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线娅,胥 洁,杨海蓉
(民航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西安 710082)
西安咸阳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及其观测方法
周线娅,胥 洁,杨海蓉
(民航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西安 710082)
利用西安咸阳机场1997—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本场近16 a雷暴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咸阳机场夏季雷暴最为频繁,高峰期在7—8月,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雷暴发生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点,晚上多于白天,前夜多于后夜;西方、北方、西北方向是机场产生雷暴最多的区域,其余方位的雷暴概率较小。雷暴过境时气温普遍下降,平均气温下降2.1 ℃,1 h气压平均上升约1 hPa,风速骤增,小时平均风速的平均值为5.1 m/s,日降水量平均为8.1 mm。
雷暴天气;地面观测方法;咸阳机场
雷暴是指积雨云云间、云中、云地之间发生激烈的放电现象,表现为一种局地强对流天气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降水、大风、冰雹、风沙等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地面设施、导航设备破坏,甚至干扰无线电通讯。由于雷暴中有强烈的湍流、结冰、闪电、颠簸和大风,并伴有低云,常严重危及飞行安全,是造成飞机返航、备降、延误和飞行事故的重要因素[1-2]。西安咸阳机场位于西安市西北45 km,咸阳市东北12 km处,南有秦岭山脉,北临渭北平原,四季分明,春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据统计资料表明,西安咸阳机场春夏季雷暴天气是造成航班不正常的第二大天气原因,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同时给空中流量管理及交通管制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高维英等[3]对陕西雷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高菊霞[4]等研究了陕西大范围雷暴850 hPa能流场特征,张静芳[5]等研究了榆阳机场雷暴特征及雷暴对飞行的影响。利用西安咸阳机场1997—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本场近16 a雷暴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咸阳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做好雷暴的观测和服务,有助于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飞行部门掌握气象信息,对避开或飞越雷暴天气区,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1 年际、月际变化及初终日特征
西安咸阳机场1997—2012年总共有雷暴日163 d,年平均约10 d。雷暴日年际变化较大(见图1),最多为15 d,分别出现在2006年和2012年;最少为4 d,出现在1997年。
图1 咸阳机场1997—2012年雷暴日变化
雷暴集中出现在4—8月,高峰期为7—8月(见表1)。从各月的分布情况来看,7月雷暴发生最多,平均2.6 d,其次为8月,平均为2.4 d,3月最少,16 a只出现1次。
表1 1997—2012年咸阳机场各月雷暴日分布 d
初雷多出现在4月,占初雷月的80%,最早出现在3月(1997年3月12日),最晚出现在6月(2004年6月15日);终雷最早出现在7月9日(1997年),最晚出现在10月30日(2009年);雷暴初终日之间年平均约有143 d,最短86 d(2008年),最长197 d(2006年)。
1.2 日变化
雷暴是一种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关系密切的天气现象,只有在强对流条件下才会发生,出现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西安咸阳机场雷暴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此时段的雷暴占总雷暴日的68.7%;其中高峰期为10—16时(世界时),占总雷暴日的45.4%,午夜之后概率开始下降,清晨至中午概率最低,只有9.2%(见表2)。
表2 咸阳机场1997—2012年各时段雷暴出现频次和概率
1.3 持续时长及连续出现时间
咸阳机场单次雷暴持续时长多为2 h之内,占总雷暴日的86%,其中1 h之内101 d,占62%;1~2 h的39 d,占24%。持续2~3 h的16 d,占总雷暴日的10%;持续3 h以上的7 d,占4%。持续较长时间的雷暴多出现在夏季,最长持续时长为5 h 39 min,出现在2007年7月26日;最短持续时长不足1 min,分别出现在2001年5月12日和2004年7月15日,属热力性雷暴,即由于气温升高,局地热力对流产生对流云,进而发展产生雷暴,故持续时间很短。
咸阳机场多为单日雷暴,共105次,占总雷暴日的65%;连续2 d出现雷暴有19次,连续3 d的 4次,最长连续时间4 d,共2次,分别出现在2012年6月21—24日和8月25—28日,夏季出现连续雷暴的概率较大。
1.4 出现和消失方位
由表3可看出,咸阳机场雷暴出现的方位最多为NW,概率28%;其次为W,概率18%。NW、N和W共占61%,是机场雷暴产生的最多方位;最少为E,概率4%。雷暴消散的方位最多为E,概率21%;其次是N,概率为17%。这与关中平原大部分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相符。
表3 咸阳机场1997—2012年各方位雷暴出现和消失频次及概率
