然间,他感到揪心的难过。于是,主动找到了驻村干部,及时走访慰问,送来了2000多元生活费用。

“燕东哪,你能考取大学,机会难得哪。这可是父母的心愿啊!万不可辍了学。你的学费,叔叔帮你想办法解决吧……”

病痛中的刘英杰看着儿子的学费有了着落,顿时泣不成声了……

那一刻,懂事的孩子一头跪倒在了他的面前,两眼汪满了泪水。“谢谢叔叔哩……”

他赶忙将孩子扶起来。只说:“不谢哩,不谢哩。懂得孝顺父母,珍惜学习机会,长大回报社会,就是叔叔最大的厚望呢……”

随后,他便领着孩子来到了县城,回到了家里,甚至将妻子刚刚借回的1200多元费用,全部为孩子购置了衣服、皮箱等等的生活用品。并且领着孩子洗了澡,理了发。就像亲生骨肉一样悉心地关照着……

榜样,就是无穷的力量!

他的善举感动着周围的人们,也在感动着宏大蔬菜公司经理王成,华林商场经理史佑。“杨主任可是个热心人哪!常常让人感动呢!”说着,大家分别为孩子捐款捐物。并将一千又一千拿给了孩子,并再三咛嘱着,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机会哪。

那一刻,孩子哽咽着,有多少话欲说啊,却无言表达,唯有这泪水,小河似的流淌着……

多么真情而质朴的供销人啊!

无论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论地震、洪灾、旱情、泥石流,件件牵挂。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洪灾,舟曲泥石流,家乡旱情等等,总是带头捐款捐物。无不留下了他熟悉的身影,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行动。

就供销系统而言,伤残退伍军人十多位,孤寡老人就有四十多个。他总是及时地救助,给予妥善安置。时刻走访慰问。

每个干部职工都是他的姐妹兄弟!

每个干部职工都是他的亲人挚友!

正如他常说的那样:人生苦短,能够相聚或许是缘分。相助才是真正的情意啊!

比太阳温暖的永远是人心!

2013年,雅安地震,他再次捐款500多元。在他的感召下,供销系统的干部职工纷纷捐款捐物7000多元。

送去的是真情,是大爱,是无私,是永远的祝福!

这就是供销人啊!

来自康巴诺尔的颂歌,来自坝上高原的情怀!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供销供销社蔬菜
小镇供销社
蔬菜
那些年的供销合作社
一个乡镇供销社的兴衰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基于流通视角的区域农产品供销问题分析及服务平台设计
中国乡村之声
浅谈财务管理在黄骅市供销社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蔬菜也“疯狂”
每个人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