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架子上的话”
从顶着“国内电商第一股”头衔的麦考林到“史上最大IPO”的巨头阿里,先后已经有麦考林、当当、唯品会、兰亭集势、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共7家中国电商企业进入美国上市,颇有一种七剑下天山的磅礴气势。而这风光的背后却意味着电商江湖更为惨烈的厮杀。
网友“卓赛君”
为什么这些电商企业都将上市地点选择在美国,又为什么都集中在这一时间段上市?其实,一方面,上市能够使企业获得稳定的资金,也是企业一个阶段性的证明;另一方面,电商企业在美国上市获得的背书和关注点较多,同时资金来源也更丰富。
网友“虎嗅”
时至今日,多数企业仍须依靠内源融资(创始人投资及滚存利润)才能生存和发展,赚钱的小饭馆才能扩建成大的,才能开分店。不过,资本市场的发达,让有概念且善于兜售者,有机会用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领域。
网友“赵孟”
中国收获了阿里巴巴的实体经济价值、美国收获了其虚拟经济价值、日本收获其股票的市值名义价值;虽然三方共赢,但中国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最大赢家。
网友“luweilin57”
还是比较看重那些“小而美”的模式,而不看重大而全的模式。现在,BAT和3M卡位,新公司很难上位,就算上位也会发生在智能领域,留给创业者的机会看上去不多了。不过,众多的垂直细分市场,给创业者众多的机会,创业者能够利用其优势进行单点突破,完成逆袭。
网友“LINKOO”
和诸多大企业一样,未来阿里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来自外部,恰恰是出自自身。除了其股东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权力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外。伴随着阿里的上市筹到大量资金,如何在未来的快速膨胀中不致于失控,将直接决定阿里巴巴能走多远。
网友“VC”
考虑到阿里巴巴的实际利润来源,这样的估值太高了。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一直热衷于收购,近两年来一共耗资160亿美元收购了29家企业。很难辨别到底哪些公司可以为阿里巴巴带来营收。