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3月26日,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细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同时增加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去年10月,北京市教委宣布将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有网友以“网上忽闻语文贵,初闻涕泪满衣裳”来形容。在笔者眼中,教育部门明确提高母语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程度,意味着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语文教育终于突破困境,返璞归真,走上正道。并且,从高考入手,可谓抓住了根本。
但兴奋过后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相当宽泛的范畴,命题者对此如何理解,直接关涉到试题内容的组织和题型的设计,进而影响到教育部《纲要》的实施和整个母语教育变革方向。笔者搜集由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编制的1994~2014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试题,与大陆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做了一番比较。其中的异同之处,折射出两岸对汉语文本质及母语教育价值观的各自理解,也反映出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
一份试卷的整体结构反映了命题者对这门学科的总体把握,也包括对该学科基本规律的认识
1994年,台湾地区为配合当时大学多元化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改“联考”为“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负责统筹举办。考试科目包括国文、英文、数学、社会与自然5科。2002年,台湾地区正式宣布取消大学联考,实行学测和“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并行制,考生可以二选一或者两者都选。自2010年始,学测成绩被作为大陆普通高校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依据。
台湾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考试(以下简称“台湾学测国文”)与大陆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目(以下简称“大陆高考语文”)相比,首先是总分和考试时长存在差异。
由上表可见,大陆比台湾考试时长多了半个小时,总分多了42分。不仅如此,试卷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请看下表:
可以说,一份试卷的整体结构反映了命题者对该学科的总体把握,也包括对该学科基本规律的认识。汉语作为历史最悠久、也最具特色的一种语言,我们的先人早就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即从识字——认识字形、字音、字义始。古人称之为“小学”,亦即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并认为只有打下这个基础,才谈得上“读书做学问”。台湾学测国文沿袭了这个传统。如2011年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选题:
1.下列()中的字,读音不同的选项是:
(A)(柴)火/(豺)狼/同(侪)
(B)(耆)老/(脐)带/神(祇)
(C)信(笺)/鞍(鞯)/(歼)灭
(D)轩(辕)/墙(垣)/罚(锾)
2.下列文句()中的字词,意义相同的选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足反居上,首(顾)居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事行身死,(固)所愿也
(D)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第1小题是关于汉字同音字的辨析,答案为 “D”。第2小题属于字义辨析,答案为“C”。倘进一步分析,第1题共4组12个词,有8个来自古汉语。第2小题选项所列词句全部来自古汉语,涉及诸葛亮《出师表》、韩愈《师说》、《李陵别苏武诗》、《诗经》、《旧唐书》等。这两道小题看起来简单,但颇能测出考生在汉语文方面的基本修养。
相比之下,大陆高考语文试卷的思路则不同。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为例: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 “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这篇材料的题目为《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全文870字,此处为部分引录。文章内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等专业。这里且不说题目之冗长晦涩,也不说内容距离高中学生知识结构甚远,单就题型而言,考生一展开试卷,扑面一大片黑黢黢的文字,心理上易产生紧张感,影响后续的发挥。
而更值得质疑的是,以此类阅读题作为汉语文考试的起首题,是否符合该学科的规律?因为,考试命题本身是一门科学。但凡设计合理的考卷,应依循本学科的规律,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引领考生步步深入该门课程的“堂奥”,而不是置其不顾,“另辟蹊径”。
并且,倘进一步推敲,在试题的分类上也存在问题。由表中可见,大陆新课标卷共分6大部分。其中有4大部分属于阅读类试题: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但四者在概念上并不属于同一个层级,如“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是按时间分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是按文体特点分类。四者并列一起,内涵上会有交叉重叠,即“现代文”中可以包含“文学类”和“实用类”,“文学类文本”也可以包括“现代文”和“古诗文”。除了“古诗文”之外,其余三个概念内涵和外延都颇模糊,缺乏应有的“科学性”。而这种不严谨的分类法出现于国家级的母语考试,未免有些轻率,客观上也有误导考生之嫌。笔者浏览2013年其他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几乎有一半是采用这种分类法的。
相比之下,台湾学测国文的试卷结构则相对比较合理,至少是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概念明确,不易产生歧义。
一份设计合理的试卷应该以少胜多,由约见博,通过最精简的试题来考量考生的母语基本素养
两岸除了试卷结构存在差异之外,题型的设计思路也有所不同,尤其是阅读类题目。仍以上述2013年大陆高考语文第一题为例,要求依据阅读材料回答如下3道小题: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上述3道小题均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思维向度单一,呈低水平重复,有设置逻辑陷阱之嫌。并且,在第3小题中,作为题干的A、B、C、D各项文字表述多达四个分句,冗长累赘,毫无意义地增加考生判断上的困难。
事实上,这段题干的设题还不算多,试卷第三大部分“文学类文本”的设题则多达4道,所用题干材料为阿城的短篇小说《峡谷》,全文长达1 300字,题目要求如下:
(题干材料此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一连问了4个问题,似对考生形成连环“轰炸”,又像糖葫芦式的“题串”。笔者有些怀疑:作为一篇文学性小说,这些阅读理解题——尤其是第2、4小题——是否存在所谓“标准答案”?又该如何认定?
