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低利用率问题探析

2014-10-25 00:41:30尹智慧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馆藏利用率纸质

尹智慧



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低利用率问题探析

尹智慧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的现状,并从馆藏结构数量、电子图书增加、图书管理创新、读者阅读兴趣、图书阅览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纸质图书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纸质图书利用率低的主要对策。

高职院校;纸质图书;利用率;问题探析

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子阅读异军突起,纸质图书借阅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情况及利用率降低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提高纸质图书借阅量和利用率,已成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以期给出明确答案和可行的解决方略。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现状分析

纸质图书利用是指图书馆中纸质图书被读者借阅(或使用)的情况,借阅数量与馆藏图书总量的百分比称为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功能发挥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目前平均只有30%左右,且只集中在部分热门书籍中。随着数字资源的发展、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藏书数量的不断增加等,高校纸质藏书的利用率下降幅度还在加大[1]。与普通高校图书馆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大多由中专、成人高校图书馆重组而产生,其馆舍条件、馆藏基础、服务水平、创新意识、变革能力,特别是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普通高校图书馆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其图书文献资源特别是纸质图书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还在持续下滑。

笔者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沙航空职院)近三年的纸质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无论是书库纸质图书借阅册数(不含续借册数)、续借册数,还是阅览部门的借阅人次,都偏低偏少,且呈逐年下滑趋势。见表1。

2013年,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大学生共6 000人,其中在图书馆借过纸质图书的大学生为2 045人,只占总人数的34%;借阅15册次及以上的一、二年级大学生有495人,占总人数比为8.25%。而借阅5册次的学生有1 068人,借阅<5册次的学生197人,共占到借阅人数2 045的61.86%。 6 000学生年均借阅量仅为2.95册,纸质图书借阅率之低可见一斑。另据河南农业职院刘其群、梁素芳老师统计,河南农职院“全日制在校生13 000多人,近几年年均纸质图书借阅量为 18.38万册,占整个馆藏纸质资源的比例不足30%,生均年借阅量14.13册”[2]。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中还算比较好的。去年笔者到湖南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7所学风较好、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实地调查纸质图书的年均借阅量,也都在10万册左右,图书借阅率在10%~20%之间。依此类推,全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偏低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表1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3年纸质图书借阅情况

注:利用率为书库借阅数量与书库续借数量之和与书库纸质图书数量的百分比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低利用率的原因分析

2.1 纸质图书馆藏不合理

占据中国大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院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就整体情况看,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教学资源条件建设,仍然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就图书馆建设来说,藏书数量普遍不足,有的高职院校则是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生均图书80册”的合格指标要求[3]。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改制升格而来,其馆藏图书质量不高,老旧书籍较多,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中专教材、教辅资料以及适合中专学生年龄段的政治文化生活书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偏少。并受到专业改造升级或者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大量专业类书籍出现结构性过剩,其结果仍然是可阅读书籍减少。以笔者所供职的长沙航空职院图书馆为例,有将近20%的书籍是1993年以前的中专、技校教材和20世纪70至80年代的政治、文化、生活书籍,现在的高职学生根本没有兴趣也不屑去阅读它们。近年来,该校因特色办学的需要,多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停办、改造的专业达15个以上,图书馆专业书籍随之也出现更为严重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另外,该校去年统计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文艺、科普、文化休闲、人生哲理书籍偏少,青春、时尚、娱乐、新锐等类型的书籍也不多,影响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影响馆藏纸质图书的利用。

2.2 电子图书的有力冲击

目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快速增长,出现纸质图书文献资源与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并存发展的新局面。而电子图书以其检索迅速、方便、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备受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青睐,这自然会影响到纸质图书的借阅与利用[4]。有调查表明,受方便、快捷、实用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备课查资料、做学问,都是以查阅、“摘录”电子图书为主。以长沙航空职院为例,在受访的100名教师中,有90%表示不会到图书馆查阅纸质图书文献,原因有“查不到”、“内容过时”、“麻烦”、“懒得去”等。所以,该校以存储借阅专业书、工具书、学术文献资料的教师阅览室,因门可罗雀而被迫取消。再来看学生读者情况,2013年长江职业学院做过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课下愿意看电子学习资料的为162名,占到81%,愿意看纸质学习材料的仅占19%,学生远离以纸质图书为主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就成为必然[5]。

