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四海
(荆楚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关系的性质与关系词分析
——关系与构式系列研究之一
印四海
(荆楚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人类的认知世界由实体和关系构成,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人类思想和句子语义的核心内容。关系研究是揭示思想和语言认知本质以及构式组构规律的一个关键。认知语法(CG)对关系的研究富有启发性,但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没有解决。文章吸收了语言学内外对关系研究的重要观点作为研究基础,介绍了关系的基本性质,重点阐述了关系的相对性以及相关发现,将关系定义为“事物的相对属性”,它能对不同视角下的关系,特别是能对词句层面表达的关系给予合理解释。
认知语法;关系;基本性质;定义;关系词分析
Langacker(1991,2009)从语义和认知角度对词进行了分类和描写, 指出语言象征单位的类别由其语义极的凸显( Profile)决定,将词分为两大类:名词、代词、冠词、指示词、数量词等凸显物(Thing),是实体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凸显关系(Relation),是关系词[1-2]。
认知语法用如下图式表示由关系连接实体形成的概念核[3]:
我们认为,认知语法(CG)的如上结论实际上对世界、认知和语言进行了的高度概括和分类:世界被人类识解为两部分,即物或实体(Entity)和关系(Relation);人类的认知世界由实体和关系构成。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人类思想,是语言最小完整交际单位(小句)的语义核心;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它连接实体构成情景或事件的概念核心和句子的语法核。这是认知语法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但是,我们发现,尽管CG[1-2,4-7]开启了语言学内对关系富有启发性的研究,它对关系的理解是不够的,未充分揭示关系在思想和构式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另外,语言学之外对关系有较多的研究,CG没有引入。
CG看到了关系词在语义上的共性,即所有这些词类表达关系,除连词外,具有共同的概念和句法作用(如语法核的一部分),但如下重大问题尚未得到回答或令人信服的回答:
(1)认知语法对关系的定义是否能够统一解释所有的关系?(定义问题)
(2)关系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能够成为思想的核心或语言的谓语部分?(性质与功能问题)
(3)关系是如何发生的?(关系成因问题)
(4)关系到底可以怎样分类?这个分类与相关语言范畴(如词类和动词的及物性等)、句型和构式的分类有何关系?(分类与语言范畴、句型和构式)
(5)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在构式的信息结构中起何作用?如何影响构式的信息结构?(关系系统与语言信息结构)
(6)语言单位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组合或整合成复杂构式?这是构式组构机制问题,也是现代语言学研究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方面[8-9],还是计算语言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那么,关系在构式组构中起何作用?(关系与语言机制)
如上六大问题可以概括为关系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成因以及它们与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深入探索思维和语言的认知本质、语言形成机制、语言的理解与产出机制的基本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关系的性质和定义及其在关系词句分析中的应用。
要理解关系在认知和语言学中的研究意义,必须首先认识关系。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 认知语法对关系的认识与不足
Langacker(2006)指出:“关系表达式凸显被认识的实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看作是对述义范围内实体间相对位置的认知。如果认知域得以适当描述,我们推想,实体必有四种基本类型:包含(INCL)、重叠(COINC)、分离(SEP)和邻近(PROX)。重要的是,关系定义通常与实体相关,与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射体和地标)无关。关系也可能只与参与者的某些方面相关,并非与整体相关。……类似上述这种关系认知心理在关系概念的认知表征中会以某种方式起着作用(其作用具体如何实现,我尚不清楚)。”
Langacker的论述涉及关系的定义、认知过程、来源、基本关系种类和对关系的认知表征,这些的确是关系研究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但Langacker的问题在于:第一,其四种基本类型是对空间域中实体间相互关系的概括,我们可以从他采用的例子(如above、across、cross、go等)看出,他均用静态和动态的空间相对位置来解释相互关系,但是,这种解释力是有限的,即便通过空间隐喻,扩展到其它认知域,也不能涵盖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各种关系类型,如“因为力而产生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属主—属性关系”就不属于上述类型之一;第二,对关系的认识当然是认知活动(概念化)的结果,但实体必须在客观上产生或呈现关系才会被我们认识到,实体间是怎样产生关系的?Langacker只是有一个笼统的认知,即“与实体相关或某些方面相关”;第三,对相互关系的认知过程在关系表征中如何体现, Langacker坦陈“尚不清楚”。
Gunter Radden amp; Rene Dirven(2007)指出:关系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的概念单位,它依赖实体而存在,包括所有由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关系词表示的关系。以上论述指出了关系的某些重要特性,但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回答:关系实质身份是什么?还有哪些性质?