鉴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语文教师不得不如法炮制,编制出大量“模拟”试题,供学生进行应试训练。而经过这种畸形的“阅读训练”的学生,非但不可能从阅读中获得真正的自我成长,相反,会产生“反阅读”的心理。君不见,每年高考一结束,不少学校会“上演”高三毕业班集体撕毁课本和模拟考卷的“情景剧”。
值得寻味的是,在台湾学测国文试卷中,没有这类以整篇小说作为题干材料的阅读题,也没有这种糖葫芦式的“题串”。
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训练,而且是很重要的思维训练。题目的表述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字简洁、逻辑严谨的试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同样,文字冗长、思维混乱的题目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大陆高考语文应当引以为鉴。
与台湾学测国文相比,大陆高考语文确实存在阅读题材料文本过长的问题。以2013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II卷为例,其中文学类文本字数1 300字,实用类1 500字,现代文870字,文言文650字,再加上其他说明性文字,一份考卷总字数多达8 500字,迫使考生将大量时间耗在读题上,因而影响答题质量。而台湾学测国文基本控制在6 000字左右。
也许有人会说,试题阅读材料越长,下设题目越多,越能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此理论似不成立。汉语文本身有其内在规律,一份设计合理的试卷应该以少胜多,由约见博,通过最精简的试题来考量考生的母语基本素养。
台湾学测国文十分重视中国古代文化,其试题涉及面之广、内容之深、考法之灵活,均值得借鉴
如果说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差异属于形式方面的话,那么,更深层的差异则体现在试题内容方面。概而言之,表现在文白比重上。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文言与白话之争一直是文化界争论不休的论题。在某种意义上,文言代表着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白话代表着自“五四”以来的现代新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两种文化的了解、认识及认同的程度,基本上是由其在中小学时期所接受的母语教育所决定的。
台湾学测国文十分重视中国古代文化,其试题涉及面之广、内容之深、考法之灵活,均远超大陆高考语文试卷。题目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先秦诸子思想)、古代文学流派、古诗文赏析、古代诗文理论、古代历史知识、古代礼仪文化常识等等。此类试题占了全卷的50%,比大陆多出一倍余。请看下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出题方法方面,台湾学测国文不是简单机械地罗列一堆朝代、人名、地名及典籍名称等,要求学生回答,而是继承中国古代文史哲融通的传统。如2011年度学测国文多选题第23题:
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相同的是:
(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E)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在这道试题中,中国历史朝代常识、文学史常识以及古代诗歌欣赏三者均包含其中,有“一石三鸟”之妙。答案为A、C、E。
而更为高明的是,在此基础上,有的学测国文试题还将传统与现代相对接。如2004年度学测国文选择题第21题:
如果我们把古代五经博士或经学专家请到现代社会,以其专业知识提供协助,就经书内容与职务作最适切组合的考量,下列安排适合的选项是:
(A)请“尚书”博士担任驻外大使
(B)请“春秋”博士担任国史馆馆长
(C)请“易经”博士担任法务部部长
(D)请“仪礼”专家担任警政署署长
(E)请“尔雅”专家担任国语辞典编纂顾问
这种“对接”既出人意料又十分自然,创造了奇妙的“时空”效果和“化学”效果,令人会心一笑又回味无穷。题中既有古代文化经典常识,又有古代职官制度常识,还有现代社会常识,三者相互贯通、激活,赋予传统以一种活泼的生命力。这样的试题,几近艺术创作。于命题者而言,不光需要博古通今的学问,还须有灵感和创造性。此题答案为B、E。
国文教育还天然地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北京教育考试院2014年《考试说明》中亦有这样的说明:“在命题原则上和工作目标上,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台湾学测国文在中国古代文化类试题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审美指向和道德伦理指向,即美善合一。如2012年单选题第9题:
下列文句所描写的景色,依一年时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甲.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丙.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丁.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丙丁乙甲
题目本身富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情韵美、意境美和文辞美,蕴含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审美意识。题目所选的角度也十分巧妙。这类试题,考生须有静观、感物的内在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古诗词素养,方能做出合乎题意的判断,而非靠死记硬背来得分。此题答案为“B”。