2.3 图书馆管理存在缺陷

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数是作为中层机构单列,也有一小部分是作为一般教辅单位挂靠在或从属于教务处、科研处、资讯服务中心等部门,但就目前情况看,无论单列与否,图书馆地位作用的发挥并不乐观、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也非常有限。从管理理念来看,仍然以“管、卡、罚”为主,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忽视读者的时间成本,文献开发能力弱,学术功能发挥不充分;从管理手段来看,电子检索虽然普及,但纸质图书文献的电子录入、射频识别(即电子标签FRID)技术的应用几乎还在起步阶段,图书借阅仍以开架式人工服务为主,电子自助借阅更是遥遥无期。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设置服务项目、确定开放时间、加强宣传策划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很少有开通手机信息还书提醒服务,很少有保证每周7天、每天14小时以上开馆服务,很少有宣传纸质图书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利用优势等等。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有一些致命弱点,如内设部门不合理、员工数量不够、馆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态度不好等,这都严重影响了纸质图书借阅率的提高。

2.4 读者的阅读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师生读者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浓、阅读动力不足的问题,这既有社会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更有其内在的原因。就教职工读者来说,中专时期专业要求不高、学术成长受限,因此,广泛涉猎、深入研究的习惯大多没有养成。即便进入“高职时代”,大多数人发展空间仍然不大,“应付”、“将就”思想仍然严重存在。再受到社会浮躁、价值取向多元、管理缺位以及电子阅读冲击等因素影响,进图书馆借书的教职工人数也就越来越少。再说学生读者。高职学生来校学习指向明确,那就是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顺利就业,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基础相对较差、学风相对不好,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期望他们主动进图书馆阅读,特别是借阅专业书籍,不太可能。即便一些同学能到图书馆来借书,也是为了考试和考证的需要,或是借阅一些大众文艺、休闲娱乐类的书籍作为消遣。

2.5 图书馆阅读条件亟待改善

笔者看到过南开大学图书馆杨军花老师一篇文章,谈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条件建设,“大厅专门辟有阅读角,明窗净几的环境、干净整洁而又宽大的阅读桌全部配上标准电源插座和台灯,还有茶座式的沙发椅供师生使用,可以临时组合成学术讨论的‘会所’,旁边摆满了数之不尽的杂志、报纸,还有免费使用的各类电脑和打印机、复印机,供师生随时免费使用”[6]。我们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条件如何呢?一些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特别是沿海的一些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还算“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内部管理、服务项目、设备使用的便捷性等远不如国外。至于大多数内地高职院校,哪怕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其馆舍条件也差强人意,生均面积不足,内部陈设简陋,文化布置缺乏,甚至连空调暖气都没有。还有的院校借图书馆之名,行综合楼之实,办公、上课、实习、科研,不一而足,严重挤压图书馆空间,损害图书借阅环境,影响图书借阅率。

3 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纸质图书利用率的主要对策

3.1 改善纸质图书馆藏结构

有专家认为,图书馆藏数量与馆藏结构是影响图书利用率的基础而又关键的因素。那么怎样的馆藏数量和馆藏结构才是理想的或合理的呢?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读者对馆藏文献资料的利用率达到80%,这个馆藏系统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7]。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馆藏系统理想呢?笔者认为,一要及时增减,二要科学购置,三要合理分布。所谓及时增减,就是要及时补充新书,增加书的数量,满足读者借阅需要;要及时剔除“死书”,减少老旧破损书籍,消除胀架现象,改善图书品质。所谓科学购置,就是要根据读者需要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购书计划,包括数量、品种、金额、增长比例等,尤其要注意对专业图书、短期实用类图书复本数量的控制、低利用率图书数量的控制,适当加大特色专业图书、文史类图书、人生哲理类图书、生活休闲类图书、经典名著等的采购量。科学购置还体现在采访方式的合理选择,如专家意见的听取、书商的选定、新书目录的审查、读者参与采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适应高职院校办学和高职学生培养发展需要,适当增加考证考级类图书、专业技能训练图书、实用案例图书,适当减少理论性强、比较深奥的专业性图书等,变“重藏轻用”为“重藏重用”,藏用结合。所谓合理分布,就是将馆藏图书合理分类、科学布局。总的原则是“以读者为中心,实行人性化管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的大一统的分类分布方式显然不利于读者查询借阅。笔者建议可以探索实行学科文献中心体制,或畅销与长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分布体制。前者便于某一专业类图书的检索、查找、借阅一体化;后者便于不同类型的读者快速便捷地借阅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3.2 创新图书管理工作

如果说馆藏数量的增加、馆藏结构的改善是提高图书利用率的基础条件,那么改进和创新图书管理方式便是提升图书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首先,更新理念、主动服务是关键中的关键,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减少“管、卡、罚”,增加“引、导、帮”,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为读者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其次,要有创意,要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如开展好书推荐、送书上门、VIP订制、手机(或网上)预约、课题跟踪保障、积分奖励借书、短信提醒还书等服务,努力吸引读者借阅。再次,要适当增加开馆时间,尤其要注意增加借还书时间,如每周工作日可以确定1~2个中午、周末确定1个半天,每天下午课后延长时间到晚上9点,用于借书还书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图书馆网页的制作要新颖活泼,内容的更新要及时有效;馆藏图书上网信息要真实、准确、丰富,便于读者查询;要做好新书介绍、好书推荐、课题参考书目列举等工作;主动做好读者借阅率的统计与反馈工作,及时向读者介绍图书馆业务流程、文献检索方法和馆藏资源分布情况,根据不同读者群的需求以及在学科上的分布规律,推荐精品图书,为读者借阅提供优质服务平台[8];不定期举办主题读书活动或读书讲座、读书演讲、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开辟读书宣传栏,定期推出借阅排行榜、及时介绍最新图书信息、理论观点、前沿知识,借以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导引读者阅读行为,达到提高纸质图书借阅率的目的。