强雷暴经过测站时,地面气象要素会有剧烈的变化,普通雷暴强度相对较弱,引起气象要素的变化相对较小。
2.1 气温
根据资料统计,西安咸阳机场雷暴过境前,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雷暴过境时,气温普遍下降,平均气温下降2.1 ℃,其中1 h气温下降0.1~2.0 ℃的占56%,下降2.1~4.0 ℃的占26%,下降4.1 ℃以上的占18%。1 h气温降低最多为8.2 ℃,出现在2012年6月18日。雷暴过境或消失后,气温逐渐恢复正常。
2.2 气压
雷暴发展阶段,地面气压略有下降。到成熟阶段,受冷空气影响,在雷暴云的下方形成一雷暴高压,因此,地面气压突然上升。西安咸阳机场雷暴过境时,1 h气压平均上升约1 hPa,最高上升3.9 hPa,出现在2011年6月9日。雷暴过后,气压即恢复正常。
2.3 风
雷暴过境前,地面风常较弱,小时平均风速的平均值约为2.3 m/s。雷暴来临时,风速骤增,小时平均风速的平均值为5.1 m/s,有时会出现阵风,阵风风速多在10~17 m/s,历史最高达29 m/s,出现在2011年8月15日;风向也剧烈变化,小时平均风向变化的平均值约70°,有时甚至急转为相反方向。虽然维持不长,但严重威胁着航空器起飞、着陆和地面设施的安全。
2.4 降水
雷暴大风到达后几分钟,常产生较强的降水。西安咸阳机场雷暴伴降水天气的日降水量平均为8.1 mm,日最大降水量为49.8 mm,出现在2007年7月26日;雷暴过后,降水减小或停止,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取决于雷暴的强度、移速以及测站与雷暴的相对位置。
雷暴出现时,多伴有降水,有时还伴有其他天气现象,如大风、冰雹、尘暴、扬沙等(见表4,雷暴伴随大风、冰雹和/或降雨同时出现时,大风、降雨、冰雹各统计1次)。只出现雷电现象的仅有23 d;伴有降水的雷暴日为135 d,其中伴有中/大降水的雷暴日为63 d,占总雷暴日的38.4%;冰雹天气很少,16 a来,仅在2012年4月20日初雷日产生了冰雹。
表4 咸阳机场1997—2012年伴随天气现象的雷暴出现频次 d
(1)了解不同季节雷暴的特点。西安咸阳机场秋季雷暴多是由于冷锋过境,伴随天气系统出现,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而春季和夏季的雷暴多为动力和热力原因共同影响,即热力原因加剧动力抬升,导致更剧烈的天气出现,故多出现在午后和傍晚。
(2)注意对流云的观测。多观察积雨云的生消演变、存在的方位和移动方向,当积雨云正在发展时,可能出现雷暴,此时,应加强连续观测,雷暴移动的方向即为积雨云移动的方向;夜间,可凭闪电出现的方位判别雷暴系统移动方向。
(3)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判断雷暴。雷暴产生之前,一般为暖湿空气,气温高、湿度大、风力微弱、天气闷热;雷暴来临时,气温开始下降,短时间后,风向急转,风速突增,气温随着急降。
(4)正确使用气象探测设备。从雷达回波判断是否为对流云回波;根据机场气候特点和雷达实时回波特征的演变加以预测和判断;及时和预报员沟通了解雷暴产生的原因、移动方向、消失方向和出现时间。
(5) 熟悉机场地形特点。雷暴的出现方位及移动路径受地形影响较大,熟悉地形,掌握规律,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判断失误。
(1) 咸阳机场夏季雷暴最为频繁,高峰期在7—8月,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春秋较少且春季多于秋季,多发生春夏和夏秋之交;11月至来年2月未出现雷暴。雷暴多数会伴有阵性降水,有时还会伴有大风、沙尘等天气。
(2) 雷暴发生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晚上多于白天,前夜多于后夜;雷暴多伴随天气系统过境而出现,夏季偶尔为局地热力对流产生,且多出现在午后和傍晚,上午较少。雷暴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2 h之内,连续时间多为1 d。
(3) 西、北、西北方向是机场产生雷暴最多的方位,这与关中平原大部分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相符,因此观测员应严密监视本场西、北、西北方向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
(4) 准确观测雷暴,不但要了解雷暴形成机制、特性和雷暴的地方性特点,还要熟练掌握雷暴活动规律及其伴随的天气现象,不断积累观测经验,更好地为飞行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1]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技术手册[Z].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2007.
[2] 民航西北地区气象中心.西安咸阳机场气候志[G].西安:民航西北地区气象中心,2013.
[3] 高维英,何晓嫒,李明.陕西省雷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天气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1(6):33-35.
[4] 高菊霞,庞亚峰,梁生俊. 陕西大范围雷暴850 hPa 能流场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7(2):29-32.
[5] 张静芳,康磊.榆阳机场雷暴特征及对飞行的影响[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 (18):22-24.
周线娅,胥洁,杨海蓉.西安咸阳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及其观测方法[J].陕西气象,2014(3):23-25.
1006-4354(2014)03-0023-03
2013-10-24
周线娅(196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从事民航气象地面观测。
P46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