相比之下,大陆高考语文的古诗文类试题则显得单调、生硬。如2013年的一道古诗文阅读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姑且不论用“阅读”两字来命名“古代诗歌”欣赏类试题是否合适,首先这种出题方式本身就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规律。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在于有情趣、有意境、有韵味,以及文辞的精妙、音韵的流美。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产生含蓄蕴藉、回环婉转、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表达效果,故有“诗无达诂”之说,由此也形成以感悟、品味、吟咏为特点的欣赏方式。而“分析”本身意味着“理性”和“逻辑”。因此,8、9两题要求考生用“分析”其写作“手法”和“心情”来作为考查诗歌欣赏能力的着眼点,无异于缘木求鱼。而像此类试题在自主命题的各省市试卷中比比皆是,并已成固定模式。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年初,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4高考科目命题原则和调整重点,在语文学科的调整重点说明中,明确提到“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可见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台湾学测国文在注重试题的审美价值之同时,同样注重对于考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引导,尤其是儒家重德行、轻物质的价值观。如2005年单选题第5题:
儒家着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对物质生活的耽溺,下列《论语》引文中,并非陈述此种意旨的选项是:
(A)君子忧道不忧贫
(B)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C)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此类试题在学测国文中几乎年年都有,且内容与角度灵活多变,鲜明地体现了“考”以载“道”和“美善合一”之趋向。此题答案为C。
并且,学测国文出题范围既注重知识的广博性,也有一定专业性,尤其是对古代文学史的考查,如古诗流变、古文运动、代际文学对比等,均有涉及。如2006年多选题第19题:
汉代与唐代同为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皆有可观的时期,下列关于汉唐文学的说明,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汉代散文的代表是《史记》,唐代散文的代表是传奇
(B)《古诗十九首》出现于汉末,代表五言诗的正式成熟
(C)汉代乐府诗富有写实精神,唐代新乐府运动亦关注社会现实
(D)近体诗完成于唐代,形式精整,表现古典诗的对称美、声律美
(E)高适、岑参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家,王维、孟浩然为自然诗的代表作家
此题答案为BCDE。在笔者看来,其深度恐怕要接近大陆中文本科专业水平。
透过上述一道道精心设计的试题,我们仿佛触摸到命题者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温情与敬意,以及希冀将这份温情与敬意传递给下一代的良苦用心。
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台湾学测国文在中国传统文化类试题中,有一类试题是大陆试卷中付诸阙如的——传统礼仪文化常识。这类试题几乎年年出现,所占分值只有两分,但似花圃中的奇花异卉,引起笔者极大兴趣。如2012年单选题:
下列□□中的词语,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甲.近自海外旅游归来,特选购当地名产乙盒,敬希□□
乙.来访未晤,因有要事相商,明早十时再趋拜,务请□□为幸
丙.兹订于元月十七日下午六时,敬备□□,恭候光临
(A)哂纳/赐见/菲酌
(B)拜收/稍待/嘉礼
(C)笑纳/曲留/华筵
(D)惠存/恭候/贺仪
笔者刚一看到这道题时有些茫然——这些文绉绉的敬语谦词太陌生了,陌生得好像属于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但又似曾相识,它们存在于民国时期,即笔者的祖父或比祖父辈更早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今天的大陆人来说,它们已经消失了至少有半个多世纪,一如进了博物馆里的“化石”。此题答案为A。
并且,此类题目常有所“出新”。如2001年单选题:
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这道试题将考生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又带有几分游戏性质,显得亲切而有趣。试题不单考查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还有对联的鉴赏能力,其中也包含了语文应用能力。并且,试题本身既体现了汉语言文辞之美,也散发着中国文化人情之美,生动地诠释了美善合一之特征。如果用北京教育考试院《考试说明》来表达,这样的试题正属于“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此题答案为A。
历年学测国文中,像这样生动鲜活的试题还有不少,涉及的常识性内容也相当之广,有婚娶的请柬写法,有讣告的写法,有谢启的写法,有竖式信封格式的写法,还有书信提称语和祝词的用法,等等。在命题形式上,充分呈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又顾及其日用功能,即儒家所谓“道不远人”。