(二) 关系的性质
先看看一些熟悉的关系:(1)逻辑语义学中的五种基本逻辑关系,或、与、非、蕴含和等价,它们表达命题间的逻辑关系,将原子命题联接成复合命题;(2)其它语义关系,如分类关系(taxonomy)(范畴—成员)、部整关系(partonomy)、属主属性关系和其它关联关系,如因果、等同、象征、对比、相反(好坏、父子)、图形—背景、结构—功能、过程—结果、过程—工具、结构与材料等,语言学中,所有这些关系都属于语义关系,框架语义学中的“格”是框架成分之间语义关系的体现;(3)自然科学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基本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等)之间的相互吸引关系,这些关系使世界形成纷繁复杂的物质,如各种原子和分子;发动机的部件之间处于严格的功能关系中,维系着发动机的整体功能;(4)人处于各种各样的自然与社会关系中,正因为此,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实际上,正如认知语法所言,五大关系词表达的都是关系,可见,关系种类繁多,但它们是否有共同性?
从Langacker对关系的论述看,其研究局限在语言学内部,他没有借助语言学外其它学科对关系的研究成果。原因可能是,人们认为其它学科,如生态学、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等非常注重关系研究的学科中的关系概念与语言学中的关系不是同一体。
我们认为,语言学内外的关系具有同一性,只不过侧重点等有所不同。
1.唯物辩证法中的关系与性质
对关系有着最高层面认识的学科是哲学。唯物辩证法对关系有系统的论述。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具有如下性质[10]:
(1)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因果关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事物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规律。
(4)具体联系的性质。具体的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事物的联系是不同的,因此,事物的存在和事物间的关系是统一的,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其本质和规律。
(5)关系的相对性。事物只有在同其他事物的关联中,它才能存在和发展,它的特性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没有另一个物体的参照,人类根本不可能认识到它们的属性,正是因为事物处于各种关系中,我们认识到的属性实际上是事物的相对属性。
以上是唯物辩证法阐明的关系的五个最一般性质。哲学和物理学中有一种关系理论认为,物体的位置或其它属性,只有相对于其它物体才有意义,这是人类理解现实或物理系统的方式[11]。上述关系理论对关系相对性的阐述与唯物辩证法异曲同工。
社会、经济、历史、心理和生物学等领域对人的研究表明,人处于不同的系统中。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和心理系统,其各部分相互联系,同时与自然和社会发生各种关联,呈现各种属性,另外,人总是来自于过去的有着历史的自我,与过去有切不断的关系,因此人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实际上,系统论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关系的总和。
2.关系性质与语言学研究
关系的性质与语言研究有重要关系,因为它们就是关系词的语义性质。至此,我们可以部分回答引言中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关系词有其自身的语言功能?正因为人类科学认识的目的是关系及其本质与规律,所以,任何语言中,关系词必然可以成为谓语,可以用于规定事物,或形成次范畴,或起修饰作用。
3.对关系相对性的进一步阐述
关系的相对性是指,事物只有在同其他事物的关联中,它才能存在和发展,它的特性才能表现出来,人类才能认识它们。正是因为事物处于各种关系中,人类认识到的关系实际上是事物的相对关系。我们举如下例证进行说明,并试图从中概括出关系的其它性质。
一个人,相对于其子,他才是父亲(血缘认知域,父子关系);相对于生产者,他才是消费者(二分体中的互补或矛盾关系)。人的性格或行为习性都是相对于特定对象的反应:相对于金钱、美女、朋友、酒类或问题,人才会有相应的反应,如贪婪、好色、真诚、嗜酒或敏锐等,贪婪或嗜酒是人的稳定性反应,行为,如喝,是对水等液体的即时反应,其概念框架可以概念化为 “反应者—反应—反应对象”,语例有,他对朋友真诚、他喜欢酒、他学习英语等。
自然世界中的各种关系都是相对关系或相互关系;化学键反映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缺少任何一方,化学键不可能存在。
但以如上意义解释其它关系词,会遇到挑战,如颜色形容词或arrive、disappear等表示的关系,因为我们似乎找不到其相对物。在此,只讨论颜色关系(其它在论文第二部分讨论)。我们从以下三个视角分析: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颜色理解为事物的色彩属性。例如,在“这张桌子是红的”中,人们认为红色是这张桌子的色彩属性,体现属主—属性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不知道红色相对于什么而表现出“红”属性。
(2) 从物理学和神经科学视角看,颜色是人的正常视觉神经感知到的。这种色彩体验是神经元对光的无意识视觉反应,是眼睛与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人体验到颜色实体。