3.3 培养读者阅读习惯

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高职院校教职工“应付”、“将就”和照本宣科的坏习惯,着力培养用心教书、潜心做学问、多方收集材料、深入研究教材、广泛涉猎文史哲和科普知识、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工作责任意识和人生自觉意识,让读书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生的一种状态和追求,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榜样。

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良好阅读行为的养成,关键在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阅读人生”教育,让学生读者明白读书的重要,懂得人生各阶段特别是在校学习阶段为什么要读书、要读什么书、如何读书、怎样充分利用图书馆为我所用等。要推动教学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设立学科馆员,联络协调各院系部的图书采访与借阅工作;要安排图书馆馆员对口联系教学院系部,当好各院系部学生读者的指导老师,促进各院系部的学风建设和读书活动的开展;要指导帮助学生成立读书俱乐部或读书研究会,引领、带动全体学生热爱阅读、自觉阅读、积极阅读。

3.4 改善图书借阅环境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品味和品质,越来越看重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学校读者的阅读也是如此。事实上,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不仅能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还能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一定要树立起现代文化管理理念,下大力气改善环境条件,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优雅、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有句话说得好,即便是学生谈恋爱,也要让他们首选图书馆而不是广场和大街。理想的阅读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讲,要通透开阔、窗明几净,要简朴、方便、宁静、有韵味,要有休息吧、直饮水、讨论室、休闲桌椅,当然,还要有空调、暖气,有字画雕塑、文化标语等等。图书馆辅助设施非常重要,我们仍然以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图书馆入口处,还设有提供全天候服务的咖啡中心,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购买各类早点、汉堡、饮料、水果、热咖啡,这种设置为师生提供了很大方便,当他们愿意整天呆在图书馆进行学习、研究时,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用餐问题,而且中心周边摆了许多简易桌子和座椅,便于读者临时集结讨论各类学术问题”[9]。如此优雅、舒适、方便的借阅环境,怎么会不吸引高职院校的师生们去图书馆呢?

3.5 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新型高职院校产生时间不长,还不到20年的时间,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方面的建设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艰巨。就图书馆而言,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什么?是人,是人的观念、结构、能力、素质,甚至包括数量。高职院校图书馆一定要在明晰功能作用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服务部门,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着力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图书馆员,包括一定数量的学科馆员。图书馆既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阵地,也是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应该下大力气引进专业对口的科班毕业生或成熟性专业人才,充实馆员队伍,改善馆员结构,提升学术研究和服务管理水平。要加强对馆员的考核管理和在职培训,打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拓宽个人发展空间,促进馆员积极工作,推动图书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效开发纸质图书资源,快速提高纸质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4 小结

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很明确,主要是馆藏纸质图书结构不合理、图书管理不到位、读者阅读动力不足、阅读环境和条件不够好以及电子阅读的冲击等。因此,我们主要应该在改善纸质图书馆藏结构、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改善图书借阅环境、提升馆员综合素质上多下功夫,以便从容应对信息网络时代电子图书阅读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1]赵元章.我国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J].情报杂志,2005,24(4):130-131,封3.

[2]刘其群,梁素芳.提高职业院校图书资源利用率的策略[J].河南农业,2012(14):7-8.

[3]樊雪飞.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策略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9(13):97-98.

[4]卢克芝,汪玉新,于素荣.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利用率情况调查分析——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6):69-70.

[5]胡庆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瓶颈”现象及解决途径[J].成功(教育版),2013(8):185-186.

[6]杨军花.基于供求理论的高校图书文献借阅量持续走低的原因探析——以南开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123-124.

[7]杨芝华.关于高校纸质图书资源利用率下降的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74-76.

[8]郭以建.基于效益的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成本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7):100-104.

[9]李敏.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265-266.

Problem Analysis on Under-utilization ofPaper Books in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Yin Zhihui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24, China)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per book utilization in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under-uti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umber and structure of paper books in libraries, the increase of electronic books, the innovation of book management, readers’ interests and reading conditions.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major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under-utilization of paper books in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aper books; utilization; problem analysis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6.008

尹智慧,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E-mail: 526195715@qq.com

(2014-08-15,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馆藏利用率纸质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