中华文明的基础是礼乐文化。早在战国至秦汉年间,便有了完整记载社会典章制度、后被宋朝理学家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孔子将“礼”视为一个人安身立命、处世做人之根本,进一步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一思想也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2005年度台湾学测国文多选题第19题,对此即有所诠释:
儒家认为一个人的外在行止不唯与其内在修养相符相应、相生相成,抑且是礼义之道的开端,所以儒家极重视外在行止的讲求。下列文句表现儒家此种观点的选项是:
(A)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B)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C)学有所得,不必在谈经论道间,当于行事动容周旋中礼者得之
(D)临民之时,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语言和谨,处事安详,则不失其礼体矣
(E)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题目出处为《礼记》、《论语》等,答案是“ABCDE”。像这样的题目此不一一引录。可以看出,命题者旨在通过这些试题,引导年轻学子重视礼仪规范,提高自身修养,做儒雅君子。
20世纪60年代,台湾曾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制定并颁布了《国民生活须知》。当时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见张贴的“须知”。后经过不断修订,1990年又颁布了《国民礼仪范例》,涵盖各种政府庆典及婚丧嫁娶的礼仪,以及日常衣着、饮食、走路、交谈、进食、乘车、休闲和教养儿童,可谓面面俱到。其内容以古老的《礼记》为本,同时吸收了现代西方的一些礼仪。在台湾小学课程中,有《生活和伦理》一门课,中学有《公民与道德》课,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表现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成为“堂堂正正中国人”。
今天,去过台湾的多数大陆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笔者近年曾两度赴台公干,对此感受尤深。笔者理解,这个“美”从表面而言,是指台湾民众待人接物的友善谦恭,言谈举止的文雅得体;深层而言,是指体现在台湾民众身上的中国文化的人文之美,亦即《易经》所谓“情深而文明”。
学测国文中这类试题,为此提供了生动的注脚,也给我们以启示: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社会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高考作文命题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和国民素质
作文一向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两岸皆然。但是,从其所占卷面分值而言,台湾要高于大陆。
由此表可见,台湾学测国文的“非选择题”相当于写作部分,但一分为三:文章解读、文章分析和引导写作。三者之间按9分一档的分值逐级递增。以2011年度为例:
一、文章解读(占9分)
阅读框线内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的一段文字后,回答问题: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知觉”同一棵古松有三种不同的反应态度,这三种态度各有优劣吗?以你对本段引文的理解,请加以阐述说明。
(二) 阅读了作者这一段文字后,依据它的意旨,请你重新给它订个题目,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分列书写。合计文长限150字~200字(约7行~9行)。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木商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植物学家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那一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由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显而易见,此题的指向是将文章阅读与表达结合在一起,可谓一箭双雕。题目要求具体到连书写格式和行数、字数都规定得一清二楚,以免考生因细节疏忽而失分,可见命题者的“体贴”。
并且,这两道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求考生不但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还要加以“阐述”“说明”,此即意味着考生不能妄下断语,而须经过“慎思”“明辨”之后,方能做出判断。这种思维方法一方面蕴含着《中庸》所强调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精神,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素。
第二题“文章分析”为文言文。2011年度的题干材料为台湾各版高中国文教科书共同选文——苏轼的《赤壁赋》节选。题目如下:
二、文章分析(占18分)
阅读框线内文章后,回答问题:
(一)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是因何而起?
(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提示的人生问题是什么?