(3) 色彩形容词表达的是关系。关系的相对性表明,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那么,怎样解释颜色的相对性?对于“高”,我们必须选取适当的参照点(如坐标原点),才能具体认知不同的高度值,没有参照点,就无所谓“高”,人类也无法形成“高”的概念。同样,没有参照,我们无法认识颜色。颜色的物理学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颜色的判断比较混乱,一个人对某颜色的判断可能与另一个人相去甚远[12]。除生理原因(如男女差异、色盲等)外,颜色参照体系混乱是根本原因,因此,涂料和颜料行业制定有相对于白色背景的色谱,这个色谱就是颜色参照体系,作为颜色判断标准,用于人们对颜色定性、定量判断和表达。
以上说明,人们对颜色的认知,不管是日常判断,还是根据标准色谱判断,都是相对的。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未意识到颜色的相对性,这使得表达日常颜色关系的语言中缺乏第二个实体。
关系相对性涉及关系双方和认知域,下面我们进一步考察:
(1) 关于同域关系。即便是在同一认知域(简称同域),同一事物相对于不同的对象,同域关系的性质不同,其相应语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物体的“高”这一维度,有三种同域关系:可以是相对于原点(O)的“绝对”高;“很高”中的高是相对于一个相对参照标准(如平均高度)而言,是“相对”的高;“长高” 中的高是历时的高,是相对于以前的高度而言的。同理,Old也分别表示如上三种关系,它们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形成的,因此,How old和12 years old中表示的年龄(时间维度)是“绝对”关系,只能用old,不能用young (含相对标准)。 不难认识到,同一动作概念(同域动态关系),如“打开”,当对象不同时,动作会有变化。
(2)关于角色相对性。同一实体处于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是角色的相对性。我们用Gunter Radden amp; Rene Dirven(2007)的自行车例子说明这种现象:处于与人的作用关系(骑)中,它成为自行车(典型认知);处于买卖关系中,它是商品;处于“送”关系中,它是礼物;处于“修理”关系中,它是修理物,等等。人所处的关系更多,角色也更多。角色相对性蕴含语义角色由关系决定,与论元产生及其配置有密切关系。
(3) 关于相同事物间的非同域关系。Langacker(2006)指出,一个特定的关系有特定的认知域[13],如old属于年龄认知域,tall属于高度认知域。但事实上,人类考察相同事物间的关系时,往往会变换认知域。例如,在考察父亲与儿子间关系时,我们不会仅仅只在血缘认知域考察,还会从别的视角认识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养育关系、伙伴关系等等;人与水可以发生如下关系:喝、游、泼、在其中、在其旁等。
本文有关同域关系相对性的发现可以很好地解释反义词的一个语义和用法现象。相对反义词有一个现象,通常被表述为,有些表示程度高的形容词用着为覆盖整个范围的词(胡壮麟 2011),如问年龄时,用How old,而不是用How yong。Radden amp; Kövecses (1999) 认为这是old的一种转喻。但为什么像beautiful一类的形容词就不能这样使用?学界对其原因众说纷纭。石毓智(2008)有如下解释[14]:
当用量大、积极的一方询问时,就有下式(只用其中一方,如深度,高度、速度,仅存在一方,如红、蓝):
预设量+量大一方=预设量+上限开放量=所有的量度(无标记)
相对的,当用量小、积极的一方询问时,就有如下计算公式:
预设量+量小一方=预设量+上限封闭量=上限封闭量(有标记)
如上解释很难令人信服,也缺乏理论基础。我们认为,本文有关同域关系相对性的发现表明,有些形容词表示三种同域关系,年龄是人类必须度量的一种维度,故必然存在相对于原点的“绝对”量概念,Yong预设整个年龄范围(由年龄绝对值形成的范围),不管年轻与否或多么年轻,“绝对”年龄都是存在的,先有年龄范围,我们才可能形成相对标准,用于判断年轻与否,其量在相对标准以下,永远是一个表示相对年龄属性的词,因此不可以用于涵盖整个范围。转喻解释有道理,但到底是用“相对量”转喻“绝对量”,还是相反,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没有对“绝对”漂亮进行概念化,因此beautiful只表示两种相对关系。
(一) 定义
反共性的原型理论认为共性定义是不可能的。它用原型特性、家族相似性和连续体(continum)说明范畴的特点。如果某范畴的确是原型范畴,如上做法无可非议。我们认为,某事物之所以是某事物,必然有其保持不变和保持自我的固有属性,不管它们如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这些属性就是拓扑属性,并可以成为事物的定义属性[15]。如果事物没有拓扑属性,人们根本无法实现指称共识,因此拓扑属性是事物确立自我、确保人类指称共识的基础。事物间是否具有共同的拓扑属性,这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性质,即便是信奉原型理论的Lakoff(2007)也认为概念具有普适性(Universal)[12],至于某些人对这些概念形成原型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重要。那么,什么拓扑属性“使关系就是关系”?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指出,If you talk about the relation of one thing to another, you are talking about the ways in which they are connected (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关系即它们的联系方式)。WordNet把关系解释为“an abstraction belonging to or characteristic of two entities or parts together”(对两个实体或部分(联系)的抽象)。汉语词典对关系的定义大同小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状态”。许多关系,如部整关系、父子关系、人与水的各种行为和功能关系,等等,似乎都可以解释为某种方式的关系,但用于对许多形容词表达的关系,如颜色、“高”等关系的解释,牵强附会。
