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26例临床观察

2014-10-27 05:52肖启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穴位注射针灸

肖启露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能更好的达到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穴位注射;呃逆

【中图分类号】R256.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50-01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是由于隔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中医称之为“打呃”“哕症”,发病常为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甚至妨碍谈话、咀嚼、呼吸和睡眠[1]。针灸疗法作为此病的重要手段,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在临床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的26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35.2岁;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的26例为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3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内关(双)、足三里(双)、攒竹(双)、天突、中脘、膈俞(双)、胃俞。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豪针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皆为直刺,分别刺1.3寸、1.5寸、0.5寸左右,前二穴以针感沿胃所在位置方向传导为佳。天突则是沿着胸骨上窝的边缘向下斜刺1.2寸左右,攒竹穴是向目内眦方向斜刺0.3寸,膈俞、胃俞则是沿着脊柱方向斜刺0.8寸左右。根据具体证型或补或泻,寒证加气海、上脘并温灸,热证加天枢、合谷,虚证加关元、气海。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观察组:本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维生素K3(10mg)+1%盐酸利多卡因1ml注射,任选内关、足三里或三阴交穴位注射,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2]治愈:呃逆症状消失,未见不适症状,随访2个月未复发;显效:呃逆减轻,偶尔有反复;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疗效不明显;无效:呃逆发作频率及程度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能更好的达到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穴位注射;呃逆

【中图分类号】R256.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50-01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是由于隔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中医称之为“打呃”“哕症”,发病常为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甚至妨碍谈话、咀嚼、呼吸和睡眠[1]。针灸疗法作为此病的重要手段,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在临床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的26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35.2岁;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的26例为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3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内关(双)、足三里(双)、攒竹(双)、天突、中脘、膈俞(双)、胃俞。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豪针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皆为直刺,分别刺1.3寸、1.5寸、0.5寸左右,前二穴以针感沿胃所在位置方向传导为佳。天突则是沿着胸骨上窝的边缘向下斜刺1.2寸左右,攒竹穴是向目内眦方向斜刺0.3寸,膈俞、胃俞则是沿着脊柱方向斜刺0.8寸左右。根据具体证型或补或泻,寒证加气海、上脘并温灸,热证加天枢、合谷,虚证加关元、气海。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观察组:本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维生素K3(10mg)+1%盐酸利多卡因1ml注射,任选内关、足三里或三阴交穴位注射,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2]治愈:呃逆症状消失,未见不适症状,随访2个月未复发;显效:呃逆减轻,偶尔有反复;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疗效不明显;无效:呃逆发作频率及程度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呃逆能更好的达到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穴位注射;呃逆

【中图分类号】R256.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50-01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是由于隔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中医称之为“打呃”“哕症”,发病常为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甚至妨碍谈话、咀嚼、呼吸和睡眠[1]。针灸疗法作为此病的重要手段,配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在临床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的26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35.2岁;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的26例为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3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内关(双)、足三里(双)、攒竹(双)、天突、中脘、膈俞(双)、胃俞。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豪针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皆为直刺,分别刺1.3寸、1.5寸、0.5寸左右,前二穴以针感沿胃所在位置方向传导为佳。天突则是沿着胸骨上窝的边缘向下斜刺1.2寸左右,攒竹穴是向目内眦方向斜刺0.3寸,膈俞、胃俞则是沿着脊柱方向斜刺0.8寸左右。根据具体证型或补或泻,寒证加气海、上脘并温灸,热证加天枢、合谷,虚证加关元、气海。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观察组:本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K3穴位注射。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维生素K3(10mg)+1%盐酸利多卡因1ml注射,任选内关、足三里或三阴交穴位注射,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2]治愈:呃逆症状消失,未见不适症状,随访2个月未复发;显效:呃逆减轻,偶尔有反复;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疗效不明显;无效:呃逆发作频率及程度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猜你喜欢
穴位注射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