(三)客云:“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请解释他对于问题(二)要如何解决?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三)分列书写。合计文长限250字~300字(约11行~14行)。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与第一题“文章解读”相比,此题旨在评量考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以及语体文(白话)的表达能力。分值比上题增加一倍。所提供的题干材料偏重于议论与抒情,有利于考生个人才情的发挥。后面3小题彼此连贯,层层深入,考生必须读懂文意方能恰当作答。
综观上述两道题,其共同点是将阅读与写作看成是有机的整体,且文白兼顾。以考试导向性而言,有助于考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在大陆试卷中没有这两种题型。严格说来,真正与大陆相同的只有“引导写作”。请看2011年度试题:
三、引导写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做出第六八四号解释,认定大学生如不满学校的处分,有权可提起诉愿和行政诉讼。台湾大学李校长表示,依据《大学法》的规定,学校在法律的范围内有自治权,学生也有很多申诉管道;大法官做出这项解释,可能造成学校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维持和谐,避免陷于紧张,而影响教学活动,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都应关心的问题。对大法官的这项解释和李校长的反应,以你在学校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请以“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此材料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这个案例真实地存在于考生生活中。该案例涉及三方:司法院、学校与学生,故决定了每位考生有话可说。同时,将法理与人情、学校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三种关系结合在一起,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引导考生思考法与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其案例本身包含着培养公民素质的指向。并且,材料发挥空间较大,考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观察能力,抓住要害,写出具有思维深度的佳作来。
在大陆高考作文试题中,在命题思路上庶几相近的有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所提供的材料为某机构对班级同学关系所做的调查,要求考生对调查结果发表看法。但就题目所包含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而言,似不及此。
值得寻味的是,面对一些以“道德教诲”为特色的作文题,台湾考生只能顺着题目预设的价值取向来发挥,相当于“代命题者立言”,思维方向十分单一。并且,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自身修养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缺乏相似的人生体验,故容易为赋新词强说愁,流于浮泛空疏。
大陆高考语文也存在共性,只是呈现形式有所不同。以2013年作文题为例,如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新课标I卷的“经验和勇气”,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浙江卷的“三句话看童心”,湖南卷的“我愿意”,四川卷的“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等皆是。
这些题目表面上看或是寓言,或是励志小故事,或是格言警句,其中均蕴藏着某个道德教诲。考生只能按此命题去“做文章”,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并且,因为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是虚拟的,其蕴含的道德命题本身缺乏真实的思维价值,相当于“伪道德命题”,故显得虚假而矫情。
此乃历年大陆高考作文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这类命题的最大弊病是使考生的思维幼稚化、简单化,即不需要分析、比较、论证、思辨,而只需要人云亦云,迎合他人,为此甚至言不由衷、违心编造,变得矫情而虚伪,对学生心智及人格成长戕害莫大。
追根溯源,两岸这类命题模式可能源自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源于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命题方式多达39类,有“单句题”“通章题”“承上题”“截搭题”等等。最简单的当属单句题,如“过不惮改”、“巧言令色鲜矣仁”、“学然后知不足”等等。这些题目本身便属于自我修养类的道德命题,与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关。其特点是要求文章必须模拟儒家祖师的口气去发表议论,即俗称的“代圣人立言”。当然,如果单就行文形式而言,八股文也许有其合理成分。但就命题形式及其内容而言,八股文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实际上,中国有更优秀的写作传统,如《周易·乾》曰“修辞立其诚”,即写文章要表达自己真实意图,不能言不由衷,妄发议论。还有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曰“文章合于时而著”,即写文章要与时代合拍。
如果说,语文(国文)考试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指向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常识性试题所指向的应该是“善”和“美”,而作文题则应该指向“真”。具体而言,即通过写作引导考生学会“慎思”“明辨”,学会独立思考。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在欧美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对此目标已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我们不妨看看近年的美国SAT写作题:
1.认真思考下文提出的议题与设问:
很多人相信,诚实可敬的品质会限制他们的选择、机遇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幸的是,在今天“个人至上”的文化氛围中,道德可能是人们唯一会选择抛弃的品质!人们深信自己只有两种选择:一、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即使是错的;二、保持道德高尚,然后失败。很少有人选择不诚实,但是没人愿意失败。