唯物辩证法中,联系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定义中,关系和联系是等同词,其中的定语部分说明了联系的方式,但语言表达的很多关系并非都是这些方式产生的,空间关系就无法用这个定义解释,历时关系更无法用此定义进行解释。
关系的普遍性导致人类总是在事物间的关联中认识事物,将事物关联在一起认识关系;这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论。关系的相对性表明,事物只有关联在一起才呈现关系,从而,我们才可能认识关系,因此,要认识关系,首先要联系或关联(Connect,Link, Relate to) 。
从词法看,在汉语中,关系是一个联合式复合词,由关(牵涉)和系(联结)构成。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关系作为名词表达的意义都是动词(Connect,Link, Relate to)表达意义的转喻,通常指联系的方式,属于过程—方式转喻。
我们将关系确定为某一事物(A)相对于另一事物(B)呈现的属性,是因为事物关联在一起时呈现的任何现象都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关系作为一种属性,是关系的实质身份,语言表达的关系反映人对关系的识解。关系的双方处于非对称地位。关系仍然具备如上五大一般性质。也就是说,不管关系多么复杂繁多,各自的具体性质有多不同,所有关系都是事物的相对属性。
(二)对不同视角下关系的解释
我们需要检验这一定义是否能够对其所有定义对象进行逻辑上一致的解释。
1.对前文提到的各种方式的关系解释
下面列出前文提到的关系,新解释用括号给出:
因果(A相对于B呈现“因”属性,B相对于A呈现“果” 属性);等同(A相对于B呈现“等同”属性);象征(举一具体例子:语言形式相对于意义,呈现象征属性,或者说,语言形式具有象征属性);相反(A相对于B呈现的分类中的两极属性之一,如男与女、好与坏);图形—背景(图形A,相对于背景B,呈现凸显或图形属性);功能—结构(功能A相对于结构B,呈现功能属性);过程—结果(结果A相对于过程B,呈现结果属性);过程—工具(工具A相对于过程B,呈现工具属性);结构与材料(某结构A,如墙,相对于某物B,如砖,具有结构属性,是砖构成的一种结构;或B对A来讲,具有材料属性,如砖对墙是材料,但如果用砖杀人,砖具有工具属性)。
CG所称的过程指随着时间而变的状态序列,由典型动词表达。根据本文定义,这种过程应该解释为“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表现出的一种动态反应”,即A对B呈现的某种动态反应或称为A与B间的动态关系。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这样解释。下面对这种动态关系作为事物的属性进一步说明。
人类通过拓扑同化获得了“抓”“吃饭”“飞”等过程概念的拓扑属性,能够藉此判断什么过程是“飞”,什么不是,但这个同化过程的视点不是发生过程的事物,而是其运动形式,无论何种事物,只要具备“飞”的拓扑属性,都是“飞”。然而,“飞”作为一种关系,是事物对某一或某些因素的一种动力学反应,是该事物(如飞机、箭)的属性,其它事物是没有或无法呈现的;每一次具体的飞,都是这种属性的具体例证。人对饭“吃”(关系)是人的属性,不是水的属性,每一次具体的“吃”(如“昨天吃了”和“正在吃”中的“吃”),都是这种属性的具体例证。这样,任何一个动态动词表达的关系都可以用我们的定义得到一致性的解释。
2.各种词性的关系词表达的关系
篇幅所限,在此只进行简释:
典型动词表达一事物对另一事物随着时间变化而变的动态反应;形容词通常表达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呈现的、不随着时间变化而变的稳定属性,但不尽然;介词表达事物间稳定的定性关系或做静态识解的动态关系;副词表达属性的属性或关系的属性。
当然,由于关系的复杂性,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关系进行命名:(1)通过关系的方式,如相互作用关系,用动词命名;(2) 用关系中的相对角色命名,如父子关系、医患关系等;(3)许多属性用形容词和副词命名;(4) 根据关系的性质分类和命名(参见论文第二部分)。命名方式反映了人们对关系的不同视点。不管命名方式如何不同,这些关系都符合本文的定义。
3.应用关系定义解释构式语义和结构
请看下例:
The book sells well. (这本书畅销)
此句是传统的中动句,在现代语法中有较多研究,但观点不一。我们按关系定义将其语义解释为“这本书的销售属性”。更概括讲,英语中动句表示“事物本身的、不受施事影响的一种动态属性”。这种认知是英语社会的一种概念化,其认知焦点是动态属性。有一参与者(此句中是施事)不出现,是因为它具体是什么(谁),与此属性毫无关系。
再看一例:
王冕死了父亲。
此句式常被称为领主属宾句(NP1Vi NP2),表示NP1的相关人或事(NP2)的属性,更具体讲,表示NP1的相关人或事(NP2)的状态变化。
我们的解释与主流观点有很大差异。沈家煊(2006)[16]、张翼(2010)[17]等认为,该构式表示“得到或失去”义或“Vi事件对NP1的影响”。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原因有二:
