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症结攻坚 带着感情扶贫

2014-10-28 01:15李宏义
中国扶贫 2014年16期
关键词:水地旱地贫困村

李宏义

近年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建设“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和“三纵十六横”国省干线公路网,圆满完成村通水泥(油)路、村通客车和农村街巷硬化三个“全覆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扶贫战略,不断加强定点扶贫工作。

按照省委安排部署,从2010年起,山西省交通运输厅转战天镇县卅里铺乡,在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的塞北高原上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工程。厅扶贫队包扶的卅里铺乡南山片区10个贫困村,总人口8200人,耕地面积2.9万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739元。经过3年的扶贫,这10个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855元,年均递增61%。

因地制宜 明确脱贫主要思路

在扶贫工作中,明确科学的脱贫思路最关键。一入村,10位厅领导便按照扶贫责任制,分片包干,深入各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通过走访群众、考察村情,并与村“两委”一起研究脱贫对策,大家了解到,这10个贫困村虽然土地不少,但70%以上是旱地和坡地,主要是种玉米,且产量很低,村里没有蔬菜大棚,山上没有花果,养殖也寥寥无几。虽然没有可开采的矿藏资源,但地下水系比较丰富,100米深处就可出水,而且仅有的水地也是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扶贫队总结认为,卅里铺乡贫穷的根本问题还是发展的思路不清。为此,厅党组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和卅里铺乡政府一起为这些村确定了“旱地变水地、漫灌变管灌、传统变大棚、种植加养殖、山坡变花果、五化变环境”的脱贫思路。

“旱地变水地”是提升传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据测算,如果把一半的旱地变成水地,玉米产量就可翻一番。

“漫灌变管灌”是实现节约灌溉、有效降低农民用水成本的重要措施。

“传统变大棚”是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重要途径。据测算,1亩蔬菜大棚的收入,相当于20亩水地、100亩旱地的收入。

“种植加养殖”是大多数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家庭改变靠天吃饭局面的现实选择。养猪、养牛、养羊、养鸡是农民的拿手活,先期投入少,技术要求不高,既可增加收入,又可摆脱玉米产量低、卖价低的困境,实现传统作物的就地消化、自然升值。

“山坡变花果”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式,同样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卅里铺乡南山片区荒地、坡地较多,由于气候较冷、无霜期较短,不适宜传统农作物生长,但适宜杏、板栗等果树。只要改变种植品种,荒山不仅能变成青山,而且能变成金山、银山。

“五化变环境”即净化、美化、绿化、硬化、文化,这是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六句话思路,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于一身,融扶贫途径、扶贫方式、扶贫目标于一体,既符合党的扶贫政策,又符合卅里铺乡南山片区的实际情况,并正在转化为农民脱贫的出路、致富的新路。

落实项目 培育脱贫支柱产业

思路清晰了,就要在项目落实上下功夫。3年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按照“一村一品”、错位发展的思路,从省有关部门为10个贫困村争取到水利整治、蔬菜大棚、养殖业3个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补助资金和贴息贷款30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实施“旱地变水地、漫灌变管灌”工程。筹资100多万元,新修田间道路22公里,整修荒地、坡地1000亩,新打机井55眼,安装变压器14台,实施节水管灌1500多亩,使1.2万多亩旱地荒坡变为水浇地,玉米平均亩产由500斤提高到1300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二是扶持发展蔬菜大棚产业。采取村民自筹、政府补助、扶贫单位补贴的方式,投资80万元,建设日光温室86个、塑料大棚100个,新建蔬菜交易市场800平方米。目前,该乡日光温室达到238个,塑料大棚达到2300个,全部实现了机、电、井、管、林、路、棚“七配套”,大棚经济成为当地的朝阳产业,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

三是引导特色养殖业规模化、园区化发展。全乡生猪存栏达到3.5万头,奶牛存栏达到1200头,羊存栏达到2.8万只,比2009年分别增长18%、32%和180%,同时建成特色养殖园区13个,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四是积极发展林果业。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通过外出考察,选定了荒山绿化主要树种和经济林品种,从明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发展以板栗和山杏为主的经济林。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采取国家补贴、农民集资、扶贫单位兜底的办法,指导两个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贫困村建立了农机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配备了价值20万元的拖拉机、深耕五铧双旋犁、灭茬旋耕机、播种铺膜机等农业机械,实现了播种、耕地、灭茬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收成,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有条件走出农村,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下一步,还将为合作社配备收割机,推进收割机械化。

改善基础 加强农村社会建设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在卅里铺乡扶贫的3年间,恰逢全省实施村通水泥(油)路、村通客车和农村街巷硬化“三个全覆盖”工程,该厅抓住这个时机,从政策、资金、项目上大力向卅里铺乡倾斜,扶贫队员分赴各村担任义务技术员,现场指导、现场把关,从而保证了卅里铺乡按时实现了农村交通“三个全覆盖”,水泥(油)路通到了农民家门口,客车开到了农民家门口,农业机械和收购蔬菜、牲畜的货车也开进了农民的田间地头,当地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文化教育医疗方面,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机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政策、落实项目、落实资金,使卅里铺乡按时实现了十个“全覆盖”,乡村两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在环境建设方面,组织乡村干部学习长治经验,大力实施“五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文化)工程,清理垃圾、整治环境、种树种草,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情扶贫 为农民解难事办实事

3年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带着感情真扶贫,把干部下乡驻村与定点扶贫工作结合起来,10位厅领导每人包1个村,并多次亲自驻村帮扶;厅机关和9个直属单位分别负责1个村,先后投入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扶贫工作队员常年住在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解难事、办实事。

塞北高原风大寒冷,大雪冰雹等极端气候多发,农民的蔬菜大棚经常遭受狂风、冰雪的袭击,2011年6月7日的一次10级大风,就使572个蔬菜大棚被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万元。面对灾情,省厅立即筹措30万元资金,帮助农民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了大棚。同时积极协调保险公司破例开辟了蔬菜大棚保险业务,长期困扰菜农的老大难问题在卅里铺乡首先得到解决。

卅里铺乡各村经济基础差、农民收入低,校舍破旧、孩子上学难、农民生活方式原始等问题十分突出。省厅把农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农民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发动全行业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是投资100多万元,对卅里铺乡中学的校园及操场进行了硬化,并对校舍进行了粉刷,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二是发动交通运输职工捐资31万元,设立了“捐资助学教育扶贫基金”,2012年对考取大学和高中的15名特困生给予了5.7万元的资助,大学生每人5000元,高中生每人2000元,并对考入省厅直属院校的学生实行了免收学杂费的政策。三是为6个贫困村修建了磨面房,配备了磨面机、碾米机,全乡彻底告别了原始的人推畜拉生产方式。

当前,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省厅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要求,继续在抓项目、抓产业、抓落实上下工夫,确保2015年圆满完成卅里铺乡南山片区10个贫困村的扶贫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水地旱地贫困村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施氮水平对水地覆膜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
第四节水地源热泵机组市场分析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