设问:讲究伦理道德会阻碍人取得成功吗?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2.文明礼貌到底怎么了?很多书籍和文章都写到当今社会缺乏基本礼貌,不顾传统礼节。不论是饭馆里调皮捣乱的骄纵儿童,还是有线电视新闻节目里互相叫嚷的所谓专家,人们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注意举止得体和文明礼貌。另一方面,如果人们真的希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又不得不冒着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文明的风险。
设问:不讲礼貌是否有时也是必要的?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3.我们对于“勇气”的定义太宽泛了。真正的勇气是有意识的自我牺牲,要么是为他人着想,要么是为了坚守某种价值。但是现在我们往往把大胆和诚实——这只是勇敢的一个方面,当作勇气的全部内涵。我们甚至说一个人在时尚或音乐方面的品位不同于主流,或说出某些错误是需要勇气的。这些行为虽令人钦佩,却不一定就是勇敢。
设问:在人们为了他人或坚守某种价值而牺牲个人幸福的行为中,我们是否应该限制使用“勇气”这一术语?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这类写作命题以其迥异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对考生思维的挑战性,以及由此传递出的培养信号,显然与我们不太一样。并且,这些题目不是凭人云亦云、陈词滥调可以对付的。在SAT作文试题中,获得满分的评分标准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
诚然,像任何考试一样,高考作文本身承载的功能有限。就一篇作文而言,不可能兼顾各种文体和写作手法,但其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乃至国民素质。
因此,笔者很想建议握有命题大权的诸公:少出一些类似“沙子和珍珠”,或“上善若水任方圆”那种虚无缥缈的“道德说教”型作文命题,让莘莘学子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回到交织着矛盾和悖论的生活实相中来,回到正处于充满希望又步履艰难的中国社会转型中来,“文章合于时而著”,通过阅读与写作学会质疑、思辨,学会求真、求实,做个关心社会事务的有独立见解的现代公民。这才是从根本上高考作文应当追求的价值取向。
最后,对比大陆和台湾作文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异:台湾学测国文作文为两小一大,其好处是除了写作能力考查较全面之外,分数分配也比较均衡合理;而大陆仅考一篇800字的命题作文,对考生而言,犹如孤注一掷,万一离题偏题,则损失至巨,也因此容易出现押题、猜题或套作的投机做法。
不过,可喜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今年1月份颁布的《考试说明》中有明确表述:“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分为二”,具体做法为“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此外,提升命题精细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
国文之“道”,在于通过国文教育培养下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有文化自信的堂堂中国人
在大陆,语文教育一直是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开头所引网友仿拟杜甫诗“网上忽闻语文贵,初闻涕泪满衣裳”可见一斑。20世纪末,曾有文化界人士痛斥“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此现象亦属“中国特色”。除了语文教育本身的问题之外,其背后也许有更深层的历史因由。笔者最近读到闻一多早年写的一首诗《祈祷》: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神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
诗中反复地铺陈、咏叹,又强烈地质疑、呼告,深刻地表达了五四那一代在西方文明冲击面前失落了文化自信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痛苦、挣扎和迷惘。当时闻一多26岁,刚刚从美国留学归国。
2010年夏,笔者曾对任继愈先生做过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采访。在提到母语教育的价值时,任先生言简意赅地说:“语文课应该代表五千年文化。”笔者还记得他说话时那不容置疑的口气,但当时并不甚解。及至最近,看了台湾历年学测国文试卷之后,才有些省悟。
通观这些试题,感觉命题者旨在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浓缩于一卷,即“纳须弥于芥子”,教莘莘学子不仅领略到“国文”之源远流长、博大渊深,还有“国文”之美“,国文”之趣“,国文”之无穷魅力。并且,无论从试卷结构,抑或试题内容和试题形式,显得既雅正端方,又不失活泼灵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如果说,考试本身可以载“道”,那么,台湾学测国文的“道”,便是通过国文教育培养下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有文化自信的堂堂中国人。
相比之下,大陆高考语文虽然试卷总分、卷面字数和考试时长均超过前者,看上去似乎对语文学科更为重视,但从试卷结构的不甚合理,还有试题内容的相对贫乏、狭窄来看,显然与各界有识之士的期待尚有距离。尤其是古代文化方面的分值所占太少,试题形式呆板、单调,内容呈碎片化、平面化,缺乏在文化上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试题低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题目呈低水平重复,不能挖掘考生潜在的语文素养。
究其原因,这恐怕与命题者对汉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价值认识有关,也与命题者自身的学术素养有关。当然,归根结底,与数十年间的文化断层有关。
鉴于此,我们不能不警惕:如果仅仅满足于把高考语文总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而在试题质量上没有实质性提升的话,那么,这样的考试改革将会大打折扣,公众那种“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热望便会落空。
而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价值观的改变。
当然,台湾学测国文并非尽善尽美。笔者总体上感觉,古代文化类题目比语体文类试题要出得好,命题者似更得心应手,历年试题中常能看到“出新”“出彩”之处;而语体文类试题则比较一般,其中有些题目也不无可商榷之处。并且,近年来,台湾高中教师、学生家长皆反映学测国文成绩偏低,负责命题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压力不小。可见国文命题之不易。
(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本刊有删节,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