其一,“影响” 义是言外之意、推理义、语境义、使用中的意义,即语用义。另外,语言传递的任何信息都必须是有意义的(meaningful),“有意义”是概念化和语言范畴形成的必备条件[3,12],“得失”或“影响”义属于这种意义范畴,也就是说话者说话的意义,根据语用定义,这还是语用义。潜在的语用义很多,要根据语境确定,且可以取消。在单独听到“王冕白了头”时,我们可能形成“得失”或“影响”的意义假设,但一旦加上“我都认不出来了”,该意义立即取消,这说明“得失”或“影响”义是语用义。
其二,从Austin(1975,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18]可以推断,语义学意义(由locutionary act表达)是语用义(由illocutuinary act表达)的基础,Langacker(2013)[7]用anckor表示,因此,不能将语用义与位于其底层的语义学意义混淆。
如上,根据本文的关系定义,我们对两个形式差异很大的构式意义给出了统一的解释。
认知语法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还可以进一步转换为:人类的一切认知任务就是围绕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展开,它们构成思想的全部内容和语义的基础。这种对世界、思想和语言高度概括的认识统领我们对语言的研究。但认知语法对关系的研究,有两大方面的不足。本文首先介绍了关系的五大基本性质,作为进一步研究关系的基础,接着,对关系相对性进行了重点阐述,并进一步阐明了有关同域关系、角色相对性和认知域转换的三项小发现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关系定义为“事物的相对属性”。这个定义能够对不同视角下的关系给予逻辑上一致的解释,特别是能对语言中关系词句表达的关系给予统一解释,这种统一性定义具有较大的语言学意义。
[1]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 LANGACKER R W. Investiga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9.
[3] RADDEN G , DIRVEN R. 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4]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 LANGACKER R 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1):1-38.
[6] LANGACKER R W.Access,Activation,and Overlap: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tial[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12,(1): 3-24.
[7] LANGACKER R W.Subject-Auxilliary Inversion[R].ICLC-12全体会议专题报告,2013.
[8] LEVIN B M,RAPPORT H.Argumemt Realiz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9] 程琪龙.《论元体现》述评[J].外国语,2013,(2): 85-92.
[10]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M].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 KINEMA J.Relational Science: A Synthesis[J].Axiomathes ,2011,21 (3):393-437.
[12] LAKOFF G.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121-152.
[13] LANGACKER R W.Cognitive Grammar [M]//GEERAERTS D.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ic Readings.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6:29 -67.
[14] 石毓智.语法规律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410-417.
[15] 印世海.概念拓扑同化论[J].外国语,2012,(5): 46-53.
[16] 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2006,(4): 291- 300.
[17] 张翼.“王冕死了父亲”的认知构式新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17-20.
[18] 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
2014-03-15
荆楚理工学院校级课题“概念拓扑同化论与若干语言学理论问题研究”(SK20120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语言组构原理与机制”(13g439)
印四海(1961-),男,湖北仙桃人,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法、计算语言学。
H04
A
1672-0768(2014)02-0068-06
[责任编辑:陈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